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 - 五零年代锦鲤运 - 鸩离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051章

两天后齐雅茹和孟景湛、周青三人,从观塘县坐火车到了省城。

齐雅茹是个小脚妇人,很少出远门,以前连大兴镇都很少去,更别说坐一晚上的火车到省城了。

刚一下火车,闻到新鲜空气,齐雅茹就吐了个稀里哗啦。

周青忙给她拍着后背道:“娘,要不咱们找个地儿坐坐吧,火车提前到站,大嫂他们应该不会提早来接咱们。”

齐雅茹摇头:“不碍事的,吐出来就舒服多了,这里人来人往的,也不知道有没有偷儿,我们出站去吧。”

“娘,把您身上的包裹给我拿把。”孟景湛身上扛着大包小包,都是齐雅茹舍不得扔掉的衣物或者其他东西,再就是家里的咸菜疙瘩特产之类的东西,扛在身上死沉死沉的。

“算了,我就拎了两个小包裹,又不重,我自己拿。”齐雅茹心疼儿子,刚要起身,身上两个包裹被周青拿到手头,朝她露齿一笑:“娘,您身子不适,还是让我来拿吧,我经常帮着我爹娘干农活儿,身上一股子力气,多拿两个包裹也没啥。”

周青的身上也挂满了包裹,不过都比孟景湛小,里面装得东西也不重。

半个月前,周青决定和孟景湛去省城上班后,遭到周家人的强烈反对。

周家人觉得省城离尖头大队远,又是坐驴车又是坐火车的,来回要颠簸一整天的时间,万一周青在省城上班,不按时上交工资、粮票给他们,那他们不就白养她了!

周青哪里不知道他们的心思,心寒不已,跟他们大吵一架,一气之下,拉着孟景湛直接去县城领了结婚证,两人连喜酒都没摆,就这么直接住在一起,接着上到县城来。

说实话,齐雅茹是不大喜欢周青的,一是觉得她性子太过泼辣,时常把孟景湛吃得死死,孟景湛在她手里铁定吃亏。

二是觉得这丫头年纪太小,啥事儿都不懂,跟孟景湛处对象也不过半个月,就这么莽莽撞撞的嫁给孟景湛,性子都没磨合,日后不知道要闹多少矛盾。

不过一想到穆秀冬也跟她的境况差不多,且她们都是自己儿子选得人,甭管自己喜不喜欢,她们都进门了,那就是一家人,只要她们对自己两个儿子好,她也就对她们好。

知道周青想讨好她,特意跟她这么一说,齐雅茹也没反对,任由他俩扛着大小包裹,还腾出一只手来扶着她,穿过拥挤的人群,出了火车站。

三人刚出了车站,就见孟九棕、穆秀冬两人从一辆大卡车上下来,见到他们三人,穆秀冬激动的朝他们跑过来:“娘!二弟、二弟妹!”

孟景湛他们领证领得急,目前没有打算办喜酒,就在领证的那天,跑去邮电局给穆秀冬两人拍了一份加急的电报,所以穆秀冬的称呼就直接变了。

两日没见如隔三秋,齐雅茹见到大儿媳妇,也是万分激动,握着穆秀冬的手,头一句问的话就是:“你和棕儿咋样啦?”

那隐隐含着期待的老母亲眼神,穆秀冬还有什么不明白呢,羞涩的点点头。

“哎呀,这可太好了!”齐雅茹喜出望外,忙招呼孟九棕:“你还愣着干啥,没看见秀冬在拿包裹,她那小身子骨哪拿得了那么多!”

孟九棕:“娘,她的力气可比我大多了。”

昨天上午两人闲得没事做,穆秀冬又跑了趟百货大楼,给齐雅茹、孟景湛夫妻俩添了家用具,又买了许多烟给孟九棕,让他拿给同事当见面礼,自己则买了十来条毛巾,给自己的同事当见面礼。

两人回到家后,穆秀冬实在不喜欢用煤炉做饭,觉得煤炉火小又烟大,做出来的饭菜不可口,让孟九棕在前院左手边靠大门的位置,修葺了三孔的农村炉灶。

接着自己跑去郊外,捡了很多干柴回来烧。晚上又趁黑灯瞎火,没啥人看见,居然从郊外拖了两颗比腰身还粗的枯树回来当柴火。

孟九棕当时的震惊,可想而知。

穆秀冬听他提起这茬,怪不好意思道:“我力气其实也不是很大,就是我从小帮着我爹下地干活,练就了一身力气,那两颗干枯掉的树也不是很重。”

孟九棕:......

