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翌日。赵军营中。
赵克用一早起来情绪就很阴沉,用过早膳,叫来严诚,问了几句,渐渐显得没那么多耐心,严诚自然知道,伴君如伴虎,且他还有个尴尬身份。
“陛下息怒,计划施行,要有时间。”
赵克用只得道:“好,再给你一日。”
这时,兵探来道:“不好了,我们火攻堰城的消息走漏了。”
赵克用没有任何反应,仅以阴霾目光凝视严诚,严诚知道这意味什么,两处太阳穴发紧。赵克用道:“说下去。”
兵探继续说:“北军眼下正火攻雍州各城。”
“…“
“框!”宝剑斩断木几的声音。与此同时,严诚跪了下来。
堰城本是赵克用手下城池,经营多年,然而他亲自带兵围攻,旦夕即灭。消息传到赵国其余城池,难免人心惶惶,只笃定必被赵克用所弃,也就没了坚守的决心。
再者,北军亦用火攻,乔装打扮,情乱之下,小城几乎无法辨认来者究竟是赵克用,抑或敌国军队。
只听绝望的哀嚎:“陛下真的要毁了我们吗?”“不会!”“可…可堰城怎么回事?!”
战时,最忌军心动摇,这一点,严华明白,严诚明白,赵克用更加明白。
最令赵克用气愤的是,抛弃堰城、火攻堰城,确实是他做的决定,对方没有散布谣言,只是在利用事实。
他用剑指着严诚:“同样是散布消息,对方比你做得晚,却比你见效早,我要你何用?”
严诚颤声道:“快了,将军就快了!将军不妨再叫人打探!”
……
拿下雍州,便是华京故地了。
它曾是周朝都城,赵氏自立以后,它用作陪都。
多少年了,终于回到家乡,不少北府军的将士想到马上就能见到里面的亲人、友人,便激动难耐。
只差最后一步了,这些年的忍耐和屈辱都没有白费,只差最后一步了…
先锋徐匡凝,一早出战,日落还未回营。
石肃沉不住气:“怎么去了这么久?要不我带一队人去援救吧。”
“别急,”李息道,“到底是故国皇城,防御都是最完善的,所以更难攻,你放心,有不好的消息,兵探早就来报了。”
请徐匡凝出战,实则是有原因的。他非华京人,对此地没有感情,攻城时也就不会被情绪扰乱。
很快,这个安排的必要性就显现出来,徐匡凝一脸挫败地回营,众人便看出是战事不利,忙问:“很艰难?”
徐匡凝摇头:“收拾守军不在话下,但是城中百姓对咱们敌意很深,绝非你们设想,我不敢做太绝。”
赵志明道:“怎会?华京百姓最和善不过,且他们苦赵氏久矣。”
但事实摆在面前,他也给不出答案,于是决定安排小兵在城周打探,很快便有了消息。
原来不知是谁生的谣言,说赵志明手底下全是昔日北府军。其实这也不算谣言。还说,当初赵军攻城,赵志明明明可以赶回来勤王,却在中途反悔了,目的就是等天下大乱,自己仗着手下部众分一杯羹。
这样浅显的骗局,深受其害的百姓却是很难识破。
“放屁!一派胡言!老子若有那野心,早就进太庙了!”
“好一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李将军,既知是敌人阴谋,何必动气,不如想想怎么打破眼下局面。”
提及北府军,提及往事,大家伙不由将目光投向严华。
李息头疼道:“你兄弟真不是省油的灯。”
“其实这事本不难解释,但严诚先发制人,将我们一军,贸然出去解释,反显得刻意。”
……
计策初见成效,严诚也可暂时留下小命,缓一口气。
“怀王殿下,外面有人叫阵,末将看清正是那赵志明。”
严诚眼睛一亮:“正是时候,我还怕他藏起来呢,我们出去会会他!”
此时,赵军的大营已经搬来了华京城内,严城登上战车,身后便是乌压压的百姓,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被落到眼中。
赵志明勒住胯、下骏马:“严诚,你为何辱我清白,现在我就要与你一一对峙,也好让天下人明白,是谁说谎!”
严诚岂会中他的圈套,只冷笑道:“赵志明!枉我父皇生前善待你们满门,不想养出来一个狼子野心。你可知,老人家死前并不安宁。”
说到这里,还假惺惺落下泪来。
赵志明青筋凸起:“我呸!五皇子几番救我,我的命都是严家的,怎会恩将仇报?”
“五弟?”严诚反问,“你还好意思提他?出征那年,他才不过十八岁,忠肝义胆,还未成婚,本该有大好未来,是你!是你谋害了他,你还我五弟!”
赵志明笑了一笑:“瞧瞧,多伤心啊,如果不是五殿下就在我营中,我就要被你骗了。”
听到这话,严诚短暂一怔,随即又胸有成竹道:“逆贼假话连篇,若真如你所说,这么多年,怎么不早让他出来,却还是你自己?”
“你说我害了五皇子,有证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