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塞外篇】 - 咸鱼皇子在线翻身 - 年糕粉丝汤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三十三章 【塞外篇】

“三哥,您到底在想什么?”胤G不依不饶的盘问着。

瞧着胤祉坐上火车之后便苦思冥想到现在,胤G可不相信就是他嘴里的那些小事!

就小事,能这副样子吗?

胤G采取牛皮糖手段,紧紧的缠着胤祉不肯放。

不过胤祉嘴巴死死闭着,这事儿他还不敢相信尚且唤张北留在京中好好探查一番,哪里愿意让胤G知道。

高卓也许还活着……这件事。

一个太监,竟然是宫外用刑,并应病死下葬早就无声无息消失的太监,居然还活着。

这件事让胤祉又惊又喜的同时,又情不自禁的开始担忧其中到底有谁做的手脚。

……更重要的是,高卓是否还忠心耿耿,或是已经开始自己另一端生活?

想来这事要几个月之后才能知道结果,胤祉哪里敢对胤G一字半句,万一让康熙的人知道那才是出大事!

胤祉顾左右而言他,坚决不肯提自己先前发呆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他扭头瞧向车窗外,奔驰的火车在此刻已经驶入郊区,沿路过去已变成一大片一望无际的农田,在远处隐隐约约点缀着村庄和农舍,风景是无限的美丽壮阔。

“四弟,别说这么多啦!你快看看外面!”胤祉讨好的推动着胤G,瞧着他皱得紧巴巴的眉眼更是笑得尴尬,直接上手将他的脑袋往窗户的方向转去。

如今路过的是一片片水稻田地,原先在田坎上总会瞧见的水牛数量也变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长得奇形怪状的机器,在人们的操作下辛勤的劳作着。

时不时响起的轰鸣声和蒸腾的雾气,吸引了火车上诸人的目光,大家一时间顾得上聊天,只恨不得贴在窗户上仔细瞧一个究竟。

如同孝庄皇太后一边瞧着,还一边不得不感叹这些年没有出宫,竟是不知这天下有了这么多的改变。

火车的速度并不快,不过比起上一回展示时的速度又稍微加快了一些,但是从京城到盛京依然需要花好两天的时间。

为了防止火车损坏不能及时修理,加上中途需要添加物资和燃料,途中增设了不少火车站点,其中经过的一个站点便是天津站。

在天津火车站的月台上,一群官员和将士正焦急的等候着康熙的到来。即便电报站时不时接受到通讯,确定皇帝所乘坐的‘承福号’正在以正常速度朝着天津站前进,但毕竟这还是正式运营的头一回,没有人能预料到接下来会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化。

直隶巡抚于成龙为首的众人坐立不安,时不时看着时钟上显示的时间。离着康熙预计到达的时间还剩下一刻钟,所有人都在肚子里保佑着,希望皇帝一行人能万无一失的到达。

“来了!来了!”突然一名官员高喊着,沿着铁轨更是响起了老百姓们的惊呼声。直隶巡抚于成龙大步向前直冲到月台旁,一手遮掩住刺眼的光线朝远处看去。

只见那遥远的地平线上,有滚滚黑烟升腾而起,隐隐可以听见汽笛的声音,带着沉重的咣当声,一辆威武的火车正朝着他们的方向逼近。

“天哪!这是什么?”沿着铁路两侧的老百姓们也注意到了火车的到来,一个接着一个惊叫着。

迎面而来的巨大金属怪物令人震惊,就连负责铺设铁轨的工人们也露出了震撼的表情,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一群人铺设的东西上居然会飞驰来如此可怕的东西。

于成龙瞪大了眼,骤然回想起从京城里前往各地的官员们的抱怨:在京城里待过,再去别的地方总是全身不得劲。

原本他们以为是矫情,现在想来那就是实话实说啊!

“快,快准备迎接!”心里的想法转瞬而逝,于成龙快步向前走到月台上,吩咐着官员们列队摆出最完美的形象等候着康熙的大驾光临。

“呜呜――!”

