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论功行赏,直接给程学民官升三级(求
见大家都激动的很,吴老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说道:
“大家先别激动,中影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还是缺乏自主创新。
这次把大家叫来,就是想跟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廖公身上。
廖公放下茶杯,语气沉稳地说道:“电影创汇,是我们文化口子改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影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想要一下子彻底扭转过来,可能会出现急功冒进。
所以经过海子里研究,我们决定,开辟一块试验田出来。”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在这块试验田里,我们允许试点单位自行取材拍摄电影,自行负责海外发行,允许与海外片商直接接触合作。
简单来说,就是给这块试验田放权,让这块试验田放开手脚去干。”
吴老听了也是点头,说道:“开辟出一块试验田试一试,如果成功了,我们再推广到中影,推广到你们下面的各制片厂!”
“如果万一失败了也不打紧,船小好调头,我们也能吸取经验及时的校正方向!”
“太好了!”汪杨激动地说,“廖公吴老,您们这话说到我们心坎里了!”
“这样,只要给我们自主权,我们燕影厂保证,每年最少为国家赚回一千万美金!”
徐桑初也跟着说道:“我们上海制片厂也能做到!只要给我们放权,我们肯定能比中影做得好。”
廖公笑着点头:“大家有信心,这是好事。”
“但是,试验田的试点单位,以及运作形式,还需要大家一起讨论。”
吴老也是点头,接着补充说道:“是选择一个制片厂作为试点,还是成立一个新的机构?是按照事业单位的形式运作,还是按照企业的形式?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或者也可以毛遂自荐!”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又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在思考,这个试点单位,到底该花落谁家。
燕影厂的汪杨大急,这好像跟之前老领导,找程学民谈话的不一样啊。
而且今天这么重要的会议,海子里这边竟然没有邀请程学民过来参加会议。
要是程学民在这里一站,试问在坐的哪一个,敢跟他们燕影厂,敢跟程学民抢这一块试验田?
毕竟程学民这次在泊林的创汇成绩,有目共睹!
徐桑初同样也在心里盘算着!
他们上海制片厂有资金,有人材,要是能拿到试点资格,再把程学民挖过来,肯定能在电影创汇上拔得头筹。
其他制片厂的负责人也各有各的想法,会议室里陷入了沉默。
因为他们可没有燕影厂的汪杨,跟上海制片厂的徐桑初底气足。
毕竟这两家,一个因为程学民,为国家狂赚了两千多万创汇美金,所以汪杨敢夸海口,向上面保证一千万美金外汇,那对他们燕影厂的程学民同志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至于上海制片厂的徐桑初,也敢做出这样的保证,那是因为他们出去过!
他们带着作品去过泊林国际大舞台,虽然没有取得一定的成绩回来,但好在有经验啊!
听说他们还有意花高价,把程学民挖去上海,一旦成了可不就是如虎添翼
可他们其他制片厂呢?
对外面到底什么个情况,都是一片空白,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在抢这块试验田上面,底气并不是那么的足。
除非能打包!
把创汇猛人程学民同志,一起打包挖走的话,他们谁都敢争一争!
只是,那可能吗!
果然,没过多久,吴老就开口了,算是直接拍板说道:“经过海子里研究,我们初步决定,从燕影厂划出一个部门,成立一个新的电影发行公司,负责试验田的运作。
公司采用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程学民同志,全面负责主持公司的日常工作。”
……
讨论会结束后,燕影厂的汪杨刚起身准备离开,就被吴老叫住,示意他留下来单独谈话。
汪杨心里咯噔一下,既紧张又好奇,不知道吴老单独找他,要交代什么。
跟着他怀着忐忑的心情,跟在吴老身后,走进了旁边的小会议室。
吴老坐下后,神色和蔼地看着汪杨,缓缓开口说道:“老汪,今天这个讨论会,你也看到了,大家对电影创汇这件事都非常重视。
海子里对于电影行业的改革决心很大,经过研究,初步决定在你们燕影厂划出一块试验田来。”
老厂长汪杨一听,顿时精神一振,连忙问道:“吴老,这试验田具体怎么个搞法?”
吴老耐心地把初步规划,跟汪杨详细说了一遍,包括程学民全面负责主持新成立电影发行公司的日常工作,以及公司的运作模式,权限范围等。
汪杨越听越激动,这对于燕影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而程学民更是关键人物。
谈话一结束,汪杨就马不停蹄地赶回燕影厂,他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程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