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钱老师,你是怎么和我奶说的啊?”欧蓉好奇问道。
“还能咋说,说市里的学校只要能考上,上学是倒给钱的呗。”
“我咋不知道还有学校上学倒给学生钱的呢?”
钱校长摸摸欧蓉的头。
“傻孩子,当然没有这种学校了,所以你要努力学习,多拿几个奖状,争取多拿一些奖学金。
拿了奖学金就有钱给家里了。”
“万一我要是拿不到奖学金怎么办呀?不是又要被奶奶带回家?”
“没有奖学金,老师就给你发奖学金,谁叫你是我的关门大弟子呢!
但是你还是得好好学,要帮老师保住棺材本啊。”
欧蓉笑嘻嘻的答应着。
欧家村大搜查也就找到几百斤粮食,王庆安走了以后就从欧家村去了另外的两个村子。
可惜的是,没有任何的收获。
欧蓉就不信别村的村民们就真的把口粮都交出去了。
抗战时期过去了,人都是自私的,在最困难的时候国仇家恨,有赶跑鬼子这一个目标时刻的鞭策。
人往往很多的表现出了人性的无私和美好,事实也证明了,各个国家都好,在战争的时期。
出现了更多的英雄人物,舍己为人,不畏强权,无私奉献。
但是在和平时期不能说这种人没有了,只是变少了。
而且越在后世更加注重自身利益的人就越多。
现在已经是和平时期了,欧蓉不相信只有欧家村一个村的人偷偷的藏了粮食。
之前也说了,现在的农村人,多多少少都有城里的路子。
买卖淘换点粮食不在话下。
要么就是王庆安没仔细的搜,要么就是人家得到的风声早,早早做了防备。
欧蓉觉得也许两者都有,尤其是王文树村,浩浩桑桑这么多人,也许他们村的人一开始就是什么都知道的。
那次只是一场针对欧家村的扫荡。
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七百多斤粮食,就算再兑水喝的粥再稀,一个月也已经是极限了。
没看历史各个朝代的人民起义运动都是从饿肚子开始的吗。
欧家村和另外三个村子合并的生产队队名,被王庆安改成了第一生产队。
寓意年年生产拿第一的意思。
别说第一了,现在整个生产队的气氛就都不太好。
隐隐有种农民们要造反的意思。
尤其是欧家村人,粮食被收了以后,这一个月村民们有点坚持不下去了。
就连另外两个村的,有一些老实的或者贫穷的人家也同样坚持不住了。
当真让他们拧成一股绳,那别说是升官发财了,有可能都会受到处分。
王文树一刻都没耽误,一见势头不好立刻就去了镇上。
归属镇上管辖的几个生产队都多多少少出现了一些问题,也都汇报过了。
但是还不算特别严重。
镇领导没想到王庆安平时表现的生产队一切都很顺利。
这头一次做困难汇报,竟然就已经到了这种刻不容缓的地步。
王庆安当然不能说是自己的决策失误啊!只能说:
“报告镇委,第一生产队的问题实际上在我接任大队长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因为第一生产队地理位置偏僻,所以给生产和发展造成了很多困难。
当然这些都只是客观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的能力不足。
虽然我已经尽力想办法改变现状,克服困难。
希望事情能在我手里尽快的,尽量的解决。
但是还是没能完成领导交付于我的重托。
没有解决村民的吃饭问题,更没有能解决村民们的情绪问题。
在这里我深刻的检讨,并为我第一生产队队员制造的麻烦问题进行道歉。”
“哎~算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没粮。
这件事也不能怪你。
毕竟咱们也是普通人,根本不可能凭空变出粮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