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自己判断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 金波滟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72章 自己判断

没两天,刘县长请鲁盼儿到家里吃饭。

鲁盼儿是第一次来,才知道刘家并没有住在县委大院,而是一处独门独户的平房,“与我家竟有些相似呢。”

“这老房子虽然比不了贝勒府,可也是清代的建筑,我们刘氏家族的祖宅。”

刘北笑着说:

“这一代的老建筑特别多,等新区的房子盖好了,会腾出来用于旅游。”

又给她介绍了家人,“这是我母亲,这是我爱人,还有两个孩子。”

刘嫂热情地拉着鲁盼儿坐在炕上,“婆婆舍不得老宅,县委大院都不愿意去。

就是舍不得这里的火炕。”

北边天气冷得早,刚过中秋早晚便觉得凉浸浸的,鲁盼儿上了炕,笑着说:

“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一直住平房,家里也烧火炕,确实很舒服。

不过,新楼有暖气,冬天也不冷。”

“什么暖气也比不了火炕好。”

刘婶儿年纪大了,挺固执的,显然不愿意搬走。

“您老说的不错,火炕是好。”

刘嫂笑着哄她,端菜上来,“这是自家养的鸡,自家种的菜,我自己做的,鲁老板尝尝。”

“这几天吃食堂,最想家常饭菜了。”

鲁盼儿给刘婶儿挟了个鸡腿,自己也大方地吃了起来,“嫂子,你厨艺真好!”

“刘南从小跟我们长大的,也最喜欢吃她嫂子做的菜。”

刘北不由笑了,说起妹妹不由感慨,“先前不听家里的劝,辞了职去北京,最穷的时候连饭都快吃不上了,可那时候还能常回家来。

眼下成了著名舞蹈家,外人看着风风光光的,其实一年到头四处演出,连家都回不了几次。”

“先前刘县长操心理所当然,现在她已经有人照顾了,而且照顾得还很好呢。”

刘南结婚本就出乎大家的意料,可谁又能想到,张厅长的变化更大,他从过去整天混食堂变成厨艺爱好者,能做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为的就是照顾非常辛苦的小妻子。

“也对,她也有家了,用不着我惦记了。”

刘嫂也叹,“他们俩个呀,当初我咋一听还觉得不可能,没想到俩人过得还挺甜蜜的。”

聊着闲话吃了饭,刘嫂带着孩子们收了碗,又拦鲁盼儿,“我自己来,你们商量正事儿。”

刘县长特别将鲁老板请到家里来,果然有些在外面不好说的话,见家人都出去了,给鲁盼儿倒了一杯茶,“陈建军其实是个不错的人。”

突兀间冒出这样一句话,必然有缘故,鲁盼儿也不反驳,先听对方说。

“他转业回化工厂后,工作特别努力,很快就得到化工厂上上下下的认可,没几年就被任命为厂长。

当了厂长之后,他带着员工们,大力抓生产,产量比过去提高了将近一倍。”

“这两年化工厂的毛线卖不出去,效益不好,特别是一半设备停产之后,厂里时常出现偷盗事件,他坚决制止,不怕得罪人,组织保卫科严格巡视,自己也常常亲自参加。”

“那天偷设备的工人摔伤了,陈厂长又是生气又是难受,在医院守到那人伤情平稳后就来找我商量积压产品的事。

现在化工厂仓库里堆满了毛线,就是不能换成钱,他压力挺大,也特别着急。”

“听说你跟陈厂长有点儿误会?”

刘家兄妹都是直爽的性子,说话都不会绕弯,鲁盼儿听了几句便明白了,笑吟吟地问:

“陈建军一定说因为我们的误会,我才不买化工厂的线吧?”

“你怎么知道的?”

这么简单的事儿,还不是一猜便知?

而且,鲁盼儿还明白了刘县长为什么要在家里请客。

一定陈建军这个心术不正的家伙搬弄是非,让大家觉得自己因为过去的恩怨,故意不与化工厂合作。

“过去的事算不算误会,也没有必要分辨了。

但我确实不喜欢陈建军这个人,也不愿意跟他打交道。”

刘县长今天就是要化解鲁盼儿陈建军之间的矛盾,赶紧就劝,“过去的事都过去了,你们毕竟还是老乡……”

“这个老乡,我可不认。”

鲁盼儿摇摇头,“不过,我不在化工厂采购,与陈建军并没有关系,而是因为化工厂的线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不能用于我们的产品。”

“毛线不都差不多嘛,织成毛衣就分辨不出来了。”

陈建军就是这样说的,刘北也信了几分,他常年穿一身旧军装,只有开会等重大场合,才会在媳妇的提醒下换上一套毛料中山装,根本不注意衣着。

“差不多?”

鲁盼儿笑了,“刘县长,你还记得你第一次陪刘南到我家做衣服的事吗?”

“当然记得。

那是一个周日,好不容易休息,她一定拉着我陪她跑了几十里路做衣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