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客串
第32章客串
今日,天晴。
粼粼似碎金泼洒的小河面上,来了一艘画舫船。
那画舫样式典雅,结构精致,不似安阳镇寻常画舫般,只竖起零星几根木檐,或摆上几方木桌小椅,用于游览赏湖。
它建造得华丽,飞檐翘角,其上悬风铃、彩带;雕花木镂,其上刻花鸟、山水。它是画舫,却更像一艘能安家的屋子。
安阳镇的人似乎都没有见过这样的画舫,岸边的摊贩纷纷探出脑袋,码头扛过的工人也发了愣,想要偷偷窥一窥这样一艘精美的画舫船,其上到底住着怎样非比寻常的达官贵人。
画舫虽大,但静静驶过,只留下淡淡水波纹,最终在河沿边停下。
半晌过后,一位身着苍蓝,佩戴抹额,竖着高马尾的男子从画舫船头走出。他手执麻绳,麻绳的一端悬于船头,寻了一棵岸边粗壮的绿柳,只是一抛,便将那麻绳绕于绿柳身上多圈,固定住画舫。
紧接着,其后是一位着绯红的女子,戴一只金步摇;一位着杏黄的女子,挎一只竹箱;一位着珠白的男子,背一把竖琴......
最后,珠帘晃动,是一位着玄青的女子,簪一根玉兰簪。
待人全部走出,众人瞧着几位虽姿容俊秀,各有特色,但并不似珠光宝气的达官贵人那般,便各自猜想,许是桃源县哪家公子小姐们踏青游玩。
安阳镇依山傍水,往年不论是从桃源县,还是隔壁的青云县,都会来不少人。众人瞧着画舫新鲜,但也只是看了片刻,各自忙活去了。
“舟舟,我老远就闻到了,好香。”
季长川固定好画舫,便快步走到姜行舟身边,擡起胳膊为她遮盖那一点而太阳,“外面日头大,要不你还是不出来的好,我去给你买。”
姜行舟擡头望了望头顶那一点儿春光,今日尚早,并不炎热,“是你不想晒吧,我与阿芙他们去买便是。”
“你们去,我就不去了。”
背琴男子将竖琴从身上放了下来,露出里头用桐木制成的琴身,他拿出一块方巾,小心地擦拭着那根本看不出一点儿灰尘的琴身。
“所以说你将竖琴背出来,只是为了放在船头?”
“前阵子下雨,带空昭见见太阳。”
“无聊。”
他并不理会季长川,反而更加细心地擦拭起琴身,如一块珍宝。
其他四人从画舫上跳了下来,去寻那老远就闻到香味的小食摊。
虽尚早,但香味来源的小食摊前,人可不少。
自温拂晓将他的同窗带到这边采风以后,这儿的食客似乎开始更多。甚至有学子将她的朝食大肆描绘了一番,还作上打油诗几首。
现下,不仅西边的食客多,这东边的,陆陆续续的也来上不少人。
吴怀夕可是忙得晕头转向。
待孙大人走后,她就要将给他做昼食的这部分时间空出来,好好思虑着做夜市,也可顺带招一两名人手。
“可不巧了舟舟,这哪还有位置?”
那小食摊上,无论男女老少,统统拼着桌,就连一条板凳都挪不出来。
“没位置,说明这小娘子卖的朝食好吃。”
姜行舟挤到排队的人群中,见这朝食摊子上种类还真不少,生煎包是多见的,可那唤作“煎饼果子”的玩意儿,倒是并未见过。
既然食客众多,且人人面前三三两两的摆着不同的朝食,她便想着每样都买一份,全都尝尝味道才好。
那唤作阿芙的红衣女子则是晃了晃手指的红色油纸伞,慵懒地打了一个哈欠后,想转身回画舫,“行舟,我回去了,这要是等那么久,该晒黑了。”
她生得极白,透过光晕,肤若凝脂。
“好,一会我给你带回来。”
“那行舟你也给我带,听说这儿山里的草药种类多,我倒是想瞧瞧看。这日日在外打拼,你与季长川动不动就挂点彩,我要多制些药才好。”
那背着竹箱的女子只是随意与姜行舟打了个招呼,一下子钻进人群,跑没了影子。
“我怎么会让舟舟挂彩!”
季长川有些张牙舞爪,想与她争辩一番,可人家并不给他任何机会。
“这些吃得完吗?”
吴怀夕望着眼前这眉目流转的青衣女子,要将她所有的东西都打包个遍,小声提醒,“生煎包与煎饼果子,冷了会少些风味。”
“吃得完,我们人多,小娘子只管做了便是。”
姜行舟将那油纸包的朝t食要了好几样,可豆花与皮蛋瘦肉粥却只能用碗去装,她想了想,开口问道,“我们途径这安阳县,现下正宿在那画舫上。你这粥与豆花,闻着诱人,想必我妹妹定是喜欢。我可否将碗一块儿端去,待吃完,便给你洗净送来。”
“自是可以。”
吴怀夕笑着点头,给她打了豆花与皮蛋瘦肉粥,随后转着忙碌着招呼别人去了。
“长川,拿。”
“好嘞,舟舟。”
明轩倚靠在树身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叹了一口气。今日的他,也是轮不到位置。
“仲玉不在,好无聊啊。”
随后,他将煎饼果子嚼进嘴里,吃得却实在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