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四回之过宋 - 行尔蛮荆 - 印久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行尔蛮荆 >

第85章 第四回之过宋

旅又昏迷过去两次,一次为时两日,一次为时三日,彭从云每次都以为他醒不过来了,偏偏他又醒来。

第二次昏迷后,旅自觉从心到身,异常疲惫,他要求搬入放春台。

他睡在东海龙王榻上,命人点兰香,又定时在房中煎药。兰气药香,仿佛白且惠也住在这里,随时一挑门帘,就能进来看他。

旅住了段时间,愈发虚弱了。

这日,旅在榻上用了早膳,继续躺回去,睁着眼做白日梦。介福进来报道:“王后在台下,说要见大王。吕统领跟她说了大王谁也不想见。她说,那她就跪在台下,跪到大王肯见她为止。”

旅道:“那就让她跪着。”

“大王,依王后的性子,怕真会跪几天几夜的。”

“那告诉她,寡人生重病,没几天好活了。”

介福一脸为难,半天,才道:“真要这么说?”

旅叹了口气:“她到底什么事?”

介福暗松了口气,道:“王后说,巴美人忘恩负义,行止不端,这样的人去了便去了,大王一味思念她,连朝也不上,政务也荒废了,实在不值,且也易惹臣民非议,给太子作坏榜样。”

旅最后还是起来了。他久未离开东海龙王榻,下来站了会儿,脚一软,差点跌倒。

他离开房间时,回头极为温柔地道:“我去处理些事情,晚上还会回来的。”

介福在一旁看着,不由得又是一阵担心。好在旅到了外面,又恢复他一贯的气派,昂首挺胸,阔步而行。

他下完台阶,伸手将已经跪在地上的青莹扶起,他道:“可惜王后是女人,不然,寡人的令尹非王后莫属。”

青莹拍了拍膝上的灰,不咸不淡地道:“妾智不足以担当如此重任,但既为王后,必不能辜负大王的信任。”

旅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

旅离开放春台后第一次聚集群臣,就听说了晋兵跑郑郊掳掠一通后迅速回国的消息。郑坚特意派人将这一消息通知他们,并在来信中挑明――这是“攻郑以蔑楚,料定楚师不敢再与晋战也”。

旅问众臣有何想法。

侧、婴齐都说,那就再次发兵去郑,打到晋国服软为止。J敖这几天生病,形容憔悴,他大声反对道:“晋兵此刻早已离开郑地。郑又未降晋,我们派兵去郑,要和谁打?”

侧道:“可是,郑君摆明了要我们替他出一口气,我们若不应,大王这伯主当得岂非亏心?”

旅笑道:“不错,司马能看出郑君在激我们为他出气了。”

侧道:“王兄,你别笑话我了。你说该怎么办吧。”

旅道:“J敖所言甚是。我们现在发兵郑国,意义不大。现下中原诸侯,未服楚、又事晋最忠诚者,莫过于宋。晋既伐郑,我们便伐宋。他们一击即逃,我们却要围住睢阳猛攻,待晋前来,再一并收拾了。诸爱卿意下如何?”

诸爱卿都大声称“好”,唯有J敖觉得不妥。

侧讥讽道:“令尹,你生了场病,胆子愈发小了。之前城之战,你事先也反对。这次到底又哪里不妥了?”

J敖以袖掩口,遮挡住一阵突如其来的咳嗽,他道:“臣父料事屡中,只因太过机敏,未免自信过头。当年,他若非笃定自己拿得住斗椒,也不至于被他突击丧命,险些连累大王。臣母带臣到深山老林中避祸,无日不提心吊胆。后来大王得胜归来,派人迎出臣母子,臣才得有机会报效大王恩典。是以臣每次行事,俱战战兢兢,唯恐一个不察,就堕入万劫不复之地,还望大王见谅。”

旅心道:“好啊,他是举着J贾旗帜敲打我来着。”他笑眯眯地道:“J敖,你有甚顾虑,不妨说出来,待寡人与诸卿探讨探讨。”

