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N.28 现在还对我过敏吗?
徐祁年没有工作在研究所,研究所的负责人是徐祁年硕士阶段的师哥田博远。
这次灾情早有预兆,田博远意识到可能会人手不足,也听说徐祁年最近就在重庆,所以碰碰运气给徐祁年打电话。
这样的事情徐祁年不可能推脱,因此很快就答应下来。
在徐祁年到位后,灾情很快发生了。他们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气象监测,做长期的气候预报,以及给出专业性的抗灾建议。
但情况的严重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期,田博远当机立断决定从研究所撤出,他们将会在本地政..府的一栋办公楼继续工作,而更重要的人员将前往位于缙云山山中的指挥部。
当地的消防力量有限,很快就到了急需动员社会力量的时候。撤出没多久,徐祁年就加入了抗灾的队伍。
从山火燃烧开始,每一天徐祁年都能从呼吸的空气中闻到火焰和灰烬的味道,天是黄色和灰色的,有时落下一些飘絮。
前几天,徐祁年留在物资站,负责整理和搬运从各地运送过来的物资,后来他开始上山,主要是带灭火器和矿泉水。
树林很密,根本没有可以上山的路,但灭火需要大量物资,路都是挖掘机过来刚刚凿开的,人站在坡底下抬眼一望,那坡太高太陡,看着都发怵。
徐祁年用背篓装灭火器,能放两个,他手上还拎着一个。
本来走的时候是打算再单独拿两个的,但给他递灭火器的阿姨说往山上走至少两个小时,现在每个人只走一段路,也需要半个小时以上,带太多走受不了的。
他并不是一个人走这条山路,前面还有两位大哥,身后甚至有一个女生,带着帽子,拿一片丝巾围着鼻子和嘴,埋头爬山。
泥土很松,干得一块一块碎开,身后传来一阵阵摩托车的轰鸣声,很快,几辆摩托就飞驰上山,与徐祁年擦身而过,松散的黄土飞扬,徐祁年戴着口罩还是呛了一下,空气好像要在肺里燃烧一样烫,反反复复撕裂着他的胸膛。
随着人群的一声惊呼,徐祁年回过头,看到一辆摩托车在山坡上翻了,车在空中翻了半圈,人摔到一边去。
他丢了灭火器,飞奔下去到那个摔了的摩托车手面前,蹲下去把人抓起来,站起身的时候背上的灭火器太重,徐祁年跟着趔趄一下,被身后冲上来的人撑了撑。
大家说着一口四川方言,相互帮助着把摩托车和人都扶起来。
“有没有会骑摩托的?”摩托车的主人抬了下手,痛得眯着眼,“我车留下来给会骑的继续送东西。”
“我会,”徐祁年架着他的手臂,“大哥,你留我一个联系方式。”
“要得,我车先留在旁边,等你送完这趟把车开下去,下面有人专门免费修车,修好你就接着用,”这位大哥重重地拍了拍徐祁年的肩膀,“这位老师,小心到点。”
摩托车损坏并不算严重,一位穿着汗衫的老人拎着扳手,要蹲下来修车的时候,徐祁年拦了一下,说:“叔叔,我来吧,我会修车的。”
“是不是哦?”那老人还是把扳手递给了徐祁年,视线又在他身上扫了两下。
“这里不像公路,骑车要小心点。”老人一边看他修车一边叮嘱。
徐祁年是真的会修,刚刚玩摩托的时候,他除了学怎么开车就是学怎么修车。
汽油味泥土味,还有烧焦的味道混杂在一起,徐祁年蹲在地上,很快将车检查一遍。
花了快二十分钟,车修好了。
徐祁年坐在车上轰了两下油门,老人站在旁边点点头,给他比了个大拇指:“要得得很。”
火辣的太阳照在徐祁年的皮肤上,汗水早就透了T恤,之前因为搬东西,他身上有不少划伤,汗水一碰到伤口就疼,但徐祁年早就意识不到了。
他双手握住车把用力拧,手背上青筋绷起,骨骼嶙峋。
轮胎在短时间内提高转速,轰起一片沙石。
今天是2022年8月25日,他已经连续十几个小时没有睡过完整的觉。山火马上就会到达隔离带,隔离带就是最后一道防线,无论如何,他们要战胜这场火灾。
连续送了很多趟,到傍晚,徐祁年累得精神飘忽,旁边的志愿者让他休息一会儿,他也没有逞强。下山之后,徐祁年按照车主的要求把车和钥匙都送到修车那里,他立刻被后勤围住,冰凉的矿泉水递上来,还有人问要不要十滴水。
现在徐祁年能听懂什么是十滴水,也不再觉得难喝,接过来一口就喝干了。
他跟着几个中年男人,在屋檐下挨着墙睡了一会儿。
周围救灾的人们来来往往声音混乱而嘈杂,但入睡却格外容易。
一个多小时之后,徐祁年醒过来,扶着墙站起时,天色已暗,夜晚,他们将要开启对山火的总攻。
之前田博远和徐祁年打过一次电话,很多消防专家到他们那里去研究到底如何解决这场火灾,最后的方案是以火攻火,即人工点燃火线,对接相向燃烧的林火,使得山火在二者结合的位置失去燃烧条件①,然而这样的战术实施起来并不简单。
当田博远说出这四个字的时候,徐祁年就在脑海中计算着需要的条件。
“我们通过各种数据判断是可行的,”田博远说,“你现在还在那边吗?”
“在,”徐祁年捞起衣服下摆擦了把脸上的汗水,又蹲下来,“这边缺人。”
“好,我也去山上临时指挥部了,结束之后,我亲自过来接你。”田博远和他承诺。
“我也算在这里长大的。”徐祁年笑了下,突然就想到喻修景。
他穿的是一条工装裤,有很多口袋。
徐祁年往最深的那个口袋一摸,找出一个小的黑色口袋。
这个口袋是绒布的材质,口用绳子收紧。
徐祁年没有打开,只是用手捏了捏,在口袋底部摸到一个小小的圆环。
入夜之后,他们的方案正式开始实施。
到晚上九点,所有志愿者开始上山,每个人都带着一顶安全帽,安全帽上有头灯。
一个一个人沿着山排成长龙,到位之后开始传物资。
火焰的高温炙烤着徐祁年,这也是徐祁年第一次如此靠近火场。
一声声雄起响彻山间,无数人已经沙哑的嗓音汇聚到一起,头灯和飞起的火焰,在靠近山顶的地方交汇,远看就像闪动的粒粒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