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风起武陵
相比蔡勋的无脑应诺,向郎却是皱了皱眉,面有担忧道:“将军,二千七百余人的甄别,并非一时半刻能成。这样一来,岂不是要耽误行程。”
“无妨!”萧凌却是洒然一笑,改了将令,“此去巡视新降乡县,别部人马便不用去了。你二人安心留守孱陵,甄别降卒、维护治安、修葺水寨,静候本将佳音。”
蔡勋、向郎皆是一愕。不及疑问,萧凌又正色道:“虽说朝令夕改,有违治军之道。然而审时度势,亦乃用兵精髓。”
她稍稍停顿,而后成竹在胸,信誓旦旦道:“所谓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今日所见孱陵军心吏意,便是武陵其余诸县写照。我便随扈不足五百,沿途乡县亦无反乱之胆。若不然,甘兴霸也不会当机立断,轻兵奔袭了。”
一番话说完,也不再更多解释,只对身侧两步处的魏延笑道:“文长,此去南行,我和阿父的身家性命,可都交于你了。”
“女公子放心!凌云卫个个敢战,以一当十!”魏延抱拳应诺,眼里满满战意。
望着魏延一副郑重摸样,萧凌不免暗笑道:“只怕这一路,都没有你魏延表现的机会了。”
前有黄忠先锋精锐驰援,后有张著斥候骑兵巡检。这一路去临沅,大致只要动动嘴皮便可。
她终于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传檄而定、望风而降。
“阿父!”她忽然喊了声,翻身上马,意气风发道:“阿父想要看女儿知兵御将,今日怕是没机会了。不过,待稍后收取临沅,阿父可诏令各县四方来见,于临沅南郊赏菊围猎。届时,女儿亲自带队演武练操,定不叫阿父失望!”
父女默契,闻弦而知雅意。
“好!事不宜迟,咱们即刻出发!”萧岱鲜有傲然之色,此时却是显露无疑。他跨马牵缰,豪气道:“待会猎临沅,为父定要好好瞧一瞧女儿的赫赫军威!驾!”
虽说孱陵南下临沅,路途尚有四百里左右。但其实途经的大城,却只有零阳和汉寿两座县城。其余的,都不过是乡亭小镇而已。
正如萧凌预见的那样,一路南行,不过是动动嘴、安安民罢了。
甘宁、黄忠、张著三拨人马,都不约而同、或多或少的在途经这些乡县时,留下了可靠的心腹。
是故萧凌等人每到一处城池,都早早有官绅军民出城相迎。
萧岱如同先前在孱陵时那般,好生安抚了沿途的官吏,依旧让他们担任原职。而零阳、汉寿两县的仓廪库房,亦是存放原地,不取一分。
只不过两县的县尉,却在萧凌一行人继续南下时,被她调到了军中任军侯,暂时随扈同行。而随扈的三百亲卫,也被她各分了一百,驻在两县暂管城防。
“阿父,过了汉寿便是临沅,咱们歇一晚再走。”安抚了汉寿县的一众官吏军民后,萧凌却一反常态,放慢了行程。
萧岱一愣,竟一时没有接话。
其实他知道,萧凌是早该放慢行程的。
因为尚在零阳县的时候,甘宁和黄忠的第一封联合军报便已送达。
临沅大捷,曹寅东逃。
对于此战大捷,父女俩都没有丝毫的惊讶。但对于曹寅东逃,萧凌却坦言了自己的好奇。
“兴霸轻兵奔袭,一路几无所阻。而汉升精锐驰援,也不过迟了数个时辰。曹寅不修武备,不知急变,又如何走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