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对峙
林府之中,林菘看完信,随手烧了。
“那老嬷嬷确定在鸿蒙书院之中?”
“消息不会有错,只不过书院之中的名册上并无此人,恐怕要主子细查几日,寻些端倪。”银瓶绷着脸,强迫自己一本正经。“听说,主子和小郡主换到了一间房中?”
林菘瞥她一眼,根本不想理她,也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不过……都是女孩子,怎么和银瓶站的这么近,也闻不到什么香味?
“顾家如何了?”林菘刚问出口,就觉得自己多嘴,恨不得从脸上扇自己一大耳刮子。
银瓶把衣裳挂在架上,用热气蒸一蒸,带着笑音:“主子问的是顾府那些人?还是小郡主?”
林菘闭嘴,不吱声。
银瓶道:“那些证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顾家大姑又是个会耍手段的,自然全都捅了出来。现如今,顾府老太太也全都知道了。这些年,她是受了人蒙蔽,对小郡主不公,只怕,多有后悔。”
林菘管那老太太后不后悔?她肠子都悔青了也不关他事。
银瓶又继续道:“哦,主子应该不在意什么老太太,您是想问,小郡主知道了吗?”
林菘沉默。
她当年只是个小姑娘,没了娘亲,只有一个至亲的舅舅,也就是阳丰帝。她信任舅舅,真的以为自己给她的那些信里,有什么暗语,也属人之常情。
说到底,她其实没什么错,反倒是被人骗了。
秦氏骗了她,让她在家中受尽了委屈,这些年过的也不快活。这次,就当这是他为她所做的,最后一桩事吧。
“我问的就是她。”林菘问,“顾箬笠……她知道了吗?”
她的名字在唇齿之间,似乎又闻到了香气。
银瓶道:“郡主都知道了。秦氏对老太太做的这些事,也不算什么。但她也知道了,秦氏为了模仿敬宁长公主,抓了公主的宫女心眉。此刻,郡主已经连夜冒雪进城,与秦氏对峙。”
林菘手一动,窗子猛然开了。
窗外大雪纷纷扬扬,无声又凶猛。
林菘心说,她怎么这么冒失?
再过二三个时辰,天就亮了,何必非要连夜进城?
银瓶关了窗户,外间的风雪也阻隔开来。
“郡主最亲的人,只有敬宁长公主。她年幼时,有多亲近秦氏?主子还记得吗?郡主小时候,给您写的信,每一封都曾被泪水洇湿。”
她对他说,她知道秦氏是秦氏,母亲是母亲。秦氏也很亲切,但与她母亲是万万不同的。
母亲是再也不会回来了,哪怕她穷其一生,也再也听不见她喊一声“若若”,再也见不到她挽着袖子笑着说“哎呀,今日的糕又做坏了”。
可秦氏喊她“若若”的模样,某一个瞬间,真的像母亲。
今时今夜,叫她知道,秦氏的“相像”,所谓的“瞬间”,都是故意模仿,刻意学习,叫她怎么能容忍?怎么能忍得住?
林菘甩开头发,哗啦坐直身子,烦躁的推开窗子:
“她那两个侍女是不是蠢的?非要大半夜告诉她吗?显摆自己查的清楚呢?要没有我给的那些线索,她们能查出来个什么?”
银瓶:…………
“主子说的对!”
顾箬笠竟然来了。
秦氏自然要出去,她本来穿好了鞋袜,又故意脱了下来,赤足踩在地上,迎了出去。
檐下之人,确然是顾箬笠。
她谁也没惊动。顾府已然一片静默昏暗,只有她立在雪色之中,白衣如星,清晰可见。
秦氏拉着她冰冷的手,连声嘘寒问暖,将人拉进了房中。
“快,再取两个暖炉来!”
又将自己的披风一把扯下来,裹在了顾箬笠身上。
“好孩子,盛家来报信,说接你去玩,我原以为你和祖母闹了气,不快活,不愿意回家,也都随你,怎的又大半夜回来了?怎么不叫马车去接你?这样寒凉的天气,你要着凉了,可如何是好?”
秦氏又问,小厨房还备了什么吃的。
“别惊动老太太,去小厨房里,先给郡主熬一碗浓浓的姜汤来。”
顾箬笠冷眼看着她体贴关怀,无微不至。
秦氏忙完了,才注意到,顾箬笠双眸都逼出了浅红。
“怎么了,孩子?”
顾箬笠眨了眨眼睛,复又恢复如常,甚至接过参汤,慢慢饮完,随后才平平无奇,问道:
“你有没有让盛宝宁推我下水?”
秦氏一愣:“你说什么?是盛宝宁推你下水的?我这就去盛府,找她问个明白!”
顾箬笠又问:“为了什么?为了你的女儿看上了段青玉?”
秦氏惊愕又伤心:“若若,你怎么会这样想?难道你真以为,是秦阿娘害你?你怎么会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