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新岁
京城的世家之间没有秘密。秋宴方过的第二天,朝堂府邸便传遍了“谢n以歌妓之名调笑沈c,沈c不堪其辱愤而唱杜诗反讽”的谣言,好好一场毂园秋宴变为了新科状元和榜眼的修罗场。
这事儿一出,京城的寒门都不禁大怒。有言官连上三道奏疏,弹劾谢n行为无状、横行霸道,仗着世家的身份无所不为。洪武帝看了奏疏后,留中不发,这模棱两可的态度将谢父吓得六神无主,连夜进宫向洪武帝请罪。洪武帝这才笑着宽恕了这位三朝老臣,并意思性地罚了谢n三个月的俸禄和一个月的禁足。谢父回去后也没手软,将谢n打得皮开肉绽后,又逼他上门去给沈c赔罪,这一篇才勉强揭过去。
虽然谢n在毂园秋宴上的行径让大部分人不快,但还是戳中了少数京城纨绔子弟的心坎。没办法,沈c长得太出众了,就算是个男人,也还是让不少人起了对他轻贱的心。
谢n一月的禁足完了后,有不少酒肉朋友都忙着摆宴给他压惊。所有人都以为他挨打又上门给沈c赔罪是迫不得已,席间有不少人为何迎合他,纷纷说着轻贱沈c的话。谁成想,谢n当场便掉了脸。不欢而散了好几次后,众人才明白,这两人是真的化干戈为玉帛了。
到了后来,沈c谢n二人甚至开始一同出去游湖吃酒,似乎已经成了密交好友,真是应了不打不相识的话。
等所有事情平复,天气已经彻底冷了起来。转过了年关,又到了新岁,洪武帝决定在太和殿大宴百官,恭庆新岁。本来此次只有四品以上官员有资格参宴,但洪武帝专门发了话,让新科的状元和榜眼一同入席。
洪武二十四年。正月初一。
沈c自上京赶考就一直住在东交大街的一间寒舍里,中了状元后也没有搬。他本来没雇仆役,但最近逐渐事务繁忙,家里有些打理不过来,终于还是找了位年迈老仆,人虽寡言但却十分勤奋。
初一的一大早,沈c穿戴罢朝服,那老仆为他捧来了收拾好了的大氅。昨夜刚下了一阵雪,外面实在冷峭得很,而沈c唯有这一件大氅可以御寒,还是他上京赶考前家里专门赶制的。但沈c家在南方,家里人又从未北上过,做的这件氅不过多了一个夹层,在京城刚下过雪的天气是挡不了多少寒的。
老仆帮沈c穿上外袍,手摸过大氅的里侧,慢慢地道:“不知皇上在哪赐宴,若是露天,今天大人可要挨冻了。若是能在这里面缝一层毛料,也会好些……”
沈c笑道:“毛料金贵,我哪儿买得起?无妨,宴上必定有酒,喝酒暖身子罢。”
穿戴完毕后他往外走,老仆跟在后面,追着问道:“大人怎么去?还是骑驴子么?昨儿个刚下过雪,西巷口路泥不好走,您得绕道了。”
沈c还没回答,却忽听门外传来一阵由远及近的马蹄和车轱辘声,恰好停在了他的院口。沈c笑道:“无妨,接我的人来了。”
老仆忙推开院门,却见门口泥泞的小路上停了辆高峻的马车,与这朴素的民巷着实格格不入。此时车帘一挑,一着七品官服、披锦绣大氅的英俊青年探出身来,跳下了车,毫不顾忌地上混着污泥的雪水会弄脏他干净的靴底和大氅的鹅绒边。
沈c还未开口,便被谢n一把着住了双手捂在掌心,皱眉问道:“怎么这么凉?”
老仆看得目瞪口呆。他知这位是谢家的小公子,京城最金贵的人,却没想到与自家大人这么熟稔,还如此得――亲昵。
沈c也略有些尴尬,但自两人冰释前嫌后,谢n便对他一直如此亲昵,经常伸手揽他肩膀或抓他手腕。他还想过,或许是因自己是江南人,故而不习惯北方人的热情爽利。
沈c任他将自己拉上了马车,笑着解释道:“我没事。天凉而已。”
谢n一摸他的大氅便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敲了敲车身让马车上路后,他弯腰从座椅下抽出了一个箱子,示意沈c打开,“来看看,我给你准备的。”
沈c依言开箱一看,顿时就是一愣。箱子里躺的是一件崭新的大氅,外用鸦青锦缎做皮,还绣了精致的鹅羽花纹,里面则结结实实地缝了一层雪色狐狸毛。外面买的有些狐裘仅在脖颈处一圈用了狐毛,便已经价值不菲,更何况这种用了一整张狐狸皮还不止的大氅?
