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黛博拉一出会议室,道森就站了起来,走到了她身边,低声问道:“如何?”
“不是没有希望了吗?”黛博拉摸了摸耳朵,疑惑,“他们也没叫我演戏,就一直在问问题,我就一一照实说了。”
“都问了什么?”他问。
黛博拉便开始一一跟他复述起来,顺便将自己的回答也一一告诉了他。
“你说你现在有男朋友的时候,他们什么反应?”
道森和她一起走进了电梯。
“没什么反应啊。”黛博拉眨眼。
“行,我知道了。”道森点头,不再继续问她,而是心里逐渐开始盘算起来。
《蜘蛛侠4》这个项目,看来制片方还是对CAA略有不满的,不然也不会同意让黛博拉过来试镜。
有趣的是,凯文・费奇竟是将自己刚刚毕业、准备投身制片人行业的大儿子搞来做试镜官了。
说是重视吧,似乎也不太恰当,毕竟他本人没有亲自到场,索尼那边的制片也没到场。
但若说是不重视,制片方完全可以弄个话语权最低的人来,但事实却是,来的偏偏是凯文・费奇的大儿子。
这种矛盾复杂的情况让迈克尔・道森敏锐地嗅到了一丝契机。
CAA打包法则确实为制片方省了不少与别的公司谈判的气力,可一连塞进这么多有名的演员、编剧、导演等等进来,成本也是成比例上升的。
不仅如此,CAA向来的惯例是从这个项目中抽取百分之十的提成。
或许,索尼和漫威这边是觉得,CAA推荐过来的女演员……都太贵了?
道森忽然舒展了眉头。
也是,商业片或许是需要男女主演具有一定的票房号召力,可《蜘蛛侠》系列不一样啊。
《蜘蛛侠》本身就是一个自带流量热度的IP了,男女主演是否真的有票房号召力真的并没有那么重要。
要知道在商业电影当中,好莱坞向来是有个约定俗成的“二八营销法则”。
一部电影从开始启动到上映结束,制作占比百分之二十,而营销上面的精力,则占了百分之八十。
为了用固定的预算达到更好的效果,即使是大制作的商业片,在制作方面的成本投了多少钱,在宣传营销方面投入的钱是不可能会少的。
而制片方为了保证后期留有足够的余钱去做宣传营销,前期的制作成本就必须控制在一条线之内。
这是一个简单的加减法问题,成本总量就这么多,制作成本增加了,宣传营销的费用就相应地需要减少。
不是所有电影都能跟当初的《泰坦尼克号》那艘大船一般地,没完没了地追加投资。
福克斯当年都差点被这艘大船给弄破产,如果不是拉来了派拉蒙一起联合,且后期票房爆炸了,想必福克斯的几个高层估计都要天台约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