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丝绸之路(二十五) - 我与长生 - 五十九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我与长生 >

第188章 丝绸之路(二十五)

老六皱眉头,“怎么那么多比丘。”

除了羲和,大多不是皱眉便是面无表情。

秦人侍卫更是干脆,觉得轮不到他们说话,干脆自顾自的继续干活。

这要是耽误了时间,他们真的要在这里过一晚,帮这些来不及埋下的尸骨看守维系他们最后的尊严。

总而言之,他们没空。

当然,还有一个主要原因,佛教在他们听来就是狗屁不通。

他们一路上走走停停几次遇见佛教传道,因为当初羲和乐此不彼的横叉几手搞了破坏。仆人们只听了道却不知佛,于是特意陪着秦人等闻听了些。因为传道要让世人都懂,所以言语上多有直白通俗的。

秦人仆人们听了一些,皱着眉头回来就摇头。

狗屁不通这四个字,中常侍也十分赞同。

人人都在努力生存,谁还闲着没事皈依佛门?没吃没穿的时候,佛祖会变法给他?

普度众生,笑死人了。

人之发肤受之父母,还要顶着个大光头出门,到处讲道化缘。还不如农家人脚踏实地,辛勤耕耘喂饱自己实在。

更重要的是,众生皆苦?

这件事情还用废话多说?百姓穷苦,士族争斗,皇家为权。

普天之下就没有天生就十全十美,万事不缺的人。

仆人们很不懂,这样乱七八糟的理论,所谓的佛教竟然有脸满大街的走荡洗脑。嗯,洗脑是主人说的。

老四觉得洗脑两个字很准确,加上他心里对这片地方发憷心慌,旁边却来了个面带笑意站着不腰疼的光头,他走了上去叉着腰,“叽叽歪歪个屁,化缘就滚远点。”

比丘也不生气,一个人行走在外万事都见过了。对待他态度差的,也不只是老四一人。在教中脱颖而出,出门化缘传道时就想好了,归去时必有百位门生。

“施主莫气,贫僧也是路经此地,愿意为他们念经超度送往西方极乐世界。”

老四的外语很糟糕,他听得一愣一愣的,“叽里咕噜说的什么东西?”

中常侍上前,却见羲和笑道,“他说要给念经超度。”

老四顿时一脸头痛,“不用不用,等咱们走了你再念。”

想了想,他又用尤其糟糕的外语磕磕碰碰的解释一遍。当然,语气态度是不大好了。

羲和只是笑,一手带着几人走,一个坑一个人,身后的老六则默默地填上。

可能是没说对意思,又或者说他执意要做,比丘站在边上不妨碍的地方,兀自的开始念经诵佛开始超度。

一个人的声音有限,他站在边上,言语低沉有律。佛经本就讲究,再用外语诵出,又覆上一种莫名的禅意和安神平和作用。

如此梵音,似有似无。

羲和能听懂,甚至还觉得很是熟悉,毕竟在曾经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女。在佛教极盛的后来,每年都会陪着长辈一起去佛庙拜一拜,求一个心安。

不过以前,她是听不懂的。

加上现在还要忙,有人在旁边嘤嘤嘤也没关系。

老四等人就受不了了,心烦气躁的干脆就在比丘的面前挖坑搬挪,让他好好念经,自己则走得远远的。

众人齐心协力,终于在天蒙蒙暗下的时候收拾干净。羲和还特意将坟包堆高一些,免得别人看不见,又在这里安居立业或者再来打上一次。

那就真的是鬼影憧憧了。

比丘还在念经,羲和走之前看了他一眼,发觉他身上没有丝毫玄妙不同的气质,也不像方士有防身之术。

不会送不到西方极乐世界,反而把鬼影念烦了吧?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羲和走近过去,“奉劝一句,趁着夜色还能看见早点走吧。”

比丘正好念完一次,他向着羲和很礼貌的点头,一手在前微拜,“施主,贫僧想问一事。”

“说。”

“施主为何要助他们?”

“我乐意。”

“阿弥陀佛,佛祖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贫僧终是不懂其意,但今日却能明白了。”

羲和侧目,她仔细看了比丘的眉眼骨骼,“你才三十啷当,世间不懂的事情何止这一个?”

比丘抬眸,“请赐教。”乾坤听书“无缘大慈,虽是无缘众生,但是也发大慈心。以种种方便令种善根,而救渡之。同体大悲,指观一切众生与自己同一体,视他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而生起拔苦与乐、平等绝对之悲心。所以真正的佛教门生,应该做到对世人皆有慈爱关怀,对终生都如同自己,休戚与共、骨肉相连。”

“这两句话,你似乎没有参透。”

比丘不明,“施主所言,贫僧皆知。见施主如此大慈大悲,竟是贫僧难得一见的善人,所以才问。”

羲和莞尔,“那你为何满心怨恨?”

比丘神色一动,“这话从何说起?”

“相由心生,自然就知道。”羲和抿着唇,轻轻笑了一声。她目光在比丘手腕上的刀疤落下一眼,转身带着众人离开道,“要渡人,先渡己。如你们所说众生皆苦,那必定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为何你要强求别人助你呢?”

“求佛有何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