谢n看沈c慢慢皱起了眉,便解释道:“家里嫂子给我缝的,多做了一件,便带给你了。这种天气最容易感冒,你快穿上。”
沈c叹了口气,将箱子又盖上了:“这我不能收。”
“为何?”谢n装作不明白他什么意思,又打开了箱子盖道,“这种鬼天气,谁不在外面多套一件?没人看你的,快放心穿上吧。”
沈c温言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如今很多翰林院的同僚们都只是穿了一层夹袄,我自己的大氅还勉强符合身份,但你这件狐狸毛的让我穿来却太僭越了。”
谢n知道沈c说的是实情。当今的洪武帝虽英明神武,却疑心病很重,朝野上下受他影响,文字狱、捕风捉影的事情屡屡不断。若沈c今天真穿了这狐氅去了新岁宴,明天估计就要被言官们参一本。
他虽知道,却还是不快,“啪嗒”一声甩上了箱子盖。
沈c看着他的表情,忍不住失笑。越与谢n交往,他越觉得这位看起来桀骜风流的京城才子,不过是个被家里宠坏了的小公子罢了。二人关系近后,谢n动不动便在他面前耍小脾气不开心,似乎有些喜怒无常。
沈c正想再劝两句,却见谢n又从座位底下掏出了个东西,塞进了他手里,“这东西你总能收了?”
入手暖烫,竟是个汤婆子。
沈c含笑喟叹一声,将它藏入了袍袖之中。
――――
能参与太和殿新岁宴虽听起来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其中辛苦却未有参席百官才能知道。于此寒冬腊月,宴席却设于太和殿的丹陛之上,露天吃饭的滋味实在不甚好受。唯有少数王公贵族,或内阁元老才能列席于殿内。而且为保证参宴百官的礼仪风范,桌上也只摆了瓜果和饽饽,以及温酒可用。
宴席开始后没多久,文武百官们便纷纷缩起了脖子,一个个被冻成了鹌鹑。
宴席皆以两人为桌,沈c和谢n均出自翰林院,品级又相近,恰好被分在了一桌。这穿堂的长风一吹,沈c没忍住打了个哆嗦,立刻引来了谢n的侧目。
“冷吗?”谢n轻声问。
沈c微微摇了摇头,又抿了一口杯中的酒。这酒虽甘醇,但入口偏甜,并不暖身子。他酒量一般,为免殿前失仪,也不敢多喝。
谢n侧目看他被冻得青白的面色,和那微微下垂不住微颤的长睫,忍不住伸出手去探入他的袍袖,握住了他冰凉的手掌。
沈c被他吓了一跳,赶紧想抽回手来,低声斥道:“你做什么?”
谢n体热,纵然在这寒冬腊月之时手心也热乎乎的,沈c的手被他一握顿时浑身便涌起一股暖意。然而哪怕再暖,当着这文武百官在御宴上偷偷拉手还是太过失礼了。沈c有些羞恼,浑身都不自在,两人的朝服袍袖虽然都很宽敞,他却依然怕别人瞧见,用力抽了几下却没抽动,便皱眉瞪向谢n。
“你不是冷吗?”谢n扭头避开他的目光,平静地看向正前。
“但我们这样,成何体统?”沈c压低了声音斥道,“你快放开……”
一语未必,却忽见一名内监朝他们走了过去。沈c吓了一跳,用力一抽夺回了自己的手,谢n也措不及防指甲在沈c手背上留下了一道划痕。幸好那内监并未注意他二人的异常,只是传旨命他二人入殿面圣。
二人皆平复下心绪,一同起身,穿过丹陛后于殿陛前跪倒,先行三跪九叩大礼后,方才进入殿内,于正中再次拜倒。
除殿试和传胪,如沈c一般的六品官是没有机会面见洪武帝的,但先前两次他也与洪武帝隔了很远的距离,所以这算是他真正意义上的首次面圣。
二人依次报过姓名及出身后,半晌寂静,随即听上方先传来了两声虚弱的咳嗽,一道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平身吧。走近前点来。”
洪武帝今年四十三岁,本应正是春秋鼎盛的年纪。但他常年体弱,人也消瘦,富丽的黄袍玉带穿于更衬得他瘦骨伶仃,面色蜡黄。他头戴翼善冠,因前额宽阔故而显得沉稳而睿智,然而双眼下垂颧骨略高,又时常给人一种沉郁阴鸷之感。
此时洪武帝居于御座之上,面带笑意,似乎心情正佳。见沈c和谢n二人走近,瞩目端详片刻后,侧头对一旁的近侍笑道:“唔,之前便知道谢让之是京城有名的美男子,这又从哪儿选来了个这么秀气的状元郎?旁人不知,还以为我朝需相貌俊美方能为官呢。”
那近侍连忙笑道:“皇上不知,他二人本也都是江南和京城有名的才子,人成为‘汀兰琅玉’呢。”
“汀兰琅玉。”洪武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好名字。岸芷汀兰,琳琅金玉,像他们俩。”
说着,他转头看向谢n,冲他笑道:“你个谢三郎,前阵子可没少胡闹,听说还曾于秋宴上欺侮过沈良青?闹得你姑母和年迈老父都来朕跟前求情。朕警告你,沈良青可是朕钦点的状元,容不得你糟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