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示敌以骄
宜城到当阳,有三百多里路程。百姓随军,正好差不多十日达到。而萧凌轻装之后,正常速度一日可行军六十里,足足快了一倍。
五日之后,萧凌的部队便到了当阳。
当阳再往南,便是枝江。两地差不多也是六七十里路。萧凌选择在当阳驻兵,自然是将它作为了进攻枝江的桥头堡。
当阳县令事先接到军报,早早为萧凌准备好了驻地,同时也大大松了口气。要知道当时枝江陷落,当阳就一直如临大敌。不过看到萧凌才带了二千五百人马,顿时又担忧起来。他倒不再是担心贼兵来犯,只是觉得二千五百人不够收复枝江和江陵。毕竟无论是枝江还是江陵,都是城高池深。
萧凌也不跟县令多解释。只是要求他在凤仪军驻兵期间,做好后勤保障。之后,便传令全军养精蓄锐,自己则寻来张著了解情报。
虽然一路轻军简行,但比起张著的斥候骑兵,萧凌还是慢了许多。凤仪军赶到当阳的时候,张著已经等候好些天了。
张著的情报也算精确。据他所言,此番贼军作乱总兵力也在四千上下。虽说战力不如凤仪军,但胜在数量多出近一倍。而且据城而守,颇有优势。
且贼军听闻刘表顺利就任太守,就预感到会来攻打江陵,亦于不久前探听到是萧凌率凤仪军南下,便早早分了三千人驻守枝江,而江陵只留下了一千人。
驻守枝江的二个贼首,一个叫张武、一个叫陈孙,据说是原先张虎、陈生二贼的兄弟。而留守江陵的贼首叫段奎,是段氏余孽。
萧凌听完张著的汇报,似笑非笑的叹了句,“如此说来,贼军是知道我来了当阳,所以顶在了枝江。”
“不错,正是如此。”张著也回应确认,进一步解说道:“此次袭取江陵和枝江,都是段奎的手笔。听说这人颇有几分谋略,将军一路南下当阳,并未乔装,应是被他派出的探马探到了。”
萧凌点点头,却也不觉得意外。既然这场贼乱早有预谋,那么明面上的军情是无论如何也瞒不住的。
“三千人驻守枝江,倒真是看得起我。”萧凌嘲讽了一句,却丝毫不曾担忧,反而莫名其妙夸赞了一句,“张武、陈孙、段奎?呵呵,这几个名字起的倒挺像回事。”
她嘲笑完,又对在场的众人问道:“眼下贼军聚众枝江,兵力又略胜于我。如何应对,诸位都说说看法。”
刘琦自然不会客气,却也足够坦率。只见他讪讪一笑,颇有些尴尬道:“我不懂军旅,如何应对实在说不出一二。但是我知道,敌众我寡,又据城待劳,咱们若是强行攻城,怕是要吃大亏。”
“大公子所言极是。”王威跟了一句,却并没有实质性的发言,而是表了个态度,“将军旦有决断,末将必当遵循。”
萧凌笑而不语,转而望向黄忠、魏延两人。
两人对望了一眼,随后黄忠开口道:“将军,属下以为咱们可以示敌以骄,将贼军引出城外,于野战中歼灭。一旦歼灭了贼军主力,枝江城自然无兵可守。届时即便强攻,也损失不大。”
“示敌以骄?”萧凌的嘴角勾了勾。她又望向魏延,“文长,你也是同样的想法?”
魏延顿了顿,随后却只是点了点头,恭谦的帮腔道:“属下赞同汉升将军的意见,无论如何,将贼军主力引出城外歼灭,都是首要的任务。”
萧凌哦了一声,意味深长的瞧着他,却并未多问。而后拍板道:“既然如此,那就按汉升所言行事。”
她一句落定,便对刘琦说道:“子玉,劳烦你修书一封,以作劝降之用。”
“劝降?”刘琦还有些转不过弯来。
萧凌嗯了一声,解释道:“示敌以骄,挑敌以燥。这书信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怎么,子玉以为我真的想要劝降?”她冲刘琦露了个微笑,而后笑吟吟嘱咐道:“子玉,你用荆州牧长子以及我凤仪将军的身份联合发信,要求城中贼军即刻出城乞降,若不然,稍后破城,杀无赦。”
她似轻描淡写,如同做一件早有预谋的事情,“子玉,言语措辞你自行斟酌,但凡高傲、霸道、恫吓、示威,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