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百里音书今亦稀(上)
第363章百里音书今亦稀(上)
礼部尚书杨云翼的葬礼,伴随着今年的秋,不期而至。
蒋瑄和白华、张德辉这些留守京城的友人前来悼念。
“属下已经不在益政院任职了。陛下任命我为签书枢密院事,即刻与白兄前往归德营建行枢密院,今天特来向您道别的。您老人家一路走好啊!”蒋瑄扶着杨云翼的棺木道。
这一刻还在灵堂的他,下一刻已跨上驶往归德府的马车。
就在蒋瑄和白华视察归德行枢密院的营建后不久,完颜守绪调白华前往卫州,经画卫州都元帅府的筹备。蒋瑄先行回朝。
直到九月,老天赐予的雨水才足够充足,百姓开始种麦。
回京路上,看着路边绿油油的麦苗,蒋瑄不禁想起陕西行省闹得正重的严寒。
陕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商衡的上书,多少为当地的军士换来了柴炭和银钱。
但,百姓们呢?
他们不与蒙古作战,危急时刻,朝廷也不会及时为百姓做些什么。
通常这时候,皇帝只会发出一封不痛不痒的罪己诏,喊几声多难兴邦,号召百姓同仇敌忾,勿以天灾为限。
多难,看得见;兴邦,猴年马月呢?
朝廷的空话,不如碗中的粟米实在。
老百姓没有读过书,可有的事,比朝廷还看得明白透彻。
朝廷不仅不发粮赈灾,反而在各地征集粮食以保证军需。
新的战事即将打响,百姓们捐了粮食,很快又要开始捐儿子了。
枢密院判官移剌蒲阿此事兼任起了枢密副使,丞相完颜赛不行尚书省事于关中,身在前线的平章政事完颜合达被召还朝。
枢密副使移剌蒲阿率忠孝军总领完颜陈和尚的忠孝军一千骑,驻邠州去了。
完颜守绪特地派枢密院判官白华驰谕移剌蒲阿以用兵之意,还诏枢密院更给忠孝军马疋。文人出身的白华当初不会料到自己竟和兵事有着不解之缘,全国的军需都由他调配。
枢密院里的蒋瑄,从四面八方飞来的纸片中,嗅到了马粪、尘土和鲜血。
完颜守绪几近痴迷地打猎,只有从战胜猎物的快意中臆想战胜蒙古人的喜悦了。
御史台自知之明闭上了嘴。
再没有人干涉他,包括他的生身母亲慈圣太后。
入秋以来,身体一贯硬朗的王霓得了莫名的疾病,时常昏阙,太医院查不出所以然,只是说要静养。
从此,王霓待在寝宫里不再外出,头脑时常迷糊的她,对儿子的事只能是有心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