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 80小龙女她三岁半 - 筱习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三十六章

三个乡巴佬进城不仅带了棉被,还带了两面铜锣。

下午时分,三人一路问过去,终于找到了西林巷子。他们对这个巷子其实有点点失望,都是破旧的木房子,还没有他们在老家的土坯房子来得舒适,而且租还得花钱。

遇到有贴招租的人家问了一下价钱,说是一间每月5块钱,在他们看来就是个杂物间,床都摆不下两张,不过要是有木板拼在一起,三人将就着睡,这样算下来也还不错,比住招待所省钱多了。

他们又连续看到好几家招租,敲门并没有人应声,只在门上留下了电话号码。敖富贵拿出随身携带的钢笔,把这些号码一一记下,找了个电话亭打电话问了一遍,初步筛选之下剩下两家,约好了傍晚见面。

一条巷子走到尾才知道,这里住的绝大部分都是像他们一样从农村人来讨生活的人,听说有两户是木匠,还有一户泥水师傅。看来他们是找对地方了,而郑哥很有可能就住这儿。

敖荣华和陈银亮别提有多羡慕这些城里人了,你说一间闲置的破房子一个月都能收5块钱,这要是房子多了,每月躺着收租,不用干活都成了。

这样一件事让他们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在城里盖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三分之一自己住,三分之二收租用,躺着赚钱。

带着这样的梦想,他们离开了西林巷子,在城里漫无目的地走着,走到住宅密集的地方,敖富贵拿出他们的铜锣来,开始边敲锣边吆喝。

“打家具咯打家具咯,又便宜又好的家具,谁家要打家具的,打家具咯……”

聪明的陈银亮也马上跟上:“粉刷墙咯,又白又亮的墙面,便宜又好看咯……”

到敖荣华时他们卡顿了一下,主要是敖荣华不知道该吆喝什么,他算不上泥水师傅更不是木匠,商量了一番后敖荣华决定当那个敲铜锣的人,这也算是一份力。

下午绕了大半个城市,没一个人回应他们,他们倒也没泄气,敖富贵觉得上回纯属运气好才遇到马书记夫妇,这回没找到活儿实属正常。再说了,晚上还得去西林巷子,兴许碰见郑哥,事情说不定会有转机。他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没有拿郑哥的钱是十分正确的决定,现如今去找他,让他指点一下也不会显得冒失。

他们在和房东约好的时间,又回到了西林巷子,这一回他们还尝试了一下公交车,比中巴还舒服,又快,除了花钱以外,没什么缺点。

他们打算将来有活儿干了,就坐公交车出门,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

在西林巷口等了一会儿,太阳落山时,终于等来了第一个房东。

房间挺大个,朝南,还铺了水泥地板,门口还有自来水,房东说话又温和有礼,除了租金要6块钱一个月以外,没什么不满意的。比起前头5块钱一间还没有水泥地板的房子,值多了。

他们怕过了这个村就么这个店,当即决定租下来,付了一个月的租金。房东看他们为人爽快,攀谈起来,问他们是哪里人,干什么等等。

敖富贵虽然明白不是认识个人就会有活儿可干,但他深知人脉的重要性,至少人家知道你是干这行的,以后他的朋友或者亲戚需要木工、泥水工时,没准就会找到你来。这事情急不得,得靠积累,慢慢来。

但房东是个好人,他告诉敖富贵曲林哪里在搞城市建设,可能需要泥水工人和木工,让他们去碰碰运气。

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莫大的帮助了,送走房东,他们三个大男人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着。

三个大男人也没打算买什么床铺,准备洗洗地板,买三张便宜的草席,席地而睡,省钱不说,还干净。往后就脱鞋进门。至于饭菜,像别的租户一样在门口搭个小炉子,再加上一张桌子,怎么简单怎么来。

明天一早就去房东说的城南看看,找不着师傅的活儿,三个人先从泥水小工干起他们也愿意,至少能有收入。

房子已经租好,本来没想要见第二个房东,但人家来都来了,还是见一见为好,免得让人空跑一趟,反正看房子又不花钱,兴许攀谈一番,还能涨见识。

事实证明,他们的决定是正确的,第二间房子明显没有第一间好,可敖富贵在第二个房东口里套出了一个重要的情报:郑哥是他的房客。

“诺,第二间房,也是个木匠,临水的,手艺不错,你们要是租了这房子,还能切磋切磋手艺,对你们有好处的。”

你瞧,临水的木匠,八九不离十了。

三人高高兴兴地乘着公交车回了招待所,简单吃过饭后,敖家兄弟洗了个澡,拎着早前准备的东西上马家去了。

说实话,敖富贵至今也没搞清楚这个马书记到底是什么官职,不过这也和他没什么关系,诚心诚意地感激人家的恩情就对了。

兄弟二人是走路过去的,这样可以避开马家的饭点。

到达他家时,马书记老两口正在小院里纳凉,马大妈见他们哥俩拎着半蛇皮袋子的东西,眉眼笑开了花,主要是觉得敖富贵懂事。

马书记言辞拒绝:“这份心意我领了,东西我无论如何不能收。”

“富贵,你可不能陷我们家老马于不义。”马大妈道。

敖富贵急了,解开蛇皮袋子,拿出红菇和笋干来,“大妈,您哪的话,真不是值钱东西,这笋干和香菇是自己家产的,红菇也是我们兄弟二人上山采的,您应该也知道,前一段正是出红菇的时候,所以赶巧采了一些才给你们送来的。要我花钱买,可真是没有钱。再说了,谁家还不走个亲戚了,大妈,您说对吧?”

敖富贵话赶话又觉得非常不妥,赶忙改口道,“我就是打个比方,打个比方,没有那什么……”

高攀的意思。

“明白明白。”马书记看他急得汗都出来了替他解围道,又对一旁的爱人道:“你去泡点茶,我跟富贵俩兄弟好好聊聊。”

马大妈见敖富贵一副憨憨的样子又笑了,“行,你们进屋坐吧,我把电风扇开起来,外边蚊子多。我切西瓜给你们吃,今天送来的西瓜特沙。”

马书记领着两兄弟进屋,没见过世面的敖荣华略有些紧张,主要是小洋楼的精致带给了他拘束感。

马书记询问了敖全福案子的进展,又问了问乡下的收成和家里的情况,敖富贵都一一作答,还告诉他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家里起了两座红砖小灶屋,一切都很好。马书记对此不住地点头,一脸满意和欣慰。

了解敖家就等于在了解马书记所接触不到的农民阶层,敖富贵兄弟和郑大军的进城代表了一部分农民的意愿,他们已经觉悟过来,要进城讨生活赚钱,而城市建设和国家的发展正需要他们。

“那下一步,你们两兄弟有什么打算?”马书记问道。

“我们听说城南在搞建设,明天上那找活儿去。”

敖富贵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马书记满意地点着头道,“对,只要肯吃苦,哪都有活儿干。”

谈话间,马大妈就端着一盘子西瓜出来,一块块切得规规整整,敖荣华心里不禁感叹,城里人就是讲究,连西瓜都切得这么漂亮。

“来,来,吃西瓜。”马书记夫妇招呼着,马大妈怕他们拘谨,还特意递到他们手上。

超甜的西瓜,敖富贵两兄弟吃得也格外小心,连西瓜籽都吐在手上,搁在烟灰缸里。

吃完西瓜,马大妈想起什么似的,对敖富贵道:“富贵呐,我哥儿媳妇生了,没人伺候月子,你们老家有人愿意干这个的吗?”

“有啊,当然有的。”敖富贵想也没想就道。

“那能帮忙找个不?”

“这个自然的,就看你们想找什么样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