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吴王李恪 - 苟在大唐:还是被父亲李世民发现了 - 大王叫我来吃斋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8章吴王李恪

易阳悄悄的向下扫一眼,发现“刘伯”嘴唇微抿,眼角掩藏不住的疼爱之意浓浓的直往出溢,这要不是骨肉亲情,绝不可能流露出这种发内心的骄傲与宠溺之感。

得到了易阳的准信,那个胖大汉心满意足的走了。那个女公子眼巴巴的望着后台,望了半天也没见易阳出来,掌柜的开始收拾屋子准备打烊了,她也只好走了。

李世民和褚遂良走在东市的长街上,黄昏时分的阳光正好,明亮柔和有如迟暮老人的目光。

“想不到他还挺嚣张的。”褚遂良笑呵呵的摇了摇头:“有意思,打压轻了他还不乐意,呵呵。”

李世民看一眼褚遂良,不屑的哼了一声,我这当爹的还没骄傲呢,你这当老师的有啥美的?

“有实力的狂叫狂,没实力的狂叫装,他是真狂还是装相,现在可还说不准。”

“是得好好打压他一下,让谁出手好呢?”褚遂良望着天边,微眯着眼睛,在脑海里搜索着一个又一个才子,最后他扭过头看一眼李世民,凑近些,小声说道:“三殿下如何?”

李世民三子李恪(ke),被封为吴王,是与李泰齐名的贤才。李泰遇刺身亡三个月之后,李世民曾朝议过一件大事,那就是要废李承乾,立李恪为太子。

结果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坚持长幼之序不可乱,嫡庶之别不可废。李世民心里清楚长孙无忌之所以这么坚持,不过是因为李恪的母亲是杨妃,而李承乾的母亲是长孙皇后。

李世民也是决心没有下定,加上群臣一致的反对,这件事就压了下去。李世民的内心里还是对李承乾抱着希望的,李承乾才学非浅,只是近几年被下人们带坏了,品行实在的是说不过去。

当爹的总盼着孩子有洗心革面、改过自新的一天,李承乾那是从小就按照接班人的模式培养的,他小时候也十分的争气,是有名的贤能太子。

李世民提出要废他而转立李恪,一方面是李恪才名大盛,能担重任,另一方面主要是气他害死了李泰。

气也好、怨也好、恨也好、恼也好,随着时间一长,情绪都会变淡的,不管怎么说李泰已死,这是铁打的事实,谁也无力回天,而李承乾始终是李世民心尖尖上的一块肉,再怎么他都下不去手。

做梦也想不到的是李泰居然死而复生了,这般离奇的事就这么平静的发生了。

李世民为此事特意去了一趟昭陵,独自面对着长孙皇后的陵墓很久,跟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她把儿子送回到自己的身边。

李泰死了,李世民把他送到昭陵,让他陪伴着长孙皇后。他的棺椁居然从山洞里冲出来,砸坏栈道摔落悬崖。

棺椁摔得粉碎,尸身却安然无恙,更不可思议的是李泰居然活了过来。李世民觉得这就是长孙皇后不忍心让自己背负丧子之痛,是她把儿子送回来了。

李世民怅然了半晌,终于把思绪拉了回来:“他们兄弟相见,合适吗?”

“他成天在这长安城里转,早晚都会遇上的,更何况他已经跟苏家杠上了,太子也会注意到他的。”

这个褚遂良简直是恨太子不死,不动声色的就把太子害过李泰的事在李世民面前提了一遍。太子会注意到易阳,这代表着什么?如果没个人帮衬易阳,易阳会不会再一次稀里糊涂的就遇害了?

儿子杀儿子这种事,李世民还想再经历一次吗?当然不想,他把石峰派到易阳身边就是保护他的。现在的南坊对易阳来说安全的不能再安全了,秘探都不分昼夜的轮流监视他了。

易阳的安全,没有人比李世民更在乎,也没有人比李世民更上心。

他想出事那除非是在南北坊之间的路上,他有快马,这段路不过是片时的工夫就走完了。北坊本身就很安全,别说易阳多少还会点功夫,就是平常百姓也没什么危险,天子脚下治安还能是问题吗?

没有认下他,说到底也是保护他的一种手段。究竟当初害死李泰的人是不是李承乾,到现在也没查到实证。

李世民不想让他再一次受到伤害,才任由他在民间“受罪”。现在把他提到明面上来,大张旗鼓的接他回宫,他就变成了明晃晃的靶子,数不清的明刀暗箭都会奔他去的。

自从李泰遇害,李世民真是惊着心了,连李恪的安全都格外注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