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团圆
茶肆外,黄昏已至。
晚霞长长拖于天际,金色光芒温暖一片。
然儿凭栏站着,回头望向闻月时,周身霞光遍布。
他朝闻月笑笑,说:“今世得以同母亲重遇,亦是拖了父亲的福。父亲前车之鉴在此,在他去世后一载,我因期冀与父母团圆,便也寻了翠微寺高僧,希望能与父母再见上一面。可高僧说,您与父亲皆已过世,根本无法再团圆,唯独的方法,便是借旁人之身,再与您二人相逢。”
闻月站起身,走到他跟前:“所以你才来到了这里?”
“嗯。”然儿点头,“附身穿越,只有七日之期。”
“仅有七日?!”
“正是。”
他把着手指算道,“您入奉贤山庄那日,便是第一日。而今似乎……只剩三日了。”
“那可有再次重来的机会?”闻月一把抓紧他衣袖。
“没有。”然儿无奈摇头,“附身伤魂,一生仅能一次。”
“无碍,你我今后定能相逢的。”
“自然。”他笑笑,“不过是要换种方式了。”
“嗯!”
闻月拥住少年模样的然儿,轻轻拍着他的肩,是宽慰他,也是宽慰自己。
得以知晓他安然长大,成一翩翩少年郎,已叫闻月宽心。而今得以与他重遇,亦已是完成了闻月的夙愿。只是,人到底是贪心的,得了一次团圆,便还想要今后的再次,更多次。
闻月亦是一样。
她是死过一世的人了,因而,比任何人都要珍惜团圆的机会。
从前,谢翊同她说起前世误会时,她虽听进去了,却仅是将信将疑。毕竟前世之事,根本无凭无据,他便是空口造谣,她亦无法知晓。可直到此刻,然儿自前世而来,她方才知道,那一切的一切,当真是那个男人,隐忍又无奈的爱意。
闻月心中懊悔得不成样子。
若她能早些信任他,早些知晓真相,那就好了。两人也不至于蹉跎如此之久,叫那些本该团圆的日子,全都变成了疏离的煎熬。
她恍惚想起,今世重逢那时,他哑着嗓子的那句“活着,真好”。
他该是经历了多少无奈、隐忍,方才将这句话说出了口。
他同她都是死过一回的人,知晓活着的快乐,亦该知晓痛失深爱之人的悲哀。
他们再度重逢的那刻,谢翊又是怀着何种心情,将那句话脱出口。
将将想到,曾经那些他发自内心的承诺,却全都被她嗤之以鼻、冷嘲热讽地推却时,他的心中该是如何难过?
闻月难以揣摩他那时心思,只是心口那种细微麻木的疼痛,叫她难以呼吸。
原来他曾说过的一切,都是真的。
闻月强压住胸中汹涌情绪,与然儿在茶肆二楼平台前,凭栏远眺。
她咬牙,问出心中那个一直好奇的问题,“你父亲,他是因何而死的?”
然儿侧过脸,望向天边夕阳,霞光描摹出了他的轮廓。此刻,他沉思时微眯眼的小动作,与谢翊如出一辙:“母亲死后不久,父亲便揭了七皇子的老底,将他彻底推翻。等我长大后,方才从义母口中知晓,当年是太子一脉知晓了父亲保护你我的真心,假意告知于七皇子,使了借刀杀人之计。先前父亲一怒之下,已将七皇子一派颠覆,叫政权失衡,让太子坐收渔翁之利。父亲原只是为制衡七皇子与太子,方才假意扶持八皇子,可七皇子死后,父亲不愿看噬杀之人上位,亦不愿叫杀母亲之人快活,便推翻了辰南王府世代中庸的惯例,强行扶持那孱弱幼小的八皇子,欲将他推上皇位。”
然儿的拳捏得死紧,指节泛白:“只可惜,父亲赌错了人。”
“你的意思是七皇子背叛了谢翊?”闻月追问。
然儿点头,回应道:“八皇子同他母亲一般,皆是贪生怕死之人。虽得父亲扶持,一路为万人敬仰,可骨子里却仍旧是溃烂不堪。那日,晔帝薨逝,太子即将登基。父亲见情势不妙,深夜发兵,准备直捣黄龙,逼妖后及太子退位,让八皇子称帝。然而,就在那宝座近在咫尺,父亲即将攻入紫禁城之时,却自外被重兵包围。”
“是八皇子胆小怯懦,将起兵之事告知了太子一派?”
“母亲猜得没错。”
提及那日之事,仍叫然儿恨从中来。
闭上眼,忆起父亲死前惨状,他瘦弱的肩止不住地在颤:“那日,天将泛白,我与义父得知父亲遭八皇子背叛兵败的消息,连忙派下属私下支援,准备在翠微寺集合,将父亲送出南施国。下属拼死将父亲带至翠微寺,可父亲却因担心牵连于我和义父,不愿与我二人离开,只说他要去个重要的地方。”
“他疯了不成?!”闻月知谢翊顽固个性,急得直跺脚,“生命攸关,他明明有机会逃得,怎还有闲心思去旁的地方!”
然儿顿了顿,沉声道:“我后来才知道,父亲是一心求死的。”
得闻此言,闻月怔在那儿,惊得说不出话来。
然儿侧过身,深深望进闻月杏眸之中,上扬的眼梢,带着笑意:“母亲猜猜,父亲临死前去了哪儿?”
闻月沉默着,没回应。
方才然儿提及翠微寺,她心中已基本有了答案。
只是此刻,口中艰难酸涩,根本叫她无法开口。
到底是母子连心,然儿看出了她的悲戚,代替她回答――
“父亲去了翠微寺,那个存放母亲您尸身的山洞。”
然儿执起闻月的手,悄然握在手心,仔细端详着。
闻月并不知晓,在她死后的十余年里。那个偏执的男人,笃信保住尸身便能让她回魂,不知寻了多少方法,让她尸身不腐。
最后,在翠微寺后山的一处山洞中,他寻到了叫她尸身不腐的答案,长久将她安置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