第25章 砸锅 - 长公主的基建后援团 - 词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5章 砸锅

以天府为中心,玉京的人烟渐渐多了起来。

‘食品安全与卫生’一直都是李泽天强调的工作重点,原先那些居民都挺配合的,可是来了这么多流民之后,管理难度明显就增加了。

尤其是很多人家都散着居住,根本不可能挨家挨户的上门去盯。

李泽天让妙玉抽空把所有人号召在坞堡门口给讲了讲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然后便把监察的工作委托给了晚莲。

晚莲的监察方法相当简单粗暴,若是被她发现哪家炖肉的时候没有炖熟,或者是未达到李泽天要求的时间,直接祭出飞剑,‘唰’地一下就能将那家人的屋顶给砸穿,顺带着还能将石锅给扎出一个洞来。

试想一下,一家人正围坐成一圈打算吃火锅,突然空降一粒子|弹,将火锅给打穿,锅底漏了一片,那是何等的刺激?

这些不听话的人家就感受到了这种刺激。

筷子都伸出去了,结果锅被人给砸了。

有人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骂骂咧咧地出去问,刚好这户人家距离秦斌家比较近,秦斌听后愣了一会儿,他脑海中冒出四个字――情景重现。

当初游戏刚开始的时候,李泽天带来的那些民夫都不听话,肉炖不熟就想吃,晚莲就是这么教训的。

种田情节玩的时间长了,他险些就要忘记这是一个妖魔并存的仙侠游戏!

秦斌在心里嘤嘤嘤了一阵,然后问那人,“你们家是不是肉没炖够时间就吃了?”

那人目瞪口呆,“秦斌老爷,您怎么知道的?”

‘XX老爷’‘XX夫人’是协议人口对自由人口的尊称,尤其是对秦斌和苗翠花这种掌握大片生产资料的人自由人口。

秦斌冷笑一声,“当初我们也都被咋过锅。是不是一把飞剑直愣愣地扎到锅底的?”

那人听秦斌这么一说,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给想清楚了,硬生生被吓出一身白毛汗来。

“秦斌老爷,那我们该怎么办?”那人面如白纸。

秦斌拍拍那人的肩膀,安抚道:“被砸锅只是警告,往后别瞎搞事就行了。天府那边传出来的要求,千万别不听,更别阳奉阴违。你想想那把能将锅给凿穿的长剑,再想想你的脖子硬还是长剑硬?当初有些流民入了天府之后乱糟蹋庄稼,就是被这样的天降神剑给削掉脑袋的,你若是觉得自己脖子比石锅还硬,便可以试试。”

那人哪敢拿自己的命去试啊,他回家补锅去了,补好锅之后,傍晚还得补屋顶。

这一天,突然有很多人家都在补屋顶。

没被砸穿屋顶与石锅的人家都挺好奇的,这一没刮风二没下雨,怎么会有人家的屋顶坏掉?跑去打听打听,没人愿意说实话。

只有那些破了屋顶与破了石锅的人知道内情。

锅可以偷摸着补,屋顶哪能偷摸着补?

就如同玩狼人杀一样,到了晚上,所有的狼人都认出了自己的同类。这些补屋顶的人私下里碰了个头,互相确定了一番,都是炖肉时没按照要求的,然后便长了记性。

天底下哪有什么不透风的墙?不知道是哪个人说漏了嘴,还将‘天降神剑’渲染成了‘天罚’,反正没出三天,所有玉京之人都知道不听话会有‘天罚降世’的消息了。

妙玉听后一阵无语,问李泽天用不用去澄清一下。

李泽天反问妙玉,“有什么需要澄清的?心中有点畏惧,这不好吗?况且,晚莲本就属于地仙之流了。”

妙玉:“!!!”她对晚莲越发的狗腿了。

――――――――――――――――

却说盛唐,太子在一番骚操作之后,成功将盛唐江山搅得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军将士们被派出去治水,国库中的粮草却拨不出来,镇国大将军找太子商议此事,太子转眼就想出一个自以为绝妙的主意。

太子同镇国大将军说,“三军将士人数众多,既然国库空虚,那便应当由百姓出粮。赈济洪灾亦是为百姓着想,百姓出粮理所应当。”

百姓哪有粮?百姓的粮食都被洪水给冲走了!

