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骄傲的人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 金波滟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68章 骄傲的人

寒假里,杨瑾和鲁盼儿再次请了同学们来家里吃饭,这时候人最齐全,大家正好见见面,聊聊天。

同学中他们结婚最早,也最早有自己的房子,招待起来很方便。

顾铁山没有来,前些时候他悄悄休了探亲假,回家里陪陪父母就返回部队,并没有过来看老朋友们,到上海后才写信告诉杨瑾,然后就重新没了音讯,想来是不愿意与朋友们多联系。

赵新月倒是如约来了,见大家都在看电视便打了招呼坐在鲁盼儿身边,悄悄问:

“人是不是来齐了?

我数一数,看看杯子是不是够用?”

鲁盼儿估计着她想问顾铁山会不会来,可她是骄傲的人,却说不出口,只得转了个弯儿,便笑着说:

“人已经来齐了,杯子也够用,我昨天数过的。”

赵新月眼睛里飘过一丝遗憾,却又赶紧笑着说:

“你们家的日子过得还真好,竟然买了电视,还是十二嫉哪亍!

电视是贵重的物件,九嫉奈灏俣嘣,不过鲁盼儿做衣服挣了钱,便买了一台六百多的十二己诎椎缡踊,“屏幕大一些,看着能清楚点儿。”

“毛巾厂有一个九嫉牡缡樱每天晚上在大会议室播放节目,我去看过几次,确实比这个差不少呢。”

赵新月的父亲是毛巾厂的干部,就住在毛巾厂院里。

这时候电视还不多,寻常人家买的很少,但单位多半都有,到单位看电视就很常见了。

鲁盼儿一笑,“我过去也常带孩子去变压器厂看电视,觉得人太多,距离又太远看不清楚,才决定自己买一台的。”

正说着,节目播完了,屏幕上的影像也消失了,变成了“谢谢收看”四个大字,陈大为遗憾地说:

“电视节目太少了,我还没看够呢。”

“这还是过年时的加播,平时更少,只能在晚上播一会儿。”

杨瑾笑着说。

“要是能看一整天就好了。”

“你这是得陇望蜀,太过贪心。”

钱进拍拍陈大为的肩膀,“有电视可看已经很不容易了,整个胡同只有他们一家买了电视机呢。”

“再说,看一天电视,不是什么活儿也不能干了?”

蔡颖笑着说。

大家就都笑了,“蔡颖说的不错,一直看电视,不但什么活儿也干不成,大家也顾不上说话了呢。”

果然关了电视,大家聊得热闹多了。

蔡颖坐到了鲁盼儿身边,“章丽雯怎么没来?”

“她怀孕了,反应很重,出门不大方便,前些时候做衣服都是让周华送来的布和尺寸。”

不过,章丽雯不来,鲁盼儿心里倒是松了一口气,只怕同学聚会她与赵新月见了面再造成什么矛盾。

蔡颖虽然与章丽雯和赵新月都是同学,但却因为处境不同很少与她们在一起,反而与鲁盼儿来往最多,而鲁盼儿又不会随意传话,竟不知道那段公案,就笑着说:

“她本来就娇娇的,怀孕反应偏偏还很重。”

又提议,“过几天我们去看看丽雯吧?”

赵新月不愿意听到章丽雯,更不想去看她,就反问蔡颖,“听说毛巾厂出了子女接班政策,你就要上班了吧?”

蔡颖的父亲也是毛巾厂的职工,正好到了退休的年纪。

鲁盼儿听了替蔡颖高兴,笑着转过头,“这可是好消息。”

知青返城后,最难的就是安排工作,有了工作就有了固定的收入,还有随之而来的种种福利,一辈子都不必为生计发愁了。

“我们家接班的是我小弟。”

蔡颖低下头小声说。

“怎么是你小弟?”

赵新月不解,“你哥哥姐姐们的工作都解决了,总该轮到你了呀!”

“――他在家待业心情不好……”

“他在家待业心情不好,你待业心情就好吗?

要知道你下过乡,年纪也大了,错过这次机会,将来更不容易分配工作。”

“我小弟在家里又哭又闹的,我又有什么办法?

总不能跟他抢啊。”

蔡颖有许多话都闷在心里,平时不肯说出来,今天与老同学在一起忍不住了,“最近我时常后悔不该从红旗九队回来,家里人心里也应该这么想的。

我不回来,家里也不至于住得这么挤;接班名额自然就是小弟的;父母也不至于为难……”

“国家政策允许知识青年回城,你凭什么不该回来?

你也是家里的人呀!”

赵新月很替蔡颖不平,“当年下乡每家都有名额,正是因为我们去了别人才能留在北京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