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摩柯无量 - 汉女成凰 - 萧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汉女成凰 >

三十三、摩柯无量

“安息国?”这回轮到萧凌惊讶了。

尽管她的灵魂来自后世,但她实在不是万能。安息国是哪里,她根本就没听说过。她只能凭着对方的长相,隐隐猜测或许是高加索一带的国家。

其实她根本不在意这些,不过是满足了一下好奇心。但偏偏陪坐中有个声音惊呼出口,顿叫现场变得有趣起来。

“安息国?是当年安世高大师来的那个地方么?”蔡琰的才女本色终究掩盖不了,家世渊源的她最终从记忆中搜索到了一些关联。

“哦,蔡女傅也知道尊师?”安慧大师忽的露了笑颜,不再古今无波。

他明显做过功课,似乎很熟悉凤仪军的几位主要成员。他顺着蔡琰的发问,一时兴致起,给众人讲了讲自己的故事。

东汉建和元年,十六岁的安慧随师尊安世高禅师自安息国来到中土。那时候的他还是一个小沙弥,陪着师尊在东都洛阳翻译佛经,用以弘扬佛法。

这一翻译就是二十多年。直到东汉建宁元年(168年),师徒两人才停止翻译工作,开始游历江南,讲经弘法。

数年后,安世高禅师圆寂,只剩安慧一人。他此时也已四十多岁,早将大汉当成第二故乡,并不愿再回安息国。

他略通医术,又想承继尊师遗愿,便又独自游历,讲经传法,顺道行医救人。并于光和元年(178年),游历至武陵时,与当时的新任太守陆康相识。两人儒佛相交,引为知己,而安慧也暂住武陵,讲经弘法,在当时帮了陆康不少忙。

直到光和三年(180年),庐江郡黄穰聚众反乱,陆康调任镇压,两人这才分离。没有了陆康的礼遇,安慧便又变回了原先的行脚僧。

一次意外,他被趁乱劫掠的五溪人所获。因他是僧人,又会医术,倒也幸免于难。因着他能治好五溪人一些病痛,渐渐得了礼遇。

数年之后,一次巧合,他救活了徒手猎豹而被重伤的族长继承人沙沙。又在沙沙养伤期间给他说佛经养心性,得了青睐,被奉为导师。两年前老族长过世,沙沙在他的帮扶下,坐上了大首领之位。再一年,沙沙统合各部,威势大涨,五溪人复又当年盛状。

而安慧也跟着地位陡升,成了族中的智囊先知,二号人物。

但他终究是经历大风大浪的人,而且心中尚有宏愿未成。再加上多年相处,也不忍心看着五溪人生活困苦。故而在自己信赖鼎盛的时刻,替沙沙出了个“以战求和,重返故土”的主意。

当然,他也是观察了萧氏父女许久,知道萧凌曾颁下“遇蛮夷,不得擅战”的将令,才敢铤而走险,兵围辰阳。

“原来如此……”萧凌觉得自己听了一段传奇,先前围城滋扰的不悦一扫而尽。

其余人都是静默不语,愕然于围城背后的真相,以及所谓“蛮夷”的无奈。

安慧老僧见众人被自己的故事说动,趁热打铁道:“老衲愿代大首领向将军叩首,归返武陵,以求一处安身立命之地。”

他此时摈弃了矜持,朝萧凌磕头纳拜。

“阿姐!”萧睿早早去了扫讨之心,几乎脱口而出替萧凌答应。在他看来,于情于理,于公于私,这都是最好的结果。

蔡琰也是动了动嘴唇,却最终没有开口。黄叙和董白都是望着萧凌,等她决定。魏延面无表情,似乎无关他事。

萧凌静了片刻,并未请安慧起身,而是忽的嗤笑一声,摇头道:“大师说的好故事,连我也差点信了。”

众人都是一惊,安慧也抬头辩驳,“老衲句句实情,请将军明鉴。”

萧凌不为所动,眼眸闪了闪,而后一字一顿道:“若要臣服求地,唯有让大首领亲来见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