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企业家 - 文官长奋斗史 - 乌斯娅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文官长奋斗史 >

良心企业家

良心企业家

一周后,网络新闻管制处的提案被放到传媒大臣案头。

“这么快?”传媒大臣难以置信地问。

“没错,谢秘书的效率一向很高。”戴秉成笑道,“您看过没有问题,就签字吧,正好下午就有内阁会议,可以马上提交。”

“咳咳,这个……我记得网络新闻管制处的人事调动申请,我没批准吧?他们怎么把议案弄出来的?”

戴秉成一脸感慨。

“阁下,当初我对您安排这两个合作方跟谢秘书共事,进行了激烈的抗议,我要为此向您致歉。您做了一个非常英明的决定,两位合作方都是一心为公的良心企业家,对新部门的工作高度配合,调动了很多员工,主动帮忙起草议案。”

“就是一直依赖外聘人员工作,对传媒部来说不是长久之计,让谢秘书单打独斗下去也不合适。您是时候给她配置一些人手了。”

刚想动笔,对新草案挑刺的传媒大臣笔尖一滞。

“应,应家起草的吗?”

“是的,大臣。”

“啊,哈哈,怪不得水准如此之高。”传媒大臣干笑着在草案上签了字,“我会尽力促成草案通过的。”

内阁对网络新闻管制处上交的草案倒是接受良好。

新草案的内容其实对媒体不太友好,有一条尤其针对礼顿广播电视台:草案规定,所有持证记者,在新闻app上发布的消息和视频,必须实名,且要通过管制处审核通过才能发布。

但他们一听说这是应家自己拟的,应世阳团队又参与了草案拟定,又觉得问题不大。

应世阳的团队,名义上隶属礼顿广播电视台,他在网络新闻管制处,也被视为礼顿广播公司的代表。

他都对这个方案没意见,说明人家电视台心里有数。内阁乐得省去跟文官磨嘴皮子的力气,对草案通过得很爽快。

下午,新的网络新闻管制法案,在下议院通过表决。

“应先生,我们派你去传媒部的新部门,就是不想让新部门的工作推进下去,妨碍新闻自由。你怎么能让这种草案出现在新部门,还让法案通过了。”

副台长不满地找应世阳谈话。

应世阳谋划单飞已经好几年了,他少年上位,掌权应氏将近十年。他的管理能力,电视台的老家伙们拍马都追不上。

这几年,他把运营新闻app的团队管理得跟铁桶一样,电视台完全找不到插手的角度。

电视台把他派去跟进传媒部新部门的工作,也是想把他支开,对他留在电视台的团队施加一些影响力。

事实证明,他们做的是无用功。离了应世阳,团队依然正常运转,也正常地把电视台的影响排除在外。

该团队目前,已经实际上脱离了礼顿广播公司的控制。之所以还没独立出来,是因为还有很多新闻内容,要靠礼顿广播公司的持证记者获得。

但新法案一实施,持证记者在新闻app上的发言权,就被新部门拿捏住了。

“先生,文官管制网络新闻业的决心很大,不是我或者应氏阻止就有用的。”应世阳解释道,“我认为新法案的内容无害,所以才没有阻挠新部门把草案上交。”

“无害?以后只要内阁哪个部门不喜欢,记者们的报导就没法发在新闻app上。这样的新闻平台,不是会沦为内阁的应声虫吗?”

“您别急,我今天是带着解决方案来的。”

“解决方案?”

“持证记者之所以会被新部门拿捏,无非是因为,传媒部就是他们的主管部门。”应世阳循循善诱,“我们发展一些不持证的,编外记者,不就好了?”

“编外记者?”

“是啊,就算未来法案修改,要求编外记者也把内容提交审查,编外记者可以不听啊。他们又没有资格证被捏在传媒部手里,就算不听话,传媒部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传媒部是不能拿他们怎么样。”副台长拍桌,“但传媒部会回来对付我们啊!什么编外记者,说到底,他们不还是电视台的职员,我们难道不用对自己职员的行为负责吗?”

“还有啊,应先生,我们没有应氏这么财大气粗,聘请这些人不要预算的吗?”

“不聘用他们就好了。”应世阳进一步说明,“就按上传的内容跟点击率支付报酬,我们也不圈定特定的记者人选,把账号注册权限开放给全体礼顿公民。我们甚至不需要进行面试筛选,市场会替我们培养出很多优秀的新闻人的。”

“那新闻app,就真的不再需要电视台的帮扶了。”领导冷冷地说,“你这过河拆桥做的,也太过显眼了一点。”

“为了传媒部合作方这个官方身份,我近段时间是不会脱离电视台的。”应世阳笑道,“事实上,我打算把新闻app的管理权限移交到台里。”

副台长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们想尽办法想把新闻app的管理权抢回来,最后无计可施,都快要放弃了。、

现在他们什么都没做,应世阳就说要放权了?

“当然,团队还是归我管。我想,台里要吸纳新的相关人才,也不难吧?”

副台长看了他好一会,想把他的意图琢磨出来。

星云传媒视频app问世以来,应氏就汇集了大量相关开发和维护人员。

应氏上个月正好裁员,电视台想把这些人招进来不难,工资甚至能往低了开——

刚被裁员嘛,还在恐慌期,这个时候电视台的橄榄枝,跟救命稻草差不多,他们会不顾一切抓住机会的。

可是,真的真么巧?

应氏那头裁员,应世阳这头就要把团队带走。

这简直就像是应氏和应世阳团队合起伙来,为电视台量身定制了一套解决方案,让台里同意,应世阳带团队离开一样。

“我用新闻app的管理权限,换一个有替代品的团队班子,我实在想不到,台里能拿什么理由拒绝这么划算的买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