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解开谜底
陈婶儿来的时候提了个小包袱,见鲁盼儿向春妮交待清楚了,便打开拿出一块藏蓝色的卡其布,“鲁老师有空儿再帮春妮做套衣服,我想着做列宁装好,看着就有文化。”
虽然年纪差不多,但春妮儿一直在家娇养着,瞧着还像小姑娘,不压事儿,鲁盼儿点点头,“陈婶儿想的不错,当老师就要有老师的样子,列宁装很好,能显得春妮成熟些。”
宋大夫和宋婶儿倒没想到这里,便都笑了,“还是她陈婶儿细心。”
陈婶儿就笑,“我一连气儿生了五个儿子,没一个姑娘,对儿媳妇自然要上心。”
宋春妮红了脸,低着头不吭声,鲁盼儿有心打趣,只怕自己再说什么她臊得跑了,便笑着拉住她的手,“过来,我帮你量尺,要赶在开学前做好衣服穿着去上课呢。”
那边宋婶儿就跟着未来的亲家说闲话儿,“我们不愿意春妮嫁到外村,因此来说亲的虽然多,却都回绝了。建国是个好孩子,她小春婶儿一帮你们家提亲,我们就都愿意,春妮儿也点头……”
“我早看好春妮了,只是先前建国还小,又不懂事,并不敢开口。现在他跟着师傅学成了手艺,十里八村的都请他做家具,家里日子宽裕了,再问他自己也喜欢春妮,才请了她小春婶儿上门说媒……”
未来的两亲家彼此满意,也聊得来,又关心起鲁老师,“你们夫妻俩儿都去上课了,梓恒怎么办呢?”
鲁盼儿和杨瑾当然商量过了,便笑着说:“我们已经请吴九奶奶帮忙照顾了。”九奶奶是小脚,下不了田,可是人干净能干,孙辈们都是她亲手带大的,去年春耕的时候帮着蔡颖照看小豆就很用心。
“没有长辈帮忙是难,”陈婶儿笑着说:“好在你们俩儿都有文化,有本事,一个月工资就有六十五元钱,还有做衣服的钱,什么事儿就容易了。”
杨瑾在公社中学当老师,工资比在小学高,每个月三十五元,两人加起来,收入已经不少了,在红旗九队差不多排在第一位,何况他们还有别的挣钱办法,所以鲁盼儿第一天送儿子过去时就大大方方地给九奶奶十元钱,“我上班挣工资,也给九奶奶每月发工资。”
“都是一个生产队的,你上班去,梓恒就跟我们家的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儿,还不是应该的。”农家帮忙看看孩子就没见收钱的,送些粮食杂物就好了,何况十元钱,实在太多,九奶奶笑着摇头不接。
“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以后除了周末天天都来,哪里能让九奶奶白忙呢?”鲁盼儿笑着将钱塞进九奶奶的兜里,“何况梓恒在这边,免不了蹭些吃喝,也算补贴了。”
九奶奶收了十元钱,很是过意不去,便与九爷商量了,中午鲁盼儿来接儿子时便留住她,“你们娘俩儿回家开火做饭多麻烦,以后就在我们家吃午饭――梓恒吃饱了正好在这里睡午觉。”
鲁盼儿想着也对,就留在九奶奶家吃了午饭,哄着梓恒睡了再回学校,果然轻省许多。
第二天,她又带来十五斤粮食,以后家里买了好吃的,也捎过来些。两家人倒处得跟一家人似的。
万彩凤最近又回到红旗九队了,说是女儿家不好久住,只等二龙分了房子再回化工厂。她见鲁盼儿与吴九奶奶处得好,口中叫着奶奶,时常送好东西过去,十分不平,逢人便说:“我才是她奶奶呢,她倒不认,反认了外姓人做奶奶。一个月十元钱,真是有钱烧的,白给了外人!”
只是生产队里再没有人肯理她。
就连一向关系不错的吴队长也不耐烦听,“鲁老师愿意让谁帮忙看孩子就找谁,我也管不了!我劝你也别嘀咕了,反正怎么嘀咕也没用!”