那一棵树起码上两百斤好吗!他一个大男人都不一定拖那么远的距离,这也叫不是很重?

孟九棕深刻反思,看来以后他还是尽量不要惹她生气,万一她一个不顺心,给他一拳,他这老骨头怕是受不住。

齐雅茹则诧异的看着穆秀冬,又看了看周青,总觉得穆秀冬这话有些耳熟?

周青被看得莫名其妙,小声的喊了一声:“大嫂,不用给我拿包裹,我包裹不重。”

“没事,你奔波了一晚上肯定累了,我来拿吧。”穆秀冬不由分说的拿走她手上的包裹,招呼大家坐上卡车,喊司机开动车子后道:“房间我都打扫好了,家用具昨天也买好,你们一会儿回去看看合不合适。”

“谢谢大嫂。”孟景湛其实不打算跟大哥大嫂一起住,家里守着那么多金银财宝,要买什么样的房子没有,他们两兄弟都已经各自成家,住在一起,肯定会被各自的媳妇儿埋怨。

谁都想单门独户,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再有能力买房子的情况下,谁乐意跟人挤一个屋子啊。

最近两年到处在闹饥、荒,很多人为了养家糊口,四处高阶买粮食保命。

其中就有不少人手头实在没钱没粮食了,含泪卖掉自己的房子,这个时候想买房子,其实很容易。

齐雅茹无所谓,想她被订上地主坏份子的那几点,最穷最脏的牛棚子都住过,现在住进城里的大房子,有没有家具都可以。

周青则比较好奇:“大嫂,你们是从哪弄得大卡车啊,跑得真快。”

这个年代的乡下人们绝大多数没坐过客车,更别说私家车,虽然这辆大卡车一看就是单位的,可从没坐过这种车辆的周青,还是忍不住问了问。

“这是铁路局后勤部采办食材的大卡车。”穆秀冬还没开口,孟九棕抢先道:“你大嫂现在是后勤食堂的会计,局里几百号人的吃饭问题,采购出纳都得她做账,这些干采办想捞油水的运输部,都得讨好她。”

其实后勤食堂以前有个会计在做账,这不,安插了穆秀冬进来做会计,先前那个会计就升职去了财务科,穆秀冬就得一个人管整个食堂的进账出纳,工作其实也不轻松。

“原来是这样,大嫂可真厉害!”周青听出孟九棕话里的自豪,由衷的夸赞了穆秀冬两句,心里寻思着,穆秀冬没有读完高中,依旧算高中学历,找了这么个肥差干。

她读完了高中三年,学历比穆秀冬高,不知道分到什么工作。

孟九棕像是猜到了她的想法,转头跟孟景湛说:“你没读过几年书,也没有参军入伍经历,所以把你弄到了技术科,负责修检火车。弟妹是高中学历,则去劳动人事科,先实习一年,转正后直接提为干事,你们俩要是觉得工作不好,可以跟我说,我想办法给你俩换换。”

“我就是个大老粗,让我做文绉绉的文职工作我还做不来,技术科好,适合我。”孟景湛没有一点意见,打小什么苦活脏活都做过,这做修理工的活儿,可轻松多了。

“大哥,我觉得劳动人事科挺好。”周青也没意见,事实上,她万分满意这份工作。

要说一个大点的单位,要分苦差和闲差,苦差一天忙到头都没有休息的时候,闲差则啥事儿都不做,准点上班下班就成。

这劳动人事科就是闲的不得了的闲差,平时就负责招聘新职工、核实人事变动,录入职业信息,配合财务部发放福利、工资等等。

一般来说铁路局半年或者一年对外招聘指定岗位,人事变动也是如此,因此劳动人事科的人,每天只需要坐在办公室里整理下资料,配合别的部门工作,没事儿喝喝茶,聊聊天,这一天的班就过去了。

如此闲差,工资不比穆秀冬低,实习一年就能转正成干事,周青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