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改换门庭 - 汉女成凰 - 萧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汉女成凰 >

六、改换门庭

娄发顿了顿,而后正了神色,侃侃而谈,“新政八条,是为用良、起禁、御疠、备寇、修德、尊能、监下、散利。用良者,核举贤良,唯才是用;起禁者,赦宥言论,博采众议;御疠者,收敛亡者,杜绝疫病;备寇者,屯田安民,练军布武;修德者,导引是非,明辨善恶;尊能者,考绩核能,进首汰尾;监下者,清正廉洁,杜绝请托;散利者,轻徭薄赋,兼济百姓!”

娄发一口气说完,又颇为讽刺的问道:“董司马,你便是得了新政精髓,将其置于太师案上,太师可能行否?即若能行,如遇触犯者,可敢斩否?”

董贵心知肚明,诚实叹道:“果真是尽可告人。便是太师得了这新政之议,怕也是行不得的。”

“这就对了,董司马。”娄发将他的称呼拖长,意味深长道:“其实将军说过,新政还是旧政,关键不在于政令内容如何?而在于有令可依,有令必依,执令必严,违令必究!你可知道,咱们将军为保新政顺利实施,在这半年内,光是核罪查证、处刑斩杀的各级胥吏,就已经超过了百人。若论作奸犯科、罚在农场劳改之人,更是三倍有余。这,便是咱们将军叫众人效死不移的魅力。你说,跟着这样的将军,是不是前途会更加光明一些呢?”

董贵猛然一醒,直盯着娄发,片刻叹喟道:“娄司马好口才好学问,董贵拜伏。”

他是真心实意的佩服。想不到一个水军司马,竟能有这般学问口才,想想西凉军中的那些粗鄙军吏,眼前的娄发倒更像个文雅的儒生。

“呵呵,董司马抬爱了。好口才倒是不假,我自小就觉得自己能言善辩。”娄发大咧咧应下,神色中的得意半真不假。忽而话锋一转,又似嫌弃道:“不过这学问么,也就骗骗外行人。要不是天天被将军的将令逼着,老子才不读经史文章呢。”

虽说后半句表情嫌弃,但董贵听得出实则是一种赞赏。这回住在水师营,他不多不少了解到一些内幕。凤仪军中,伍长以上必识阵图旗令,军侯以上必读孙吴春秋。若是不识字,监军司配有随军夫子,定时教授。开始时他觉得多此一举,本末倒置。但此时听娄发一席话,才发现自己坐井观天了。

他想不透娄发话中的延揽之意是出于个人意愿,还是萧凌在背后授意。但秉持着不让人看轻的心理,他还是装出一副坚定的模样,淡然道:“凤仪将军确实魅力非凡。只可惜董贵虽是粗人,却也知忠臣不事二主的道理。此番南渡拜会将军,只为商谈而非投效。娄司马,切不可误会了。”

“切,迂腐!”没想到娄发不屑的顶了句,而后更加坦诚模样,“董司马,说句实在话,我是瞧你挺忠厚,才对你说这些的。且不说良禽择木而栖这种套话,光是听闻董太师在洛阳和长安的所作所为,你觉得他是一位明主么?你觉得你们太师的好日子还能长久么?”

“这……”董贵刚想辩解,娄发已经告罪道:“董司马不必恼怒,我也不过随口说说,若是有冒犯之处,还请恕罪。”

但他面上毫无得罪之意,反而觉得不够过瘾,又补充道:“其实董司马大可不必深究主家是谁。董太师也好,渭阳君也好,不都是一样的么?”

董贵一愣,娄发又道:“渭阳君也好,小侯爷也好,不还是一样的么?”

董贵又一愣,娄发继续道:“小侯爷也好,凤仪将军也好,难道就有差别?”

董贵隐隐有些明白了。

果真,娄发最后道:“无论是舐犊情深还是鹣鲽情深,亦或是姐弟情深。这最后兜兜转转,其实跟着董太师和跟着咱们将军,又有什么区别呢?至于名分道义,不都在董司马的一念之间么?”

董贵觉得娄发的话很有道理,自己确实需要好好想一想了。只是单纯的做个传话筒,真的有前途么?

想起董卓自从进京后的所作所为,他觉得娄发的话并不虚伪。或许真会被他说中,太师会不得善终。

但他终究是跟了董家十几年,此时虽然心志动摇,想要改换门庭,却还是硬气的回了句,“要董贵替凤仪将军效命不难,但董贵也不能因此背主,做出有损于太师的事来。”

娄发笑了起来,心头终于松了口气,随后保证道:“董司马请放心。咱们将军自然不会让你去做有违忠义之事。更何况对于董太师,咱们将军也并不是他的敌人,不是么?”

“董贵明白了。”此时他反而松了口气,觉得此行的任务,必然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而就在两人话藏深意,堪堪谈妥之时,楼梯上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而后一个亲兵敲开雅室的门,气喘吁吁的向娄发禀报道:“娄司马,将军、将军回来了。”

数年后有人问董贵,“董将军,那凤仪将军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董贵毫不犹豫的回答,“神仙,妖怪。”

可就在旁人以为他打趣调侃时,他又认真的补充道:“你不同她打交道,就永远不会知道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可是对我董贵来说,她既是吃人的妖怪,也是救人的神仙。。。”

董贵第三次见到萧凌的时候,依旧深感震撼。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