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心痒痒6
许晗烟在鹿儿岛呆了三天,之后又去了熊本和别府,还有周边其他地方。
不用刻意去规划游览路线,每天睡到自然醒,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走出住所凭心情决定往左还是向右。
坐复古的小火车,搜寻特色小吃解馋,逗逗晒太阳的流浪猫,把路边的小花照下来保存在手机里。
全程漫游。
途径街角的纪念品商店,她停下来挑选漂亮的明信片,写下祝福,投进红色的邮筒,寄回国给家人亲友。
这环节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当她自认写完想送的亲友,手里独独剩下一张。
背面是一张抓拍照:田野间,小女孩儿站在丰收的麦穗里,一把彩色的氢气球正从她手中溜走,飞向远方,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她却笑得开怀,那不是她丢失的玩具,那是她放飞的梦想。
富有童趣,还不失意境。
给谁好呢?
脑中似乎有个明朗的答案,却不是最佳。
许晗烟因此犯了难,不自觉抿起唇,眉头都皱起来。
老板娘坐在柜台内,拖着下巴看她认真犯难,笑着提醒说:“也别忘了自己呀!”
世界上有哪条规定不能给自己寄明信片吗?
她愣了一下,恍然大悟!
那天的那家小店里,阳光倾洒了一地,许晗烟背对天光,弯着腰趴在玻璃柜台上,停下来略作片刻思索,在明信片上写道: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这句话来自于她去年夏天在《狂想曲》拍摄期间看的一本书,书名叫《无宠不惊过一生》,大师的散文集,字里行间有一种道不尽的惬意,细细品味,俱是生活的哲学。
她很喜欢。
把这句话送给现在的自己,恰如其分的好。
寄完明信片,旅行继续。
累了就停下来,喝一杯甜滋滋的珍珠奶茶,坐在清澈的溪流边,将脚泡进流动的水里,望着天空发呆。
有时她会想起陆尚。
想他这时候在做什么?回帝都了吗?应该已经拿到《生而为人》的剧本了吧。
他还会接吗?
上辈子为了演好那个角色,陆尚从内心到皮肉都被折磨得够呛。
差点没走出来。
而且说来很邪门,那部片子屡获各大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提名,却仅限于此,成为名副其实的陪跑片。
过了很多年,仍有影评人和电影发烧友为陆尚感到惋惜。
也不知是全片基调过于压抑,还是别的原因……
反正许晗烟看完这部电影,在首映式哭得稀里哗啦。
散场后陆尚坐到旁边安慰她,说:“没事的,都过去了。”
附带一个摸头杀,超级自然,也很管用。
许晗烟眼泪扒拉的盯着他死水一样平静的侧脸,瓮声瓮气的问:“你不难过吗?”
陆尚就佯作无所谓的样子,面上像是在笑,又好像随时会哭出来的样子,口吻也是淡淡然地:“我一个大男人,哭出来多丢脸啊,你帮我哭就够了。”
许晗烟奚落他偶像包袱重,然后哭得更凶了。
自己暴风哭泣的照片上了第二天的热搜,大家都说她矫情、博眼球。
但她心里很清楚,她在电影里看到的并不是陆尚。
那个人,他只是有一张和陆尚一模一样的脸,他的经历,心境变化,人生的大起大落,只存在于电影的1小时39分钟里。
而塑造出那样一个厚重的、悲剧性角色的陆尚,时年也才22岁。
首映式结束的那天晚上,离开影厅时,许晗烟听到他自言自语的低声说了一句‘早知道就不接了’。
听起来不像是后悔,个中意思,她至今也揣摩不透。
这辈子,陆尚是‘早知道了’,如果他不接《生而为人》的话,换谁演最合适呢?
她还挺好奇的。
那些看过的风景,不同时期再看一次,会获得全然不同的感受和领悟。
那些演绎过的角色,经历岁月后再度塑造,定然会比最初的多出来一些什么,抑或减少一些什么。
人生不是在做加法,就是减法,都是选择而已。
这辈子的许晗烟亦然。
回忆偶尔涌现也没关系,她已经学会与自己独处。
全然放松的假期,找回内心那份平静,一周后折返福冈与团队汇合,回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