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新的思路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 金波滟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30章 新的思路

大约毕竟同为炎黄子孙吧,鲁盼儿与陆老板聊了一会儿,越发觉得亲切。

陆老板从小背井离乡,几经波折辗转到美国谋生,也很不容易。

他在美国开餐馆,每天也与打工的一样干着繁重的活计,并不比钱进轻松,为的还不是省一份支出?

鲁盼儿反倒不好意思立即就走,便道:

“如果餐厅的确忙不过来,我可以留下再帮一会儿忙,但五点前一定要回去了,我爱人回宿舍见不到我一定会着急。”

“也好,你就再帮我两个小时吧。”

陆老板笑着说:

“时薪再加两美元。”

“不必加了。”

鲁盼儿一笑,“我是看在你是我们同胞才留下的。”

说着与他们两人将碗筷收了,继续准备晚上要用的食材。

陆老板又笑,“你果然是才从那边过来的,喜欢把人情和工作混在一起。”

刚刚钱进说过,在美国人和人之间要淡漠得多,甚至亲戚也不大讲情分,鲁盼儿摇头道:

“还有有些人情的好,我们在国内的时候,乡亲、同学、朋友们都很亲热,也经常互相帮助。”

没想到这次钱进居然不赞成她,“比起中国的人情社会,我其实更喜欢美国这边的简单的人际关系。”

“在国内的时候,单位内部有很复杂的人际关系,我怎么也处不好。

还有朋友和同学们间的关系,明明很讨厌章丽雯自吹自擂,徐菲为了爱人调动工作处处吹捧周华,可我从不敢说出来,也不敢反对她们参加。”

“但是到了这里,不管是对老板、同事和亲戚,大家有什么就说什么,根本不用多想。”

鲁盼儿吃了一惊,但是她认真想一想,钱进的话不错,有些还说中了自己的心思。

不过,“堂爷爷和钱力对你很冷淡无情,你也很受伤吧。”

“当钱力把我送到地下室的最便宜的出租房里时,我简直气坏了,明明他们家有一栋三层的楼房,里面有很多房间,随便让我住在客厅的地板上也比租的地下室要好得多;后来知道他们给我的薪水比别人少,我更生气了,还与他们吵了一架……”

“不过,现在我都理解了。

他们已经帮了我,不想一直帮下去,又担心我拖累他们――那时候我语言不通,身无长技,还欠了他们的钱。”

“没有人有义务照顾我,我必须自立自强。”

“台湾也是人情社会,我刚到美国的时候,也很依赖同乡,结果还被坑过一次……”

陆老板笑着插话,“做人做事,还是要靠自己,自己强大才行。”

这一点鲁盼儿自然也赞成,“从小我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努力干活儿……”

三个人居然说得很投缘,纵有观点不一样的,也只各抒已见――不一样的思想,有时还能为别人打开一道新的大门,拓展新的思路。

看看时间,鲁盼儿摘下围裙,她已经将力所能及的杂事都做了,与钱进告辞,又向陆老板说:

“很高兴能认识你。”

陆老板拿出八十八美元递过来,“我也特别高兴认识你。”

“我只收八十四元吧。”

鲁盼儿打了七个小时的工,若按每小时十二美元计算应该是八十四美元,之所以多了四美元,正是老板后加的。

当时自己就不要的,甚至她觉得后面两小时不收钱也行,就当帮朋友的忙嘛。

陆老板是很好的人,见识也很广,他向自己打听国内的情况,也介绍了许多美国的事,对自己一样很有帮助。

“不,我已经答应过,就不能反悔。”

陆老板笑着,却很坚持。

“这是你的劳动所得,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收下。”

钱进也说:

“在美国,大家不习惯客气。”

既然出来打工,自然是想多赚的,自己少收钱果然有客气的意思。

刚刚大家讨论的两国不同的风俗习惯,中国人喜欢谦虚,可在美国人却直白得多,他们勇于赞美自己,会主动要求加薪、升职,说出真正的想法……

鲁盼儿笑了,自己也应该学习呢,“那好,我就收下了。”

回到宿舍正在做饭,杨瑾便回来了,见了她做的菜就笑,“可见是去过唐人街中餐馆,这道李鸿章杂碎就是在那里学的吧?”

“你猜对了,”鲁盼儿笑着说:

“美国的中餐馆简直是挂羊头卖狗肉,做的中国菜根本与我们平时吃的不同。

但是这道李鸿章杂碎倒很有意思,我路过超市买了许多样菜,回来试试。”

豆芽、菠菜、冬菇、玉兰片、胡萝卜、洋葱、火腿、鱼肚等好多菜放在一起大火快炒,盛盘后再煎一个荷包蛋放在最上面,色香味俱全,营养也丰富。

可“为什么这道菜要叫李鸿章杂碎呢?

难道李鸿章会做菜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