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 被骗嫁给昏君之后 - 西兰花炒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9章

李逸正色道:“王小姐,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不得不说令兄在这件事上确实有失谨慎。皇上,他有他的无奈,他要顾全大局。我刚才所说的已经是最好的处理结果。至于令兄,你可以多劝劝他,不要太过迂腐,适当的退一步不是坏事。”

王琼姿反唇相讥:“那些不迂腐,头脑灵活,见风使舵的人才是皇帝所需要的人才吗?只怕那些人都是贪官吧。”

李逸头疼:“你误会我的意思了。这次的风头过后,王综还可以继续参加会试,仍然有机会实现他的抱负,若是一蹶不振,更不是什么读书人的风骨。孔子周游列国,游说君王,受过多少屈辱,被郑人形容‘丧家之犬’,甚至还被自己的学生质疑,他又是怎么应对的?令兄身为儒生,读那些四书五经也不该只看个皮毛。”

见王琼姿仍然瞪着他,他又道:“没有人能一生顺遂,就是皇上也有自己的麻烦。”

王琼姿不耐烦道:“皇上富有四海,掌管天下人的生杀予夺,还有什么烦恼!”

李逸开始诉苦:“怎么没有?那些个飞扬跋扈的外戚仗着有太后撑腰,皇上有时候恨不得直接斩了他们,可是斩了他们,就把太后气死啦!再说朝堂上,皇上很想做出一番功绩来,但朝臣们认为皇帝年纪小,现在该多读书,多听他们的,稍微不合他们的心意,就敢闹致仕,而且脖子硬,不怕死。你说皇上的麻烦多不多?”

王琼姿瞅了他一样,笑了,“你又不是皇帝,怎么说得这么感同身受?”

李逸见她脸上露了一点笑意,愈发放松下来,“我常常能见到皇上,这是他亲口对我说的。”

王琼姿哼了一声,李逸又说:“皇上还烦恼他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一个合心意的妻子。”

王琼姿顿时跟炸毛了一样,警惕地看着他说:“你跟我说这个什么?”

李逸笑了笑,“没什么。”

这么插混打科下来,两人之间的气氛好了许多。其实王琼姿也不得不承认李逸之前说的话有道理。

不论古代,即使在现代也有冤假错案。孔夫子的学问是教人如何入世,外圆内方才是君子处事之道。现在退一步,受点儿委屈,等以后有能力了,怎么替自己翻案都行。

但王综毕竟是她的哥哥,她知道他的性子,若真蒙上了一个或许有的罪名,以至连累整个王氏家族的名声,他只怕会消沉自责很长一段时间。

李逸想了想,道:“其实这事儿的关键在于徐大人确有替谢斌批阅题卷,王综的名次低,并不如谢斌那么引人注目,或许可以把你哥哥给摘出来。”

“真的?”王琼姿眼睛一亮。

“只是――”李逸想起了崔咏说的话,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王琼姿见他突然不说话了,心念一动,顿时大怒,站起身,一言不发转身就走。

李逸连忙拦住她,“好端端怎么突然就生气了?”

“怎么了,你还问我?”王琼姿望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她暗自掐自己的手心,才控制住没有一巴掌呼到李逸脸上。

李逸刚才鬼使神差想到崔咏的话,不自觉差点给说出来,这会儿听到王小姐的质问,清醒过来,掩饰道:“我刚才想说只是――有点麻烦,我不是那种趁人之危的人,要是我真有别的想法,我会等到事情都快解决了才来告诉你吗?”

“是吗?”王琼姿不跟他争这个,淡淡道,“不是就好。”

这会儿李逸心里真不是个滋味,明明他是皇帝,要什么没有啊,偏偏自讨苦吃,一心帮王小姐她还不领情,摆一张结霜的脸给他看。

李逸觉得自己在贩剑,委屈得不得了。

还是王琼姿自己觉得不能把这个小昏君惹得太过了,给他道歉兼道谢,“我刚才说话的语气冲了一点,你别放在心上,至于我哥哥的事情,我很感激你。”

王小姐语气平淡,李逸闷闷地“嗯”了一声。

王琼姿又道:“宦海浮沉,官场不是那么好混的,只要我哥哥无事就好,大不了以后不走仕途。我娘说,等这件事了了,我们就回南京,不求显达,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就好。”

王小姐永远是这么潇洒又无情,倒把自己衬成怨妇了,李逸苦笑一声,他活到现在十八年,也就在王小姐身上载了个大跟头。

王琼姿问:“你笑什么?”

李逸道:“没笑什么,我只是在想,你应该上辈子应该是个男人投胎转世。”

“为什么?”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呀。”

王琼姿如何听不懂他在暗讽自己冷心冷情,反问道:“难道就只许你们男人放火,不许我们女人点灯吗?”

李逸听得心烦意乱,“得,你爱点灯就点灯吧。反正不出三日王综就要被放出来,到时候你们一家回南京,咱们也难得再见面了,眼不见心不烦,爱咋咋地吧。”

果然入李逸所说,过了两日,朝廷公布了对徐敏中鬻题案的处理结果。徐敏中调任南京礼部尚书,明眼人都能看出,徐敏中失了圣心,这是被发配到南京养老。谢斌的进士被革除,至于王综,奇迹般的全身而退。

俞氏欢喜地双手合十,“佛祖保佑,祖宗保佑,你哥哥总算是逢凶化吉了。”她连忙派人去杜氏娘家接杜氏回来,两人女人相拥而泣。

王琼姿劝道:“娘与嫂子快别哭了,纯儿与李贵已经去诏狱接大哥,大哥很快就要回来了,咱们该开心才对。”

太阳快落山时,李贵驾车回来,王纯率先跳下去马车,往屋里冲,“大哥回来啦!”

王综随后走进来,先拜见继母,杜氏眼里含泪望着他。俞氏让他们小夫妻先回房梳洗更衣,然后才对女儿说:“你大哥憔悴了不少,两颊都凹了,看来那诏狱还真不是人待的地方,阿弥陀佛,幸好出来了。”

俞氏这次算是吓破了胆子,“咱们家也不是非要儿孙去考科举入仕途,以前我还逼着纯儿读书,以后参加科举,以后随他去吧。”

王纯欢呼一声,直接跳起来:“娘,我以后可以不用上学了!”

“你想得美!”王琼姿按住他的肩膀,打趣道,“前些日子,你是怎么说的,要让我做一甲进士的姐姐,这么快就忘了?”

王纯:“娘说不用读书了啊。”

“娘的意思是以后是否走仕途随便你,不是让你不用读书了,读书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书还是要读的。”

俞氏颔首:“为娘就是这个意思。”

王综回屋更衣梳洗后,又来了俞氏房里,道:“谢贤弟与我同时被放出来,他与崔家退婚,无处可去。我邀他来家里住,他深觉有愧,给拒绝了,现在暂时安置在客栈。”

谢斌是受害者,但要不是他识人不明,又疏忽大意,留下了徐敏中批阅的题卷,事情不会闹到这么大。王家的人对他心里都有了隔阂,不可能再如往常一样对待他。

杜氏服侍丈夫更衣时,看见丈夫身上的伤痕,更加怨恨谢斌,当下就说:“他连累了别人,想来也没脸再来我们家。”

王综皱眉,叹道:“谢贤弟有错,但冒文才此人最可恨。”

王琼姿也不愿意再跟谢斌扯上什么关系,于是道:“大哥不如送他五十两银子做盘缠,有了银两,他可以回老家,安心读书准备来年春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