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月盈则亏
女皇不可能完全不给太子面子,自那日他在金銮殿上当众对北昭王与江族联姻一事提出异议之后,此事便被不做声色地延后了。毕竟江族算是大半个“神族”,周子融暂时不宜婚配的卦还是他们给算出来的,自然不能砸了自家门脸儿,再加上夏祭大典未毕,即便是旁人也无从置喙。
只是近些日子从东海传回了些消息,北昭王府极力压制,生怕闹得满城风雨。
之前周子融在沙安掷下的那枚震天裂地的远程炮代价高昂,绝不是区区几车的小黄鱼能算了的,风平浪静了数日之后,这“帐”终归还是自己找上了冤家。
东海灵能海舰借了几大商行的招牌,扮成了商船队潜入沙安东边不远处的那座南邻华胥西近沙安的海岛,以岛为据,提前放了灰鸽去沙安东部探查地形,等到周子融的东海统帅部发了信号,终于一炮定了乾坤。
这“天雷”虽然击溃了沙安的军心,但也惹起了海岛的民愤。
东陆人曾给这岛起过一个名字,叫“天魁”,然而这岛上的人从来不屑与外人接触,这“天魁”的名字被束之高阁千百年,近些年来才渐渐被他们接受。
可天魁岛人只愿意与有头有脸的民办商行打交道,任何与官府沾一点儿边儿的都不行。
更何况是军舰。
岛上的岛民当晚就集体暴动了,抄着全岛的榔头火把将他们泊在港边的灵能舰队砸漏一艘烧烂一艘。
当初他们为了掩人耳目,除了将远程炮拆了藏在底舱以外,其余的灵能武器能不带的都没带。本身来的人也不多,又不能拿远程炮轰岛,就像没人会傻到拿冲天炮轰脚边的蚂蚁一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关键是他们连八百人都没有,零零总总也就几十号人,叫乌泱泱的如疯牛群一般的暴民围在港口,竟然束手无策。
一群人僵持了整整一天,元鲤才好不容易带着一部分人乘着剩下的灵能海舰冲了出来,但他手底下的副官与随行数十人却被扣在了天魁岛上。
此事从东海一路传回京城,虽说没把风声走漏到坊间去,可女皇得知以后,仍旧发了一通雷霆大怒。
其实也不怪乎她气得跳脚,就算是做个样子给百官看看,也得做到位了――女皇从一开始秘密送军费与口谕去东海的时候,就知道这事虽然立竿见影,能扶大厦之将倾,但必然要惹得一身骚。
那这锅给谁背呢?
当初女皇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唯有周子融能担此大任。
东笙得知此事之后,连夜赶往北昭王的京城府邸,风风火火地闯入王府大门,一见到披着外袍出来迎接的周子融,劈头盖脸地就骂道;“你疯了,我看你就是疯了!”
周子融却没什么脾气,满脸笑意的迎了上来,道:“哟,你这是怎么了?发这么大火?”
“别给我装傻!”东笙气得脸都白了,指着周子融的手指直颤悠,“你与其关心我发火,你倒不如关心关心陛下的天子之怒!”
周子融心平气和地安抚道:“你先冷静冷静,我们进屋说……”
东笙避开他将要伸过来揽自己肩膀的手,怒极反笑道:“你知道陛下为何而怒吗?”
见周子融不说话,东笙怒气更盛,咬牙切齿地道:“你……你怎么能把人送到天魁去?!那一岛的刁民……此番牵扯到的可不仅仅是天魁,现在沙安也知道了,你们就是害他们战败的罪魁祸首,如今正管天魁要人呢,你说他们给是不给?嗯?”
“还有,那几家商行,你让人家的招牌见了血、惹了骚,人家正写联名状要来京城叩阍……十几家商行啊,华胥商贾界的半壁江山――人家要告你的御状!”
周子融安安静静地听他说完,然后抬手轻轻挑起一缕东笙散在脸前的额发,帮他细细别到耳后。
东笙愣了一下。
周子融笑了笑,丝毫没一点儿生气的意思,反而还似乎有点开心,只听他温温地道;“好些了吗?好些了我们就进屋慢慢说……这点小事,本来没打算劳动你的。”
他知道,这是东笙关心则乱。
东笙的一通火气撞上了周子融这团软绵花,竟然陡然间无处着力,顿时化得一干二净。他也知道周子融不会擅自作这种决定,这事无论如何也不能如此怪罪于他,只不过是气不过――然而眼下却连气都气不起来了。
他抬眼看看周子融笑眯眯的一张脸,竟还无声无息地生出一丝愧疚来。
东笙静默半晌,叹了口气,闷声闷气地道:“进去吧,想想怎么救你的狗命。”
周子融应了一声,乖乖地从后头跟上,笑容可掬地道:“臣的狗命是殿下的,殿下不让臣死臣绝不敢死。”
这句话飘进东笙耳朵里,东笙脚底顿时滑了一下,转过脸来没好气地道:“少贫嘴!”
既然女皇当初只下了口谕,那么就证明,出了事女皇断然是不会认的,反正横竖都没有圣旨做凭据。
如今还得他们自己来想该怎么办。
第二日清晨,东笙才一离开北昭王府没多远,就听见前方有人骑快马疾驰而来,停在他的驾前。
“殿下!”
东笙一夜没睡好,正是肝火旺的时候,烦躁地掀起帘子,不耐烦地道:“怎么了?”
来人是东宫的内侍,正苦着一张脸,斟酌着如何开口,支吾了半晌,将将赶在东笙发火前急忙道:“殿下,李家小姐正在神武门前……说是一定要见殿下。”
东笙匪夷所思道:“谁?”
“李大人的孙女……李明英小姐,说是不见着殿下就要死在神武门前,拉都拉不走。”
东笙:“……”
东笙头疼地想,这怪事年年有,今年极其多――这又是唱的哪出啊。
太子车驾来到神武门前的时候,那儿正被围观的人和守卫里三层外层地堵了个严实,议论得热火朝天。
“太子驾到――”
众人一听见这声,顿时不约而同地朝后看去,并且纷纷投去一种奇异的目光,然后默默地让出了一条路供车驾通过。
这人墙一让开,东笙便听见了从最里面传来的吵闹声。
一个尖利的女声高亢地喊道:“李氏明英,有冤要申!”
东笙靠在车内,叹了口气,实在是不想去理这糟心事,可奈何人家既然都点名道姓了,他总也不能全然不睬,便硬着头皮掀开前方的门帘,朝外头看了看。
只见一个穿着鹅黄色纱衣的白净姑娘正跪在他的马车前,看着模样倒还算眉清目秀,身上的饰物装扮也金贵得很,一看就知道富贵人家出身的。
不过他来之前估计是有过一些拉扯,姑娘的发髻有些乱,脖子上还有几道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