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思考 - 我的八次奇妙人生 - 葡萄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二百二十二章 思考

当李如洗发现自己成为陈爱萍时,她很难受。

陈爱萍负面的情感实在太多了,寂寞、凄清、绝望、悲伤、怅惘……对孩子的失望,对衰老和死亡隐隐的恐惧,对丈夫的怀念……让她有一种被痛苦淹没的感觉。

这种感觉不是瞬间的剧烈痛楚,而是一种沉浸的、腌渍的、绵绵入骨、无法剔除的感觉。

她好像被腌在痛苦的缸里的一棵白菜,那些所有的难过,无所不在的,挥之不去,把她从头浸泡到尾,一直深入她每一寸皮肤,血肉和骨髓。

生活在这样的负面情绪里,李如洗觉得,陈爱萍可能很快就会生病了。

她想起自己曾经梦到过的那个跳楼的少年,这个梦给她的感觉有些类似。

苦痛和困难来源于内心深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梦面临的困境比那个少年的梦要理性、好梳理,但从另一意义来说,其实这个梦比那个梦还要难解决。

青春期的痛苦是混乱的,莫名的,难以名状难以言说的……要找到一个核心,让他认识到生的美好和价值,其实并不容易,但是年轻人又是懵懂而冲动的,血是热的,生来就带着生命的力量,要找几个方面刺激这种热血,令其留恋生,却也不是做不到。

少年是易于改变的,乐于接受和学习的。

但五十六岁的陈爱萍早就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习惯和生活方式,她是很难改变的。

一个受过教育的五六十岁的人,是很不好糊弄的。

……

李如洗仔仔细细地观摩了陈爱萍的心灵困境。

对于衰老和死亡的恐惧,没有人能解决。

人皆好生而恶死,可惜,随便是谁,终究也难逃一死。

如果没有这种对死亡的恐惧,又哪来这个地球上的诸多宗教呢?

李如洗总不能让陈爱萍去信佛吧?

所以这个问题,她解决不了。

陈爱萍怀恋自己死去的丈夫,这种悲伤同样来自于死亡,别离,正是所谓的“爱别离”之苦……这,她当然同样无法解决。

好在,这两样虽然是她痛苦的底色,但却不是核心问题。

在李如洗看来,这位陈阿姨最大的两个具体的痛苦:一个是孤独寂寞,百无聊赖;一个是和女儿的关系问题。

第一个,其实好解决。

陈爱萍年龄还不大,还不到六十岁,可以说,身体还是挺强健的时候,精力也挺充沛,这种状态,再延续十年,十几年,在七十岁之前都还不成问题。

那么,完全可以再去私立学校或者培训学校工作个十年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