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帝都。
华灯初上。
眼瞧着就要到饭点儿了,华国首相却依旧在伏案疾书――
天罚日之后,华国环境日益恶化,西南告急,西北告急,华东,华西……
每一天都会有新的区域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影响不大的,当地的政府都会酌情处理,可总有一些棘手的问题,尤其是事关异常能量体侵占大量山林耕田的事宜,最后还是会汇总到华国首相和最高领导人的案头。
批阅完又一份文件,首相放下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
旁边的秘书汪于林忙趁机上前:
“……给您准备好了晚餐,就在外面等着呢,您看是不是……”
按理说首相什么时候吃饭,用不着汪于林做主。可汪于林实在是心疼啊。
这段时间先是南郊突发大规模动植物变异,虽然靠了天衍派的天衍大阵最终把一场大祸消弭于无形。可后续还有诸多烂摊子要收拾,而最迫在眉睫的一件事就是探究大量本来和变异能量体相安无事的动植物,怎么会突然就发生了这样的暴动?
不能解决源头问题,很难说会不会又会有北郊、东郊等等的能量体变异。
为了解决这件事,今天首相特意把五大世家当家人都给召集了过来。
虽然会议最后的结果如何,汪于林不得而知,可看首相的神情,无疑依旧是不容乐观。
等送走五大世家的当家人,已经是下午三点,首相不过草草吃了两片面包,喝了杯牛奶,就又开始了下午的工作……
这样下去,就是铁打的人也受不了啊。
之所以特意点明工作人员已经把晚餐送了过来,也是因为汪于林深知,首相性情宽仁,等闲不愿意旁人受累。
果然,听汪于林这么说,首相放下手中的笔,无奈的揉了揉额角:
“于林啊于林,你这点儿心思……好好好,我这就过去……”
“是。”汪于林顿时开心不已,刚要跟在首相身后离开,首相桌子上的红色座机忽然急剧的响了起来。
汪于林头上青筋直跳,恨不得扑过去把座机线给拔了――
真是的,就不能让首相好好的吃顿饭!
已经走了几步的首相按了按眉心,冲汪于林摆了摆手,上前拿起话筒。
轻轻帮着首相掩上门,汪于林简直快要哭了――
不用问,肯定又是那个地方环境又出问题了。
这晚餐眼瞧着是吃不成了,等首相把所有事情处理好,九成九得变成夜宵了。
垂头丧气的正要离开,紧闭的房门忽然打开,一脸喜意几乎要流溢出来的首相出现在面前:
“好,好,大喜事啊!晚饭我不吃了,我现在要去最高领导人那里,最高领导人电话里说准备了大餐……这样的盛事,当浮三大白……”
今天是什么特殊日子吗?最高领导人要请吃大餐?汪于林就有些摸不着头脑,毕竟据汪于林所知,最高领导人的繁忙程度较之首相有过之而无不及。
“别愣着了,赶紧召集所有工作人员,到会议厅看香蕉台的直播!”
“还有,联合广电总局,新闻总署,向整个华夏发布通告,继曾经的收复银杏林之后,双屿山也要重回我们的手中……还有,现在马上派人,去延请天衍派苏家族长苏正河一起到最高领导人那里,共同见证这样一个伟大的盛事!”
很快,先是华国电视台,然后是帝都各大新闻媒体,先后收到了一个无比震惊又狂喜的消息――
贡米之乡双屿山,继曾经的银杏林之役后,将成为第二个被华国人从异常能量体覆盖的污染环境中收复的又一块净土。
消息传开,帝都所有媒体都要疯了,纷纷猜测,会是哪个世家,领着修道人共襄盛举?
有人猜测是五大世家之首成家,毕竟作为道法世家的执牛耳者,成家可谓深不可测。
也有人猜测是排名第二的萧家。毕竟据可靠消息,前不久的南郊之战,就是萧家族长萧尧领着一众修道人帮帝都挡下了可能到来的恐怖灾难……
可不想这样的猜测刚流传出来不久,又有人说了另外一个消息――
广城苏家的族长苏正河被首相直接派人接走了……
更有人有鼻子有眼的说了另外一件事,说是南郊之战后,萧家族长萧尧曾经说过,南郊之战的最大功臣,不是他,而是天衍派……
只是所有媒体却无疑更倾向于前两种猜测,毕竟,苏家的名声较之成萧两家却无疑差的不少,以区区道法世家第五名的身份,怎么可能完成这样堪称奇迹的盛事?
山城。
正是下班晚高峰,地铁里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
因为运气够好,雷峪峰难得有了个座位。即便因为坐着的缘故,体位太低,觉得空气都更加污浊了,可好歹能歇会儿脚――
这里毕竟是华国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怎么能奢望依旧拥有和故乡峪华市一样的悠闲生活呢?
是的,悠闲。
和山城从早到晚的步履匆匆不同,峪华市一年四季都是慢悠悠的,慢悠悠的春,慢悠悠的秋,因为太慢了,就把过于燥热的夏和寒厉的冬都给隔过去了。
峪华的人也一样,那种慢悠悠的生活节拍,早就刻在了骨子里。
只是,那都是从前了……
“你也是,双屿山那儿的人?”旁边一个声音忽然道。
雷峪峰抬头,却是右侧站着的一个十□□岁的小伙子,看年龄应该比自己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