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这次房间绝对管够 - 抄家前夜,王妃从怀里掏出武器库 - 辣条不辣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151章这次房间绝对管够

苏国公眼睛蓦地就亮了,“咳,这不太好吧。”

“啰嗦,快点。”

苏国公这才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上了车,反正他还没有登基,管他呢。

苏秦两家人看苏国公那样子,差点笑了,然后又为王爷的做法感到震惊。

秦王爷这是多宠苏国公啊,把他们都给酸到了。

因为其他人都没这样的待遇。

苏国公坐在王爷对面,腰板挺得直直的,宝相庄严的,“这形势有点严峻啊王爷。”

“你怕了?”

“我怕个屁。”苏国公自从红薯吃多了,动不动就出来个屁。

王爷哼了一声,“真是越来越粗俗。”

其实,这形势他们早就预想到了。

所以王爷从矩县到施州元州还有归州,一路物色了不少人,都会陆续到来,包括郭侍郎……

此时,王公贵族还有文武百官都聚集在长公主府邸。

因为秦王军来的太快,那日又是太子大婚,他们有些人虽然提前收到风声,但想着那么多羽林军总能撑个把月吧,于是都没逃。

等到城破,想逃也来不及。

但是,完了,他们中不少跟秦王或者苏国公有过节,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就是不死也绝不好过。

坐以待毙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决定团结起来。

话说皇帝只有两个成年皇子,都死了,但还有公主啊,三个公主出嫁了,两个小公主和两个小皇子在皇宫。

于是他们把长公主推了出来,不仅因为她最年长,还因为当年她还深受太皇太后喜爱。

太皇太后在京城百姓心中声望很高,长公主说话也有分量。

他们的计划是:

一,要秦王以皇后之礼厚葬皇后,让宗亲和百官吊唁,不能草草下葬。

二,不让秦王顺利登基,说他乃谋朝篡位名不正言不顺,拖到皇帝带兵回来,他们里应外合,指不定还能反胜。

三,要是不行,就装病罢工,让各个机构陷入瘫痪,京城乱七八糟,秦王就是登基了,没人给他做事,他自然也就来找他们了。

长公主自然是气愤的,皇叔居然枉顾先帝的遗诏抢皇位,杀了太子,逼走皇帝,还不让百官去吊唁皇后,简直灭绝人性。

于是她在吏部吴尚书,户部李尚书等的怂恿下,当了这个领头人。

号召王公贵族过来,加上御史大夫,六部除了工部,其他五部的尚书、侍郎等大臣,一起血书,在殿前宣读。

还煽动百姓前去宫外围观。

他秦王不是自诩什么仁义之师吗?看他们敢不敢当众杀了他们。

这边,秦王的人马往皇宫去,一路上,百姓都探头探脑,议论纷纷。

他们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听了秦封之前让人在京城散播的言论,就是那个老国王的故事,说老国王是想传位给二王子,结果被大王子夺了去,映射的正是秦王和皇帝。

还有就是秦王爷出师时挖到龙柱,神龙出水,说明秦王才是天命所归。

但因为他们传播的时间短,所以便被另一派的言论压过一头。

那就是吴尚书长公主那帮人宣扬的,三皇子谋反秦王爷被连坐流放,不知悔改,居然回来谋朝篡位,乃乱臣贼子,不配登位。

而且,秦王军用的那些武器,都是妖魔给的,才有那样的破坏力,百姓们应该一起来抵制。

偏偏有几个颇为德高望重,跟那隋知州一样,对先帝极为忠心的大臣支持,认为秦王的确是名不正言不顺,一起加入这一派的言论。

还有不少读书人,也被拉拢了。

街上,茶楼,酒肆都在议论。

百姓们吵得不可开交,有些地方还发生了打架斗殴事件,情况确实有些混乱。

秦王靠武力攻占了京城,但无法堵住悠悠众口啊。

为安全起见,苏国公一家暂时也先住在皇宫里。

男人们在前朝处理事情,女眷去了后宫安置。

秦封把在太子身上找到玉玺,交与王爷。

韩大人和工部王尚书都建议王爷先登基,但王爷看群情如此,想过几日再说。

这时,新的宫卫营梁统领来报,说长公主带着百官来了皇宫门外,要吊唁皇后。

分明就是借吊唁搞事!

秦王爷冷哼一声,“让他们进来,到大殿前等着。”

然后亲自带着苏国公,世子,苏祁他们出去了……

后宫这边,因为原皇帝的嫔妃和小公主们暂时看押在后头的西苑,皇宫前苑各个寝殿已经空出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