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少年意气 - 汉女成凰 - 萧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汉女成凰 >

三十、少年意气

一席话,掷地有声,听得萧凌忍不住鼓掌叫好。

“好!好一个攻心为上!好一个恩威并济!”她大步逼近,直落落牵起蔡琰的手,激动道:“昭姬,你可真是、可真是……”

可真是老天爷送给我的大宝贝!

萧凌激动不已,心中的呐喊却只能强自压下。

她起先不过是故作倾听,好让蔡琰忧心按捺,哪想到她竟能说出如此一番合乎自己心意的话来。

萧凌心中预想的方案,几乎同蔡琰说的一模一样。也是想先痛打五溪蛮一场,再下令诏安。如此恩威并济,软硬兼施,正是后世所谓的“胡萝卜加大棒”。再加上一些后世的民族政策优待,她不愁五溪蛮不服。

她激动惊喜,并不仅仅是蔡琰提出的“攻心为上”之策同自己吻合,更多是惊喜于提出如此妙策的蔡琰本人。

要知道她心中的那套“胡萝卜加大棒”方案,可是参考了后世诸多民族问题的经典案例后才出炉的。可蔡琰做为此时之人,能提出这样的见解,实属了不起。

萧凌知道蔡琰这一年多来翻阅了大量的政论、兵书,也能想到她今日提出攻心之策必然也是对秦汉时期的民族政策有所耳闻目染。但即便如此,也是大大出乎自己的预料。

不可否认,萧凌觉得自己被某种先知的局限性困住了。似乎在自己的固定印象中,蔡琰便是大才女。即便投身军旅,也不过是想要她历练身心,改变将来的悲剧。

她一直当蔡琰那句“阿凌若为将,我便做你军师”不过是一句戏言。直到此刻她才意识到有些东西正在悄然改变,蔡琰已在不知不觉中褪去了闺阁才女的青涩。

棱角渐藏,手腕渐生,目光长远,思路清晰,隐隐还能让人感受到仁善之下的铁血决然。

“蝶翅翩翩啊……”萧凌不禁在心底感叹。

蔡琰并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话在萧凌心里引起了一场波涛。她只是瞧着萧凌激动发愣,忍不住再度确认,“阿凌也认为诏安当是首策?”

“啊?首策!自然是首策!”萧凌终于醒过神,脱口而出。

“既是首策,那阿凌可要好生准备,切不可冲动冒进。”蔡琰终于展了颜,笑意盈盈。

萧凌点点头,欣喜接道:“昭姬说得对,是该好好准备。”

她哪里需要再准备什么,只不过心情大好,什么话都顺着蔡琰去了。

而蔡琰也因为她的纳言和认同,心情更加放松,思路更为开阔。稍稍沉思后,悠悠来了句,“阿凌可曾想过,五溪蛮为何此时来犯?”

不等萧凌回应,她已然推断出口,“今夏武陵大水,只怕是深居山林的五溪蛮人,也不得幸免吧。呵呵,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想必是蛮人今秋无入,果腹不易,故而铤而走险,强犯辰阳。”

一番推论有理有据,听得萧凌再一次柔起了眉眼。

她承认蔡琰又一次说到了自己的心坎上,欣喜之色难掩其表,“昭姬好判断。早闻五溪蛮狩猎耕织,散种低产,想来今夏大水,也让他们受了灾。如此,便也能解释为何依着辰阳之固,蛮人偏偏敢犯。如此一来,诏安更添胜算!”

蔡琰淡淡一笑,略有调侃道:“心战已然有据,但兵战依旧要靠阿凌的手段。阿凌,你可要稳住了,切莫初战堕了威风,教我这攻心妙策化为乌有。”

“你敢小瞧我!”萧凌应景般瞪了她一眼,又反唬了她一句,“若真兵战不胜,本将就把你送去和亲,也同样诏安!”

“你!”蔡琰斗嘴不过,气鼓鼓跑出了大帐。

或许是有了蔡琰的“前车之鉴”,当不久后魏延领着萧睿等人寻来说事时,萧凌便也不足为怪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