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五溪蛮乱
萧凌一醒,回神对上萧岱眼中的关切,顿时失笑一声。
“抱歉阿父,女儿一时走神了。”她摇了摇头,给出了自己的想法,“斥候暂且稍候。眼下各地忙秋收,说不得汉升和伯然是帮着县里收割去了。或许归返时,一并带来钱粮统册。”
她说了一个自己都不信的理由,随后又解释道:“再说,两县路远,即便斥候马快,一趟来回也要十余日。反正都要耽搁日久,也不差再等一两日。”
萧岱听她说得轻巧,又见她神色恢复如常,便也不再多话,“既如此,那便再等一两日。若届时还无消息,再派斥候南下。”
“嗯,听阿父的。”萧凌笑吟吟应了声,瞬间彷如没心事一般,“阿父,天色不早,咱们也歇了,正好用晚膳。”
萧凌不急让斥候营派人查探,并非真的不着急。而是她尚有秘密渠道,差不多该在这两日来报。
没有人知道,凤仪军中除了张著的斥候营以外,尚有一支隐秘的情报队伍——不良人。
不良人之名剽窃于后世大唐,由萧凌亲手组建并亲自特训而成的一支精锐密探。所有成员直接受命于她,人人皆可传书密报。虽有统领一人,亦不过是寻常有大动时暂代发令。他们隐匿极深,几欲遍布各处。至于军中,自然不例外。
前世的职业习惯,让她始终不敢完全信任别人。虽然来到这个世界一年多,她感受到各种关怀、崇拜、尊重,也试着去接受、享受、融入,但骨子里的本性始终改变甚少。
而事实上,这也是她保护自己的一道重要屏障。
黄忠和赵俨的军中都有她安插的不良人。平日若无异动,自然不露头面。然此番异常,必有书来报。
基于此,萧凌才按下了萧岱要派斥候南下的提议,她相信消息很快就会传回。
只不过此番事发突然,毫无征兆,才让人心下难安。
她了解黄忠和赵俨,一人勇冠三军,一人胸怀韬略。无论在她那个世界,还是在如今这里,皆非等闲之辈。而两人手下又各有精兵两千,即便遇些麻烦,也可轻松应对。
真不知是何大事,竟能将两人所部一并困住,连一份军报都送不出来?
此事但凡深思,她便食之无味,寐之难安。
然而情报到得比她预想要早,就在当天夜里,一只飞鸽落到了某位接头人手上。一刻之后,萧凌的手中便多了一条细长的布帛。
五溪蛮乱,劫掠围城。
萧凌看着条帛上寥寥八字,不禁感慨一声,“原来是五溪蛮作乱啊……”
武陵郡水系网布,除了主要的沅江、澧水以外,尚有许多支流。其中位于沅江中上游的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五条支流,并称为五溪。而居住于这五溪之地的山蛮少数民族,被称为五溪蛮。因这五溪都位于武陵境内,故而五溪蛮也被称为“武陵蛮”。
历史上的五溪蛮可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早在西汉末年,五溪蛮的势力就已十分强大,其首领田强曾以五万蛮兵对抗王莽,令王莽无可奈何。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试图对五溪蛮征用徭役、收取赋税,招致了五溪蛮的反抗,遂发生大规模暴动。
当时朝廷派武威将军刘尚领万余兵马前去征剿,因轻敌冒进,结果全军覆没。随后,五溪蛮乘胜发动进攻,顺沅江而下直取武陵郡城临沅,声势大振。之后朝廷又派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出兵征剿,也都大败而回。
直到伏波将军马援请战,亲率大军征伐,才稳住局面、稍有起色。但他也仅仅将五溪蛮赶出临沅,追击到了沅陵,便再无建树。
五溪蛮兵悍勇善战,又熟悉地理。他们退守腹地,扼其要害,据险阻击,硬生生将马援拖在了要隘壶头山,令他一时进退维谷。这一拖便是几个月,不但拖垮了汉军,更是拖死了老将马援。曾豪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一代名将,就此染了疫病,陨殁于军中,堪堪晚节不保。
所幸光武帝刘秀及时反省,改变策略,重新派人改为招抚谕降,才避免了汉军再次全军覆没的结局。正巧五溪蛮各部也因战事相持日久,业已精疲力尽,于是同意罢战休兵,归顺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