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2:稚子成名[番外]
番外2:稚子成名
顾明城和叶小鱼发现,养个女儿,最大的开销并非衣服玩具,而是——伙食。
他们家的宝贝闺女顾卓然,小名桐桐,完美继承了妈妈叶小鱼“能吃是福”的基因,胃口那叫一个好。
超市里,别的小孩直奔玩具区。
桐桐则目标明确,推着她的小购物车,熟门熟路地冲向蔬菜区、水产区、面包区和粮油食品区,依次“宠幸”个遍。
末了,再闲庭信步地迈步零食区,细细挑选。尤其在印有“小鱼食品厂”logo那一排,驻足良久。
“麻麻,这个!”“爸爸,那个!”
肉乎小手指点江山,购物车在顾卓然小朋友的号令下,迅速堆成小山。
幸亏小鱼食品厂没步“江氏鲜品坊”后尘,而是兢兢业业,对材料选品严加把关,不加有毒有害添加剂。真正做到了但凡生产,心中有数。
否则,以女儿这番库存清空操作,能把老母亲吓到不轻。
叶小鱼看着闺女圆鼓鼓的小脸蛋,哭笑不得:“桐桐,咱家快被你吃成‘小鱼食品厂’滨城形象店了。”
顾明城则推推眼镜,冷静计算:“按照这个消耗速度,或许咱俩真该考虑,让‘小鱼食品厂’给桐桐发个代言费。”
当然,这是玩笑话。
桐桐才多大点儿,上幼儿园的小迷糊罢了,离挣钱还远着呢!
……
直到某天,张也鬼鬼祟祟地找上门。
十年时光如水流,他如今已是音乐培训机构的幕后老板。生意稳定,小日子过得倒挺舒适惬意。
算上外聘雇员在内,自己偶尔下场教学,张也的培训学校总共十几名老师,带了一群小皮猴。
这周,架子鼓班上一个特闹腾的小男孩,临时请假没来。
直到次日,他才蔫头巴脑地来上课。
张也不仅跟前辈没大没小,平日里,跟小孩也能打成一片。
于是,逗闷子式地疏导他:“咋了?被父母在家‘衣架炒肉丝’了?”
谁知,小男孩哇一声哭出来:“张校长,我去面试那个《穿越荒年,我靠种田成首富》的小演员,他们说我长得不像剧里的吃货人设!呜呜呜……”
啥玩意儿?
面试演员,因不符合吃货设定落选?
张也一听就乐了,细问之下才闹明白,原来竖屏短剧如今火得一塌糊涂。
不少家长都带着孩子跑去试镜,尤其那些模样出众、还有点才艺的小朋友。像他班里的学生,很多都符合这标准。
成年人的想法么,很好理解。多半抱着“试试又不亏”的心态,好歹让娃娃们见见世面,万一撞大运被选上了呢?
当然,最后能不能成,还得看孩子的样貌、特长,跟角色对不对得上路数。
他脑子活络,想起时常跑来玩、总抱着一包“小鱼牌”花生嚼得咔嚓响的桐桐。
大眼睛长睫毛,长得像她爸顾明城;吃嘛嘛香的好胃口,活脱脱一个缩小版叶小鱼。
于是乎,一个奇妙念头蹦了出来。
.
“桐桐,想不想演戏?”
张也趁两口子在家忙碌,背着人就开始忽悠小孩,“咱要是演了戏,能买好多好多花生哦!”
小团子不懂什么叫演戏。
只是眨巴着亮晶晶的眼睛,奶声奶气地抓住了核心:“多少花生?”
嗯,星探计划成功大半。
接下来的事,发生在帮忙带娃的某个周末。
张也行动力超强,真就瞒着叶小鱼和顾明城,带着桐桐去影棚试镜了。
试的正是那部《穿越荒年,我靠种田成首富》……的儿童版,或者叫《穿越荒年,我靠吃饭成团宠》。
没办法,短剧工期非常快,10来天便能收工。但好处同源,接收市场反响的周期短,能否回本儿,一试便知。
之前小男孩面试那部早拍完了。见播放量高,制作方紧着追加目前这部。
试镜现场,人山人海的小朋友。
桐桐一点不怯场,让哭就掉金豆豆,让笑就甜得齁人。
最关键的是,演到饿极了啃树皮那段,她抱着道具树皮(实则蛋糕),啃得那叫一个真情实感、津津有味……
直把张也看懵了。这是随谁呢?
该不会跟自己混多了,把吹拉弹唱的功力都学了去吧。
反正,导演一拍大腿:“就她了!这娃有信念感!”
顺利拿下角色,看着银行卡里第一笔“片酬”——虽然不多,但够桐桐买好几个星期的零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