随着火车越来越接近站台,鸣笛声也再次响起,最后一轮鸣笛结束后火车减缓速度,慢慢驶入月台间。

于成龙眼见着车厢大门的位置尚在前面,不得不小跑着冲到第一节车厢的位置,恭恭敬敬的迎着康熙等人下车。

“臣于成龙,给万岁爷请安!”车门一开,于成龙顺势跪下,领着身后诸人恭敬行礼。

“起来吧。”康熙心情不错的迈着大步从车厢内走下,一边示意于成龙起身,另一边还回头对着紧随其后的陈延敬说道:“这火车的速度还不错,比朕预计的要快一些。”

“是的,万岁爷。”陈延敬下意识的挺起胸膛,脸上带着肉眼可见的骄傲:“这一批火车工部经过整改,如今的最高时速已经可以提升至三十公里一小时。”

“很好,记住!凡是在技术上有所贡献的人都要好好奖励一番,将他们的名字和功劳一一记录,等到年底朕再加奖赏!”

“是!臣替他们谢万岁爷隆恩!”陈延敬喜笑颜开,连连应声。

与陈延敬交谈完,康熙的注意力再次回到眼前的于成龙身上。他笑容满面,瞧着迎接的官员们态度也是十分和熙:“于成龙,天津港的建设进度如何?”

“受皇上恩惠,臣近来自然是顺利。”

于成龙恭声回答:“回禀万岁爷,天津港口建造已基本完工,第一批蒸汽船已经开始正式运营。”

“进度倒是不错。”

康熙点了点头,示意胤i上前,拉着于成龙细细的介绍,言语中满是得意之色:“这就是于成龙,小于成龙。他还是大于成龙的学生,亲自由他一手推荐上来的!”

康熙年间的于成龙有两位,听到这个名字阿哥们心里不约而同想起来的就是那名被康熙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这一位在前几年已经病逝,至于小于成龙,他们倒是头一回听说。

不过胤i又不傻,能被康熙单独拎出来介绍给自己的,那都是入了康熙眼中的重臣。不过这距离又不能太近,毕竟于成龙如今是直隶巡抚,是堂堂正正的二品大员,胤i心下盘算,面上态度和熙,一派皇家风范与于成龙见了礼。

康熙满意的点头,也不忘叮嘱胤A等人:“于成龙心系百姓,廉洁奉公,乃是难得的好官,你们可要向他好好学习才是!”

这一番夸赞那简直是一等一的荣宠,在官员们欣羡的目光中于成龙老脸一红,禁不住诚惶诚恐,肃容直立:“皇上谬赞!臣必然不辱先辈之名!”

胤祉闻言更是肃然起敬。要让康熙说出这般的夸赞之词,只怕眼前这人和去世的大于成龙在康熙心中地位已是差不多!

既然于成龙提到了天津港轮船的情况,加上轮过此地不看还等什么时候?康熙吩咐人将两位太后和宫妃格格们送往落脚的驻地后,便兴冲冲的带上胤i几人以及随行的朝臣,马车一转朝着天津港开去。

火车站离天津港的距离并不远。

马车驶去的路上还可以看到有铺设铁路的工人正在忙碌的工作着,于成龙见到康熙惊讶的目光注视着工地连忙解释:“万岁爷不知,咱们这里估算了火车和蒸汽船一次可以运输的货量,如果用马车来运送只怕货物根本来不及运送,为了这个臣才决定将天津站的铁轨延长一段,运输货物的火车可以开至离港口更近的地方才停下,而运输人员往来的依然在天津火车站下车。”

这样一来,虽然增加了不少铁轨和新建站点的成本,不过就长远来看,相当于天津港的货物,可以以较低的运输成本和最快的运输速度运送到各地,各地的货物也能通过这个中转站点快速运输上船只,随后从海运路线送往沿海城市甚至海外。

这样的主意只需要在早期建设的时候添加了一小丁的成本罢了,在后续却会缓解整个流程的连贯性!

若是等到货物大批量运输时候再对铁路路线进行修改,也许还会更费时费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