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 五十年代之养殖小能手 - 肥婆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5章

欧蓉也想看看事态的发展,就干脆拍了电报去学校,请了几天假。

王庆安一看村民们都这么激动,也不敢得罪村民们,毕竟没人帮他,他也是独木难支,一个人不可能对付的了一个生产队的人的。

王庆安也是光棍,直接去镇上反应情况去了。

也不止王庆安一个队长去了,镇上附近这十里八村的队长全都到齐了。

只不过别的队长那真是和村民们一条心的,全都是抗议去了,就王庆安不是。

“镇长啊,我不是来抗议的,我是来求您出个主意的。

我们队今年大丰收啊!亩产翻了十倍,虽然没有其他省里的那么高,才亩产两千斤而已。

但是比起前两年已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公粮每人交一百六十斤是完全合理的,虽说比前年翻了一倍,但是前年亩产两百斤,今年两千斤,产量上翻了十倍,公粮才多了一倍,反而是比往年少了。

政府好啊,想让我们老百姓发家致富,这税收方面一减再减,但是扛不住人心贪婪啊。

这老百姓肚皮吃饱了,也有力气造反了,就想一分粮食都不交才好呢。

这帮人天天都去我们队部闹啊!

你说我有个啥万一不要紧的,就是这个事情总要解决的嘛对吧?不然下一个队长还是要面对同样的问题。

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也没啥好办法,也怪我没用,只能过来麻烦镇长,向镇长讨个主意了。”

王庆安这一席话说的镇长是心里痛快,看着报纸上那一个个亩产一万斤,两万斤的卫生大队,再瞅瞅自己镇上这几个生产队,亩产一百多斤,还没有去年多!

怎么报的出口?

也就王庆安领导的第一生产队还像个样子,不愧是先进个人,先进队。

不过别的队长一听王庆安这一席话是彻底的火了:“你这牛皮都要吹上天了吧?还两千斤?当咱们不知道呢?两百斤有没有都是两说。”

大发生产队算是镇上最好的队了,队长和村民们也都是一条心的,队长何有财第一个向王庆安开炮。

“就是,大家一个地方住着,也不是一个住天上一个住地下隔得那么远。

一样的雨水,往年都是产量差不多的,凭啥今年我们就一百多斤,你们就能两千斤?骗鬼呢?”

“王庆安你和王八犊子不会说话就别说话。”

“镇长你可不能信他满嘴喷粪的胡说八道。”

“大家都不好,咋可能他就好了?绝对是撒谎的。”

大家七嘴八舌的,不过内容到是一致的向王庆安开炮。

王庆安拿手帕擦擦额头上的汗珠,心脏扑通扑通跳的厉害,没办法,他心虚啊。

“好了,好了,大家都别说了。”镇长黄淮打断了大家的批斗大会,他还是挺喜欢王庆安这种队长的,能给他加功绩的怎么能不喜欢?

黄淮看着别的队长也颇有不满,一个个的生产队带不好,给他找麻烦到是一个顶俩。

“王庆安,做的不错,第一生产队不愧为模范队。

不过既然大家都不相信你们队里种出了两千斤的粮食,不如眼见为实。

我组织各个队的队长们一起去你们村里学习参观一下,你觉得怎么样?”

还是自己看到能安心一点,而且也能让其他的队长都闭嘴,组织学习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

而且听说主席也亲自去了第一个卫生生产队去视察过,自己也应该向主席学习嘛!没毛病。

“当然好啦,欢迎大家来第一生产队学习参观!

我一定不会藏私,把好的种植方法都教下去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共同富裕这个方针!”

“哈哈!好!

大家都先回去准备准备,七天以后一起去第一生产队学习学习。”说完,富有深意的看了王庆安一眼。

“至于你们队的问题嘛!等参观完了,你组织队员们,我们一起开个会,到时候我来说几句。”

“哎!好好好!那我在这就先多谢领导指导了。”王庆安高兴坏了,连连称好。

这么一个大锅甩出去了,王庆安也是安心不少。

连夜回村里,就叫了他手底下的四个小队队长,把镇上领导要下来视察的通知下达下去,并叫队长们通知各村村民。

领导视察可是大事,五十年代的人们,可不像现代,对领导没什么敬畏心里,真给逼急了什么都敢说。

那时候还是解放初期,领导是啥?那就是我们党的传话筒,专门向上面传递人民的声音的,也是让人民倾听党的声音的。

小日本来的那八年,人民苦啊,红军更苦,农民们对党是又敬爱,又敬畏,直到领导人不同意,要不是实在过不去也不愿意给人添麻烦。

就像家里的孩子对待父母一样,那是永远说好不说坏的。

王庆安的意思就是让领导们过来只能看到队里好的一面,不给看坏的一面,队里人也都响应了。

有那么几个刺头,王庆安心里有数,都提前找人看管了起来。

粮食产量王庆安当然没说他报的是亩产两千斤,直接就拿出了好几张报纸,人民日报可是权威报纸。

上面从第一颗卫生开始,早稻亩产一万五千金,倒后来的生产队频频报喜,什么十万金的山药,三万斤的棉花,连一颗萝卜大到可以装满一辆牛车的都有。

农业部也是报好的,今年秋收粮食总产量算下来,竟然比美国还多出四十亿斤。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