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梁祝之拯救马文才(会员加更)
王神爱松开了马文才的手,用眼神鼓舞着他,
接受到心上人眼神的小马同学,如实说出了自己的志向!
马文才:"学生想要开疆辟土,征战沙场,扬名天下,"
陶渊明:"嗯,"
陶渊明点了点头,沉声道,
陶渊明:"沙场杀伐,首重战略,"
陶渊明:"你有何妙法可出奇制胜啊?"
马文才:"昔日苻坚,以投鞭断流之势,渡江南侵,"
马文才:"谢玄将军淝水一战,虽然以寡击众,以少胜多,却也赢的惊险,学生以为有更好的办法,可以制胜,"
陶渊明:"哦?你有何想法?"
陶渊明:"愿闻其详!"
谈起用兵打仗之事,马文才侃侃而谈,端的是意气风发,口若悬河!
马文才:"北方军伍长于弓马骑射,"
马文才:"南方之师应借地利之便,在水站策略上下功夫,"
马文才:"假如由我掌印抗敌,我要在江岸设下大量的拍船拍车,"
马文才:"趁敌军渡江而来,进退两难之际,以拍车拍船用巨石攻击,"
马文才:"敌方自然尸沉江底,溃不成军,"
陶渊明:"这方法够好,"
陶渊明:"但也够狠呐!"
陶渊明看着马文才,本欲提点一二,可没来得及开口,就被梁山伯给打断了!
梁山伯:"这千万使不得啊!文才兄,"
马文才:"为何使不得?"
马文才转过身,看向梁山伯,
梁山伯:"文才兄计谋甚妙,但是大量的船只和巨石沉入江底,势必抬高河床,淤塞河道,有决堤之患呐,"
梁山伯:"如果为了一时的胜利,而不顾黎民百姓的生死,导致江水溃决,那可比战争死的人更多,这样的赢又有何益?"
梁山伯从黎民百姓的立场出发,认为马文才的战略不可取,
可马文才却觉得梁山伯分不清轻重缓急!
马文才:"国破山河还在,但是一旦敌军踏破城门,你口中的黎民百姓,十有八九难逃一死,"
马文才:"即便是逃了,也会流离失所,深受战火纷争之苦,"
马文才:"你问我这样的赢有何意义,那我可以告诉你,战场凶焉,容不得妇人之仁!"
马文才:"只有击退敌军,才能守住背后的千万户人家!"
马文才:"一旦国破,那将会血流成河,百姓死了,你拿什么来成全你的仁义良善?"
梁山伯:"可是你这样做,苦的不还是天下百姓吗?"
梁山伯:"就不能止战休养生息,穷兵黩武只会让天下苍生论为刍狗啊!"
王神爱(王一诺):"那你的意思是,当敌军来袭,为了避免流血成河,我们就应该主动投降,将一座座城池拱手相让吗?"
马文才真的不善言辯,尤其是当着父亲的面,
他必须事事都做到最好,若是今日辩不过梁山伯,那就是丢人,
好面子的马太守,怎么能接受自己的儿子输给别人呢?
所以王神爱在注意到马太守难看的脸色后,果断站了起来,
王神爱(王一诺):"谁都不想要战争,可是人性贪婪,有人想要抢夺你的家园,践踏你的子民,你只能拿起武器,击退敌人,"
王神爱(王一诺):"休战不是长久之计,而战争所带来的更多是损失和伤害,只有我们强大起来,敌人才不敢来犯,"
王神爱(王一诺):"文才只是希望能够保家卫国,山伯兄你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同样都是为国为民为江山社稷,没有谁对谁错,"
王神爱(王一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王神爱(王一诺):"朝廷离不开山伯兄这样的文官,也少不了文才这样的武将,"
王神爱(王一诺):"不过通常文官都很难理解武将的杀伐果决,就像山伯兄你觉得文才的策略不可取一样,你觉得他不顾黎民百姓,可他披上盔甲奋勇杀敌的初衷,就是为了保家卫国,"
王神爱(王一诺):"需知,只有国泰,才能民安,"
作者有话说:"霸气护夫,小马在一旁偷笑!嘤嘤嘤~夫人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