J敖道:“楚晋国力相当,又相距甚远。胜负乃一时之事,上次之战,楚既获胜,便该见好就收。晋这次派兵击郑,一击即走,畏楚之势明矣,又何必再行挑战晋,引得兵连祸结,百姓永无宁日?再者,楚宋之间,宋襄公曾利用成王之威号集诸侯,开衣裳之会,在会上被成王擒为阶下囚,因诸侯求情才释放。后我军将士又在对宋战役中,射断宋襄公之股。及至先王,宋昭公亲自服侍田猎于宋地孟诸,因未按规矩携带取火之具,其御戎被我楚军将领当众鞭笞。两代宋君俱隐忍下来。如今宋鲍继宋昭公之位约十八年。期间,宋虽忠心事晋,与楚却未有罅隙,便欲攻之,师出何名?”

旅道:“J敖述说宋两代先君,倒令寡人想到一个法子。”

侧急道:“什么法子?王兄快说!令尹嘴皮子功夫了得,我都快被他说服了去。”

众臣大笑。旅也微笑道:“齐君屡次派人来向恒安公主提亲,寡人俱以公主年幼为由拒绝了。如今太子已经长大,寡人以为,我们也该礼尚往来,如齐为太子求娉。由楚至齐,穿宋而过路途最近。宋君若同意让楚使过境,是明惧楚,再逼他们一逼,他们便会主动修书请入盟下;若他们不让使者过境,则楚师出有名。”

不等J敖再有所发言,屈荡道:“大王,关于如齐使者,臣这里有位上佳人选。”

“说来!”

“令尹方才说到宋昭公因未按规矩携带取火之具,其御戎被一楚军将领当众鞭笞。这位楚将如今封邑申地,名‘申无畏’。现在宋执政的华元,曾是宋昭公身边的近臣,若派申无畏出使,华元必定认得出他。华元为人,虽有智谋,但性烈如火,颇为记仇。所以申无畏今日去,楚三军明日便可出发。”

旅解散群臣后,马上让人去找申无畏进宫。

申无畏向郢都熟人打听什么事,还未入宫,已知究竟。他想不去,但旅看着和气,手段却强硬,决定做的事,无一不贯彻到底。他如今一家子都陷在富贵窝中,逃了他一人,其他人怎么办呢?

申无畏领着儿子申犀一起进宫。

旅见申无畏满头白发,神情却正如他的名字。他还未开口,申无畏便跪求道:“大王,臣此去宋地,必死无疑。臣不畏死,只求大王能在臣死后,善待臣子。”

旅要试试他的忠心,故意冷淡地道:“这是寡人要考虑的事,与你无关。你既已下定决心,便去准备吧。”

申无畏磕头离去,并无怨色。他嘱咐儿子道:“我此去有死无生,你记得提醒大王,必要伐宋替为父报仇。”

申无畏午后进的楚宫,到黄昏时分,已经怀揣求娉文书,坐在车中,与一队人马出城奔宋国而去。

旅开始等待。

他这一生,早已经习惯了等待。小时候,是等待商成一句夸奖,等待王爷爷带他去狩猎;长大一点,是等待自己变强,顺当坐上王位;再大一点,是等待拔出权臣之根,亲自执掌楚政。最短的等待,是从夭绍处讨得了一块糖;最长的等待,是报了城濮之仇,当上诸侯伯主。现在他又等待着,等待着从宋城传来捷报;也等待着,白且惠早日回来。前者十拿九稳。后者,他十几日前便失去了关于白且惠的任何消息。

没想到,随着春日来临,他未等而先来的,是J敖重病不治的消息。

J敖去世之夜,旅亲自坐车去令尹府看他。

J敖在床上缩成一团。他看到旅,挣扎着要起来,被旅按住。

旅被手掌下嶙峋的骨头惊了惊,起了兔死狐悲的感触,他有些哽咽地道:“想不到你会先走一步。”

J敖安慰他道:“人谁不死?臣这一生,能有机会效力楚国,总算做下点成绩,不负先人,不辱后代,已经心满意足。只是临终之际,心里还有一疑惑,不解不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