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闻讯
玄丰三十六年二月廿日,雨水,东海狼烟四起,长城出水,东海疆全线戒严。长城巍巍百丈,滨海三十里不见天日。
自打和大凌人在海上交上手,燕海关一线以外的炮声就没停过,在海底沉寂了数年之久的长城全部升出海面,遮天蔽日地挡在海疆线前,滨海诸州好不容易恢复过来的商贸一下子又中断了,已经有居民开始南迁。
清早天还没亮的时候,周子融穿着甲在统帅部的木板床上刚刚合眼还不到半个时辰,就又被不知从哪传来的一声炮响的炸醒了。
他提着刀几步跨出门外,天色还暗着,三个时辰之前他们刚刚打完一仗回来,几乎是两败俱伤,大凌人应该还不至于这么快再攻一次。
冷风扑面而来,哗哗地往襟口里灌,把周子融熬了三天三夜的神经给刺激得突突直跳。
“怎么回事!”
楼下的一个亲卫扶着头盔跑到他脚下连忙解释道:“将军没事!校场的炮走火了!”
“伤着人没?!”
那亲卫说道:“没!将军您再睡会吧!天还没亮呢!”
可这么出来被风一吹,周子融还哪有睡意。右臂上的剑伤一受冷,竟又开始隐隐作痛了,他有些后悔,前几天的海战他就不该去搬那门炮,那时他的确是心急了,而他这条胳膊怎受得了那般重负,那时当即就是一阵断骨般钻心的剧痛,回来以后就一直没消停。
他低头看了看绷带上渗出的脓血,用左手按了按,再抬起来一看,竟然连左手掌心都沾上了些。
本来都结痂了的伤口,怎么就又化脓了。
周子融叹出口气,立马就成了一股随风散去的白雾。
天还不算特别暖和,回望城中,却是一片萧条冷落。
大凌人和番阳人的联军,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
周子融在栏杆边站了一会,感觉到脚底下木板微微晃动,便自然地向楼梯口望去,只见元锦匆匆忙忙地拐了过来:“王爷!”
统帅部顶楼是周子融休息的地方,自打罗迟和元鲤到南疆去之后,能出入这里除了周子融就是元锦了。
“怎么了?”周子融皱了皱眉,这些日子他天天过得如履薄冰,最怕看见手底下的人慌慌张张地来找他,“出事了?”
元锦快步朝他走来,脸上却透着喜色,连平时的礼仪都顾不上,直接拽着周子融就要往外走,一迭声地急忙说道:“快快快,京城来的使者到军大营门口了,几位将军都已在统帅部大厅候着了!”
这么大阵仗?
周子融脚步停了一下,愣了愣:“京城来的?”
元锦激动地看着他:“是啊!”
周子融看着他这副神情,忽然隐约间似有所感。
难不成是……
一股难以名状的兴奋在他心底迅速膨胀,这回不用元锦拽了,周子融抬脚就快速往楼梯下跑,一连串的脚步声恨不得震得楼梯都发颤。
“诶王爷您慢点,注意脚下啊……”
统帅部门外一片骚动,几位将军都在大厅里一副严阵以待般的架势,两个年纪大点的正襟危坐,年轻些的都忍不住站到大厅门口等着了。
天边破晓,风越来越大,北返的鸿雁飞过,成群结队地划过深青色的天空。
“圣旨到――”
远远地传来一个爽朗的男声,厅中众人一下子都站起了身,只见门外一群人跟着簇拥而来,一个人穿着藏青色的长袍从人群中间大步流星地走过来,身后还跟着一名身着绛红色官服的女子。
周子融定睛一看:这是吟风和……弄月?
吟风抬起手中的圣旨,意气风发地笑着大喊了一声:“北昭王何在?!”
周子融还未完全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听他这么一嗓子,连忙走到厅前跪下:“臣在!”
“北昭王听旨――”
在场的所有人闻声顿时都齐齐跪下,匍匐在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先皇骤崩,归于五行,皇帝臣笙,承皇天之眷命,列圣之洪休,奉先帝之遗命,以储君之身,属以伦序,继统承祧,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每一个字都像是震耳欲聋,周子融听得浑身发抖,极深地吸了口气,正准备叩首:“臣……”
“慢着。”吟风压低了声音叫住他。
周子融疑惑地抬头看向他。
吟风比了个口型“还有呢”。
周子融连忙又重新跪好。
吟风夸张地清了清嗓子,一板一眼地继续道:“东海大战未捷,一月之内,朕必亲征燕海关,与军同战敌寇。”
他还要亲自来?
周子融蓦地又抬起头来。
吟风急忙冲他挤眉弄眼地比口型“别发愣”。
周子融顿了顿,这才又重新镇静下来,稳稳地磕了个头,抑制住自己声音中的颤抖:“臣恭祝陛下国泰民安,福祚永昌明!”
“山呼――”
众人纷纷顿首,齐呼万岁。
总算走完了章程,吟风如释重负地吐了口气,终于端不住那副正儿八百的架子,赶忙俯身把周子融扶起来:“王爷快起来――哎你们也都起来,起来起来。”
弄月拜道:“弄月拜见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