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乡试
他说的,叫胡夫人泪流满面,一想到这些境况,心都要碎了。偏她娘家也不顶事,她是家中无用的人,在娘家说不上话,娘家也不可能在意她的女儿,护她一护了。
她哭道:“……我听老爷的安排便是,只是人一定要挑好了。”
“嗯。”胡奎笑道:“不拘家世,一定要仁善人家……”能容得下人的才行!
胡夫人心乱如麻,道:“……若是普通人家,只二三十亩地的人家还好了,招个女婿家来,反倒不会太招人惦记。就是咱家这才坑……”
声音渐渐弱了,胡夫人一路也累极了,收拾一番,就进屋睡下了,睡的极沉。
胡奎这才到了女儿屋里,见她正在拆看邓智林给的见面礼,本想伸手摸摸她的头顶,又停住了手,想到她现在十几岁的大姑娘了,不是小时候几岁的时候了,心里是既心酸又欣慰,笑道:“不累么?!早点歇着吧。”
“爹,你看这个!”胡玉莲将盒子的东西捧在手心里递给他看。
胡奎吃了一惊,道:“这是何物?!”
“关叔给的,我以为是琉璃,水晶,或是玉?!但是并不像……”胡玉莲道:“可能也是脆的,透明,晶莹剔透的,更神奇的是里面是中空的,不知道这是什么沙,还是七彩的,好美啊……这怎么做到的,这沙是怎么装进去的呢,倒也倒不出来,奇怪!我遍看了,没有出口。”
胡奎也怕摔碎了,就没接,只在胡玉莲手上看了看,道:“你收着,你去去就来。”
说罢匆匆的要出门,又道:“先歇着吧,这两天将就一下,很快就有小丫头服侍了……”
胡玉莲将东西放好,走到门边看着爹匆匆的出去了。
“是玻璃……”邓智林老神神在在的,笑道:“给孩子烧个东西玩玩,这么大惊小怪的……”
“这东西只有西域有,问题是你这个,比那些个西域来的工艺强多了,是怎么做出来的!?”胡奎急道。
“就是有事没事就烧个玩玩,慢慢的量化了一些温度和环境,提纯,就很少有爆的了,”邓智林一脸轻描淡写,他好歹是理科生,就算一开始烧的乱七八糟,都偷摸着弄这么久了,烧个海星出来,那还不简单?!
随便?!玩玩?!
胡奎吸了一口气,行叭!你说啥就是啥。只是脸上就是一脸便秘样!
邓智林嘿嘿笑,道:“……我跟你讲,将来小涵要做官,就往西北去,弄个这个厂出来,神不知鬼不觉,谁知道?!就赚那些个脑子不好的人的钱!对内那些有钱没处烧的贵族,说是西域来的,包管捧着大银子来买。对外也销,只说是中原上朝产的高端东西,我跟你讲,头两年能赚爆了都……”
“……”胡奎嘴角一抽,为这就赚钱?!
“有钱就好了,商人呢有生意做就得去倒货,是吧,倒了货,不就能收税,对吧?!这水不就活起来了吗?!因此衙门有钱了,商人也有钱了,商人来来去去的,当地人是不是也受益,随便弄个客栈食肆茶馆的不都是钱,再卖点农产品,手工艺品,忽悠点弄点钱,还不容易,当地经济就起来了……起来好啊,起来了就有钱修路,修城墙,整军备,加强马队巡逻,安全就有了保障……然后要不到十年就可以开动互市了……”
本来是好事吧,但是怎么到他嘴里一说,就显得这么不正经呢!
不过,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西北缺水啊,有了税就能凿井,有了井,百姓就能生活的更好,能改善生活条件,有生意做,人都往那涌,那边就能发展起来,兵力也会往上升一升,那里就会变得很强……”邓智林说的美滋滋的,道:“……你说是不是大有作为,岂不比在京里天天勾心斗角的快活?!有了钱还能造林,弄个绿洲啥的,把各城镇都建设起来,那个美啊……”
“要是朝廷把你封在东边沿海呢,那里都是小渔村,你怎么发展?!卖鱼去!?”胡奎道。
“那就更好了,我赚钱,造船,弄□□,造指南针……”邓智林道:“我派船队到海外做生意去……”
“……你还想发动战争怎么的?!”胡奎真的无语极了。
“怎么不能,朝廷又没规定不能在外打,只要不在中原打,没得事情,”邓智林道:“海外的事情,他哪有心思管,那些个内务就有的他烦的了。这种小事,上面的人不操心。”
“你可真是个老流子啊,”胡奎呵呵笑,道:“在西北,你打试试?!”
“嘿嘿,”邓智林道:“……那不一样,在西北我还是很乖的……毕竟在西北,朝廷能打得着我,在海上就不一样了,朝廷真这样,我就坐船跑,等他军队回去了,我再回来……灵活性强,你说的也是,在东边,更自由点……”
嘿,还越说越来劲了!
省得你将来玩大了,等要走门路的时候,就老实的呆在西北吧得了,做点建设,多凿点井,改善民生,都比在海上造孽强!
邓智林还真说来劲了,道:“……你不知道的吧,我跟你讲,天圆地方,那种就是扯淡!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
“来来来,我给你划个地球仪……”邓智林拉着他唠磕不叫他走。
“……”还真没完没了了!
胡夫人和胡玉莲天天跟着胡奎早来晚归,一天三顿都在关家,在关家舒坦啊,舒坦的跟啥似的,有冰,有好吃好喝,人也轻松,没心眼,好相处。渐渐的母女二人也适应了,就喜欢猫在这儿。
相反胡奎一晚上回家就浑身不自在,家里热啊,又不能用冰,那翻来覆去的就是睡不着,死摇着扇子那个费劲……
也幸好是胡夫人脾气好,若不然早开骂了,样样都是人家家里的好,你干脆别回来了!
反正三九天撑过去就好了。
关开涵的功课日益紧张起来,要为秋里的乡试做准备!
而胡氏母女与关开兰相处的也越来越好。很是亲近。关开兰很依赖她们,胡夫人总是像慈母,而胡玉莲则又亲近又善良,特别好相处。
水大娘准备秋被的时候,笑道:“……原先胡夫人和胡姑娘刚来的时候,我还怕不好相处,万料不到,胡先生家的教养是最好不过的,这下可以放心了。这二位是真心的与娘子投缘。”
“她们那样的教养,能不嫌弃我粗笨,我就很高兴了,”关开兰道:“一开始我也心里没底,怕两方家世不同,差距太多,现在才晓得,这世间的情份,也不能一概以门第决断。倒是我以前以为的太粗浅了。这世上,有很多豁达的人的。”
水大娘笑道:“这般好相处,将来更好相处。”
水大娘心里有数,胡玉莲这般的,是再没的挑的,论相貌,出身,教养,等等,目前也只是关家高攀,但是以后只要中了,就能配得上了。
这样好处,以后关开兰的日子才好过,不至于因为家里多个人,自个儿倒像外人了。
胡玉莲那性格也是个能容人的。
真是再匹配不过的姻缘。
不过关开兰想不到这一件事上去,秋风凉了,乡试渐近了,关开兰急着要准备给关开涵应考的东西。
秋里最易变天,便是去考试也是需要带被子的,她就在缝制这个。还叫水大娘到外面打听了,应考要准备的东西,事无巨细的,全部打听明白才行呢……
她紧张,小凡与赵玉和也紧张,然后就怕漏了什么没准备啊,所以到处打听,什么驱蚊虫的药包也准备点,到时候能不能带得进去再两说,什么乱七八糟的想了一堆,也准备了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