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即使已经入夏,边塞的晚风依旧带来些许的凉意,一位身着劲装的女子披着大红色的风衣,细碎的头发飘洒在耳边,一双细长的凤眼略显凌厉,却又自带妩媚,其中弥漫的全是笑意。
“夫人……”沙丘之下的男人挥舞着马鞭,冲她打招呼。
沈茗瑶将信细细叠好放进怀里,爬上身边的大红马一路朝他跑了过去。
“夫人”,卫洵拉住大红马,伸手把她接下来,两人牵着手在前面慢慢的走着,后面两匹马乖巧的跟着。
“祖母来信说了什么?”虽然卫洵已经过了四十不惑的年纪,也蓄起了虎须,但是依然可见他剑眉星目,看着身边的人满是柔情。
“还不是你家儿子的事情咯。”
“难道不是你儿子?他是不是又做什么坏事了?”一般卫明庭做什么坏事就是他儿子了,沈茗瑶不认。
“什么做坏事?我儿子会做坏事吗?”听了这话沈茗瑶可不开心了,卫明庭是她的小宝贝,即使是他亲爹也不准说。
得,这又是自己儿子了。
“好好好,那他到底干什么了?”卫洵也着急啊,这孩子回了京都就没有写过信,直接把他父亲母亲抛到脑后了。
“他,喜欢上了一个小姑娘。”
“你说他?不可能……”见她慢慢皱起眉头,卫洵及时改口,“真的?哪家小姑娘这么倒霉被他看上了?”
“这倒霉孩子你也知道,是长梧的孩子。”提到旧友,她的声音都低落下来,一眨眼,她的孩子都这般大了。
“没事,以后我们好好的照顾她。”即便两人已经成亲几十年,他依旧见不得她皱眉难过。
“你倒是想的美,你儿子还没有娶到呢!祖母让我回去看看,帮他把媳妇娶了。”
“为什么啊?他自己娶媳妇为什么要我媳妇回去?我倒要写信问问祖母谁才是他的亲孙子。”听到这个卫洵不满意了,他娶妻也好,做什么都好,那都是自己的事情,让他娘来做他就是不高兴。
沈茗瑶脸上没有皱纹,依旧带着少女的娇憨,听他这般说忍不住斜扫了他一眼,看的卫洵心里微微发热。
“你是他亲爹吗?”
“我是啊,可是你才是我媳妇啊,若是你回去了,岂不是只有我一人。”卫洵说到后面不想继续说了,祖母怎可以因为卫明庭就让自己妻子抛下他一人在这孤独的塞北呢?
“我不走,我留在塞北陪你,”沈茗瑶笑得开心,“那孩子娶得到娶不到都是他的本事,家中有祖母,有阿棠,我放心,这里只有你,我不放心。”
“瑶瑶”,听了这话卫洵心里滚烫,恨不得一直抱着她。
他这样想便也这么做了,把她背在自己背上往一望无垠的黄沙跑去,颠的沈茗瑶直发笑。
“老祖宗,大嫂送信回来了。”信封完整,梁婉棠还没有拆。
“念吧”,老祖宗砸吧砸吧自己的嘴巴,今日的糕点做的还不错。
“祖母安,我不回来了,我要陪卫洵。
祖母,你怎么忍心让瑶瑶回去留我一人,娶妻这事让明庭自己折腾去吧。”
夫妻两人话都不多,简简单单大白话,听得老祖宗直笑。
“不回来就不回来咯,小洵难不成还委屈不成。”
梁婉棠憋住笑意,将信叠好,“老祖宗,大哥大嫂毕竟身负重任,这事儿啊,我来办,保管明庭把那小姑娘娶回家。”
卫府
婢女们端着茶点来来往往,正厅里面少见的坐满了人,大家不敢随意乱看,毕竟这可相关自家大姑娘的未来夫家。
坐在上首的一个是纪府老夫人,另一位满头银发,看起来很是和善,下首第一位坐着的便是王婉,肚子已经很大了,看着对面的后生眼中全是满意。
虽然今年刚刚十七岁,但是已经考取了功名,家中只有他一个孩子,人口简单,父母也是良善之人,除了离京都太远没什么缺点。
“老姐妹,收到你的信我便从清河赶来了,这一眨眼几十年过去了,没想到我们的孙辈都开要成亲了。”
顾家的老太太与纪府老太太是年少手帕交,这不正好两家孩子年纪合适,顾老太太便写信过来询问可有意,纪老夫人始终要看一眼才算安心,便写信过去把孩子叫来看看。
这不就到了。
顾烬不敢抬头看对面的女孩子,露在外面的耳朵略微有些发红,他自小便是读书,为人木愣,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可爱的小姑娘,若是说心动倒也不是,只是单纯的看见女孩子的害羞。
纪芜坐的很局促,头上的玉簪再提醒她,对面的那人脸色严肃,一直在喝茶,似乎对这门亲事不太满意,纪芜略微有些松了一口气。
“我们这些老人家说的话那些孩子也不愿意听,阿芜啊,你带着你顾家哥哥在府里逛逛吧。”纪老太太皱纹里面都带着笑意,看着下面年轻的两人觉得这门婚事可成。
“啊?是,祖母。”两个人走在前面,下人离他们远远的,力求给他们创造一个合适的氛围。
纪芜不停的转着自己的手指,不看身边的人,事实上,他们直到现在还一句话都没有说过。
“纪芜妹妹,我叫顾烬。”
身边突然响起的话吓了她一跳,“我,我知道。”
“我家里只有我,我爹也只有我娘。”顾烬听祖母说,要把家里的情况告诉她让她安心。
“……我知道。”这些纪芜早早的就知道了。
“我现在已经考试上了举人,明年会继续考试。”说完这句话两人又陷入了一阵诡异的沉默。
“顾大哥,你有喜欢的人吗?”
“喜欢的人?我没有。”顾烬天分不高,但是为人勤奋,一直在专心读书,若不是家中担心他找不到媳妇今日也不会带他来纪府。
“……我,我有。”一句话就和那蚊蝇之声一般,若不是顾烬一直认真的听着只怕还听不清她说了一些什么。
纪芜说出来算是松了一口气,重新又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