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袁来曹往 - 我是三国一谋主 - 历史系小白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46章袁来曹往

第146章袁来曹往

张辽出生雁门边郡,此地匈奴与汉人混居。

而张辽本不姓张,只因祖上与匈奴有仇,被逼无奈,祖上改姓为张,张辽真正的姓为聂,乃是马邑之谋主角聂壹的后人。

而这个聂壹于汉武帝时曾献计王恢,以诈降匈奴,设计埋伏,再断其后路,正面围歼,活捉当时匈奴军臣单于。

只是这计谋开始执行时,却出现了岔子。

军臣单于率大军前往马邑的时候,发现沿途有很多牛羊,却没有放牛放羊的人,单于有点怀疑不对。

这个时候,匈奴攻下了一个路边的小亭,抓到了一个汉朝的小官吏,在匈奴的威逼利诱下,这个小官吏把汉朝所有的计划都和盘托出,而军臣单于听到这个,大惊失色,马上下令撤军。

按照原计划,王恢亲自率领了三万大军准备拦截匈奴的粮车,没想到匈奴竟然撤军了。王恢感觉有问题,难道匈奴人看破了计谋?也没有敢冒然上前,也撤退了。汉朝十万大军在马邑埋伏了好几天,也没见动静。

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轰轰烈烈地开始,平平淡淡地结束,什么果子都没捞到。汉武帝对王恢临阵脱逃很恼火,下令处死王恢,可以说这件事情里最惨的人就是他了。最早提建议的是他,积极执行的是他,最后被杀的也是他。

马邑之谋虽然看起来虎头蛇尾,功亏一篑,但是意义很重大。在这之前,汉朝一直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从来不敢正面和匈奴硬怼。

但马邑之谋后,汉朝开始不断对匈奴用兵,直到卫青和霍去病把匈奴人赶跑,汉朝前后政策的分水岭就是马邑之谋。

张辽不仅痛恨异族,更是想完成祖上遗愿,剿灭异族,还边郡百姓安宁。

如今徐晃开口询问,张辽也未隐瞒,点点头道:“公明,某生于边郡,那里外族之人从未将我等汉人百姓当人看,他们烧杀抢劫,奸淫掳掠,简直无恶不作,辽时时刻刻都想着有朝一日,能将这些异族恶贼斩杀殆尽。”

听得张辽之言,徐晃轻轻言道:“文远莫要担忧,某闻司空对异族甚恶,日后定会让文远如愿,到时让文远亲自对阵异族。”

张辽将头一点,昔日自己归降时,许济就曾对自己言,待天下大定,就是和异族清算之时。

二人又聊了一阵,就在张辽欲起身离去时,忽然营外两三里处响起一阵激鼓声,随后便是喊杀声响起。

张辽、徐晃二将脸色突变,对视一眼心中狐疑思道:“莫非是袁绍派兵前来袭营?”

“某去也!”徐晃当即取过随身大斧,急忙奔向有杀声传来的营门。

然而,却不到盏茶功夫,徐晃却是又折返回来,脸上眉头皱起,面色颇为古怪。

“公明,营外发生何事,可是袁军前来袭营?”张辽急忙问道。

徐晃放下手中大斧,摊摊手苦笑说道,“我亦是不知,我刚至营外,那刚才叫喊厮杀的袁军已经不见,四周漆黑一片,一个人影也无。”

“这…”张辽脸带疑惑,正要说话,只见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引着亲卫匆匆而来,观几人衣甲未穿戴齐整,看来亦是起得匆忙。

“两位将军,刚刚营外有袁军兵卒袭营之声,可曾领兵马前去阻击?”曹仁如今身为营中副将,地位仅次于曹操,于是率先开口,朝着徐晃问道。

曹仁正在询问,而营内亦是从帐中走出无数军卒,满脸俱是茫然不解,见此,张辽心中一动,对着众将说道:“莫非,这是袁军的疲兵之计?”

此处的众位将军皆具大将之才,闻言点头附和:“应是如此。”

众将正说着,还有一些茫然不解的军卒上前问道:“众位将军,方才听到一阵喊杀之声,不知发生了何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