镇国大将军说了实话之后,太子又憋出一个骚操作来,“京城一带受灾并不算严重,大将军可以找京城一带的权贵人家筹粮。”

如果把太子身上这一层储君的光环给扒掉,镇国大将军能脱下鞋来抽在太子的脸上,“百万雄兵,靠京城一带官宦人家捐粮……纵然把那些官宦人家的粮食全部搜刮一空,也不够将士们吃三天。”

太子暴躁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镇国大将军不妨说说,大将军有何高见?真是奇了怪了,活人还能叫尿给憋死?既然没有粮食,那就去种!春华秋实,不过短短两季,数月时间,靠山林野果都能撑下去!三军之中既然无粮,那就让三军种粮!如此简单的办法,大将军就想不到吗?”

镇国大将军被气笑了,他恭恭敬敬地告了退,出宫门的时候,朝着皇帝寝殿的方向跪地叩首,然后找上了禁卫署的张怀仁,问,“坏人凶,当初杜尚书离开京城的时候,我知道有你在帮忙安排周旋,你能否告知,杜尚书去了何处?”

张怀仁估摸着杜尚书一行人这会儿已经到了南疆了,哪怕没找到李泽天,也应当入了南疆地界,就算镇国大将军有什么鬼主意也回天无力,便老实说了,“杜尚书去投奔长公主了,大将军这么问,可是有何打算?”

镇国大将军黑着脸说,“若是再让那庸懦无能的太子胡闹下去,大唐江山迟早败亡!怀仁兄,本官打算联名一众老臣,去请圣意!若是圣上认可太子,同意太子胡搞,那我便解甲归田,隐世不出,再不问朝政之事,若是圣上亦不认可太子所为,那我们只能废太子,扶持明君上位了!”

张怀仁问了镇国大将军一个扎心的问题,“明君?还请大将军明示,一众皇子中,哪位是明君?哪位能成为明君?”

镇国大将军面色一滞,好久没说出话来,最后,他只能说了一句,“罢了,尽人事,听天命。”

次日,镇国大将军果真联络了一批老臣,气势汹汹地去了皇上的寝殿,太子拦都拦不住。

一群老臣往皇帝的龙榻前一跪,声泪俱下地陈述着近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就如同控诉太子的罪状一样,将太子干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往外说,说到后来,这些老臣们你一眼我一语地将太子的狗言狗语都说出来了。

皇帝只是被气得中风了,又不是被气得油尽灯枯,听着这些老臣的控诉,皇帝气从中来,感觉心口似是被什么东西给堵上了一样,原先一直梗着,他说不上话来,这会儿他感觉心头梗着的那东西慢慢动了。

皇帝就如同要咽气一样,眼睛瞪大,手一直在抖,贴身伺候的内监见状,立马喊太医,还不断地轻拍着皇帝的后背给皇帝顺气。

元宗帝‘哇’的一声,吐出一大口乌血出来,将一众老臣都给吓了一跳,以为皇帝随时都要驾崩,结果那元宗帝的真实感觉却是自己的大病就要好了。

“召太子!”元宗帝从牙缝里挤出这三个字来。

太子听闻宫人说皇帝吐血了,还未进到皇帝的寝殿就开始哭,一路哭到皇帝的病榻前,发现皇帝正一手撑着病床看他,整个人吓了一大跳,就如同撞见鬼一样。

“父皇,您怎么,您怎么,您怎么好了?”

“怎么,朕好了之后,你就不能继续祸害李氏江山了,感觉很失望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