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铁砂掌 - 文官长奋斗史 - 乌斯娅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文官长奋斗史 >

强行铁砂掌

强行铁砂掌

利尔公爵被送回可可公国后,可可公国就再也没提过派人入驻中部宫殿的事。

公爵一拳把内阁秘书长打得吐血,而他的拳头,原本是要落到女王身上的!

他们的秘书长虽然柔弱了点,但好歹是个成年人,都能被捶成这样。

这一拳捶到女王身上,女王会如何,可想而知。

可可公国派个身负巨力的教育顾问过来,是想刺杀女王吗?

上述说辞,被公文化,放到了外交部送到可可公国的密函上。

这事儿过于离谱,要不是涉事各方,身份比较敏感,甚至能上个搞笑新闻。

可可公国当然不服气,觉得事有蹊跷。

但利尔公爵对别人的内阁秘书长出了手是事实,内阁秘书长吐了血,也是事实。

人家礼顿公国给足台阶下,马上做了新闻管制,只准媒体把事态描述成,两名教育顾问之间不值一提的一次冲突。

可可大使夫妇客场作战,一见到血呼啦擦的秘书长就萎了,巴不得事情赶紧过去,马上同意了新闻管制。

他们是可可公国在礼顿公国的代言人,大使馆都同意让事情盖棺定论了,可可政府也不好要求重新启动调查,查清秘书长吐血,跟利尔公爵那一拳之间,究竟有没有因果关系。

而一旦接受这个新闻管制结果,可可公国就被拿捏住了——你们没有蓄谋刺杀女王?那可可大使馆,为什么同意新闻管制?

“可可公国已经私下承诺,由皇家裁判所做主,剥夺利尔公爵的公爵头衔,并同意不再派遣人员进入中部宫殿。”

内阁会议上,外交大臣汇报完最终处理结果,忍不住问坐在首相旁边主持会议的谢小池:“秘书长,您还有什么诉求,需要外交部代为提出的吗?”

“但凭诸君做主。”谢小池边做记录边回答。

她是内阁会议上唯一的文官,无论正在讨论的事务是否与她有关,她都仅推进议程,不发表意见。

“下一项,是教育大臣的报告,关于长冬郡教育改革的进度。”

听到这项议程,最先做出反应的,不是教育大臣李虚,而是商贸大臣萧蔚璃。

萧蔚璃原本是根正苗红的鹿党议员,之所以跳槽到鹰党,是被萧家跟鹿党联手卖了。

萧家开始走下坡之后,就开始反过来要求萧蔚璃带着她的查乌迈反哺家族。萧蔚璃对萧家固然有感情,无奈查乌迈的业务跟萧氏的业务范畴,交叉太少,查乌迈本身的合作伙伴又相对固定,一时没能帮扶家里太多。

对萧家来说,过去的萧蔚璃作为“礼顿明珠”,身上最大的价值,是联姻价值。

后来她在查乌迈的股份固定下来,她又承载了萧家对于重归长冬郡巅峰的期待。

现在她人嫁给了顾明宸,对家族利益的贡献又没有显著增加,萧家就对她有点不耐烦了。

这个时候,米思亚郡商业联盟的陆家,连同现任议长林亦闻出身的林家,帮萧家牵线,拿到了一大批外贸订单。

该批订单,本来是楚家从可可公国那里薅出来的。东窗事发之后,为了自保,他们又把订单丢给了米思亚郡商业联盟。

楚家给的生意,还不知道里面会有什么隐患。陆家觉得烫手,于是向自家大小姐的顶头上司谢小池问计。

谢小池则建议他们,把这批订单给齐、萧其中一家。

这两家最近正在到处找合作机会,想要恢复夜相内阁时期的顶级门阀地位,他们会不顾一切地抓住这批肥美的订单。

萧家名声比齐家好得多,陆家最后找了林家搭线,把订单转给了萧氏做。

萧氏集团的业务重心开始往海外转移,萧蔚璃的蒂恩选区对萧氏来说,也变得可有可无。鹰党一通过陆家透信,想拉萧蔚璃入伙,萧氏就让鹿党的党组织秘书找萧蔚璃聊天了。

萧蔚璃终于明白,她依附,仰赖了二十多年的萧氏,为了那批海外订单,抛弃了她。

再留下也没意思,她最终选择跳槽鹰党,入了鹰党内阁。

尽管对家族失望透顶,但她始终是“圈内人”,两大公学,是上流圈子特权的第一道防线。应相内阁要动两大公学,她肯定是要表态的。

“商贸大臣有话要说?”应雨甜让李虚稍待,看向萧蔚璃。

“最近,因为教育大臣提议取消划分给两大公学的公共用地,长冬郡各财团对内阁的意见很大,针对鹰党选区的投资都在收缩。为了选区经济着想,商贸部提请教育部,暂缓公学教育改革,等各选区的新议员把选区事务理顺再论。”

萧蔚璃说完,没有立即观察首相的脸色,而是先看秘书长的表情。

入阁以来,她看明白了。

这次大选之后,牛鹿之外,多出来的根本不是什么鹰党,而是谢党。

这事要明着说出来,相当骇人听闻,谢小池恐怕立马就会被冠上“独裁者”的名号。

但也正因如此,看懂局势的人,都不敢把话挑明。

谢小池面上古井无波,埋头做着会议纪要,尽职尽责地扮演着书记官的角色。

这让萧蔚璃回忆起,在梅娜徳公学学生会的时候,谢小池也做过应雨甜的书记官。

那时,她也跟现在一样,毫不起眼地坐在应雨甜身边。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无论是在梅娜徳公学学生会宣传部,还是应相内阁,从来都是谢小池说了算。

谢小池写完最后一笔,问萧蔚璃:“商贸大臣的发言结束了?教育大臣,继续回答首相的问题。”

萧蔚璃心里沉了沉,谢小池没有让李虚回应她的话。

公学教育改革,已成定局。

李虚按照谢小池的态度,直接无视自己的内阁同僚,接着首相的问话往下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