吴队长媳妇儿便将万彩凤拉到一边,“他正烦心呢,我们到那边屋子里说话。”
原来公社发了通知,各生产队要在春耕前选举生产队长,吴队长正为此担心,在家里一直摆着臭脸。
吴队长媳妇心里也烦,可生产队里本来支持自家的人就少,总不能再得罪人了,毕竟万彩凤总算是能拉拢过来的。
于是吴队长媳妇儿便听万彩凤抱怨了一个晚上,除了鲁盼儿,她对满芬、儿媳妇、大龙、还有好多人都充满了仇恨――吴队长媳妇儿听得烦透了,可最后还是陪着笑送走了万彩凤,“选举的时候,一定要选我们家吴队长呀!”
到了选举的时候,罗书记带着几个主管农业生产的干事到了红旗九队,先念了县里的文件,又详细讲解选举的一些要求,最后询问有谁主动报名担任生产队长。
这些流程其实大家早听过了,毕竟前面八个生产队都已经完成了选举,消息传得快着呢,鲁盼儿也听了许多传言,此时便把头转向小春婶儿。
果然,小春婶儿立即站了起来大声说:“我报名!”
“你还真报名呀!”吴修义就说。
“当然真报!”小春婶儿嗓门高,“我要是当了生产队长,一定比吴队长强!”
以前小春婶儿就在社员们的面前这样说过,鲁盼儿记得很清楚,早猜到她会报名了,就赶紧鼓掌支持。
大家都跟着鼓起掌来,十分响亮,差一点儿就把屋顶震翻,“没错!小春婶儿不只自己的农活儿干得好,还用心盯着队里的水田,当队长肯定干得好!”
“我也报名。”吴队长晚了一步,气得脸色又青又白,恶狠狠地向小春婶瞪了一眼,然后轻蔑地问大家,“你们以后愿意听一个娘们安排上工?”
“娘们怎么了?我可不会借着安排上工整人,照顾自家亲戚!”小春婶儿才不会让吴队长,马上反驳,“还有,我告诉你,男女平等,妇女也顶半边天!”
大家便说:“我们不管谁安排上工,只要多打粮食,工分高就行!”
罗书记挥了挥手,“男女平等,女同志一样可以报名――大家不要再争论了,开始投票吧!”
队部前面摆了两张椅子,吴队长和小春婶儿各坐一张,正对着大家,他们身后各有一个小口的木箱子,是盛票的。
红旗九队所有十八周岁以上的人,每人一票,总共一百八十七票,除去吴队长和小春婶儿的,还有一百八十五票,每人领了两寸长一寸宽的红色票,依次从那两人身后走过,将手里的票放在哪个人身后的箱子里,就是支持哪个当生产队长。
杨瑾在公社上课,并没有请假回来,鲁盼儿自己投了一票,也替他投了一票,重新回到座位上,静等着结果。
罗书记带着几个干事当众将两个票箱打开,一一清点。
毫无悬念,小春婶儿一共得了一百八十二张票,吴队长得三张,不,吴寿山得了三张,从现在起他已经不再是九队的队长了。。
罗书记宣布了结果,便留下小春婶儿布置工作。
大家纷纷出了队部,愉快地开着玩笑,“秦桧还有三个朋友呢,老话儿果然不错!”
“猜猜这三票是谁投的?”
“当然是吴队长,不,吴寿山媳妇儿、他儿子吴强,还有……”
先前两张是一定的,另外这张票就不好说了,有人就小声说:“是他亲家?”
“不是我!”吴寿山的亲家跟着大家出了队部,马上应了一句,“罗书记不是说了嘛,选生产队长要凭公心,我可不能偏心自家亲戚,就是我们家里的人也都选了新队长。”他家虽然跟着亲家借了许多光,可是后来也因为那件衣服吵翻了,更关键的是,他又不傻,早看出亲家不得人心,这次选举肯定选不上,自然不会为他与整个生产队的人作对。
“那是谁呢?”
这就只能猜了。
蔡颖虽然是吴家的儿媳妇,可是她与吴家不是一类人,肯定不是她;队里的妇女队长和会计都由小春婶当,一向与吴队长关系不好,这次还出来争生产队长,当然不能是她;还有民兵队长宋向东,也因为二龙的事与吴队长闹翻了,也不能是他……
总之,不论是谁,都不会承认的。
当吴队长的朋友,不是什么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