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暂驻江陵
刘琦完全有理由相信,曹寅那样的人,是做得出那种大逆不道之事的。
曹寅这个名字,他多次听父亲提起过,知道那是一个权欲熏心,长袖善舞之人。早在前任刺史王睿当政期间,曹寅就因为与刺史不能相容,故而设计借孙坚之手,逼杀了王睿。
那时候正值诸侯讨董之初,这曹寅就假传檄文给长沙太守孙坚,说朝廷要他勤王。于是孙坚一路北上,杀官并印,最后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都一并逼杀。
此变不过年初之事,到如今依旧历历在目。
曹寅算计得逞,原想安安稳稳继续做他的武陵太守。只是没有想到,朝廷在王睿死后,又很快派了接任者。而作为接任者的刘表,却又不声不响,在翻掌之间控制了荆州大局。更没有想到,朝廷之后又是一纸诏书,任命萧岱出镇武陵,接替于他。
“阿凌,若是曹寅拒不交接,甚至强行举兵相抗,该当如何?”刘琦担忧而问,丝毫不怀疑曹寅的狼子野心。
要知道刘表拿下荆州治权后,曾多次传书召见曹寅。却都被他以路途遥远难行,荆南贼乱需平为理由拒绝。
刘琦原先以为曹寅是不服自己父亲主政,现在看来却是他不愿放弃权柄,交出武陵治权了。
萧凌面寒如铁,冷冷道:“我不知道。”
她这话并非虚言。实在是如此一份军报,将连日来的好心情打消殆尽。她原以为江陵之乱不过是贝羽主谋,直到看了这份从贝羽府中搜出来的密信之后,才发现事情比她想得更加麻烦。
“武陵一郡之地,曹寅又是狼子野心。即便他疏于武备,手下也总有几千人马。再说,武陵隔江,旦要拒守孱陵港,对于没有水军的我来说,还真是寸步难行。”萧凌叹喟一声,渐渐转为冷静,无奈道:“天已放晴,想必阿父也已经从当阳出发。等阿父到了后,咱们再做合计吧。”
她此时也是心乱如麻,想不出什么好主意。原以为南驻武陵是绝好的谋划,没想到却有些自以为是了。她想着自己骄傲聪明,却偏偏还是小看了古人,心中说不出的郁闷。
刘琦看着她的脸色不见好,忍不住安慰道:“阿凌,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再不济,你同世叔先在江陵安顿。咱们操练水军,整训兵马,届时打过大江,强夺武陵。反正,世叔手里有朝廷的诏书,名正言顺。曹寅拒不交接,是为谋反。”
“话是不错。可如此一来,又要耗费时日,多添牺牲。”萧凌一股脑陷在自己的思绪里,总觉得武陵之谋不够严谨,闷闷不乐。
刘琦却是暖暖一笑,继续宽慰道:“阿凌急着过江,是不愿武陵百姓在曹寅治下受苦,这份心我也是理解的。可是阿凌想过没有,暂驻江陵,也同样可以施仁政,济百姓啊?”
萧凌猛然一醒,直盯着刘琦不眨眼。
“阿凌,江陵城的百姓,也同样是大汉的子民。你我曾一并发誓要匡扶大汉天下,那么江陵武陵,又有什么区别呢?”刘琦丝毫不回避萧凌的眼神,说出了心中的想法,“若是武陵一时半会不能渡,那阿凌便常驻江陵,又有何妨呢?正好,我也有许多事情要请教世叔,也有不少军务要仰仗于你呢。”
刘琦说完这番话,便一直暖暖微笑着。
“是啊,我急于南渡,却是本末倒置了啊。江陵武陵,但凡为我根据,又有何区别呢?”萧凌从死胡同里转出来,默默瞧着刘琦不说话,“先驻江陵,秣兵厉马,待时机一到,收取荆南四郡。”
她柔了眉眼,渐渐收敛了一身冰寒,真心实意谢了句,“子玉,谢谢你!”
“阿凌你客气什么!江陵城有的是地方,容得下你的大军。”刘琦见意中人展了颜,也一并说笑起来。
“嗯,是的。江陵城容得下我的大军。”萧凌恢复了潇洒模样,豪迈道:“走,子玉,咱们去港口看看!”
“港口?”刘琦终究跟不上萧凌的思路。
“看看水寨还能用否?”萧凌已经翻身上马,竟不管刘琦能否跟上,狠狠挥了一下马鞭,“驾!”
刘琦望着顷刻绝尘而去的倩影,自嘲般摇了摇头。而后满眼的暖意,轻轻喃了句,“阿凌,但凡你要的,只要我做的到,便一定替你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