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 民国旧影Ⅱ - 魂兮来归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民国旧影Ⅱ >

第117章

木城,司令府邸。

九点,拓跋锋大步穿过院落,倏尔停下。

不远处,大开的木窗后,裹着厚厚衣裳的青年――或者说少年――正捧着一本厚厚的账本读的认真。

数秒之后,拓跋锋抬脚往屋中去,青禾全然不觉,直到拓跋锋出声才意识到房中多了一个人:“张……”

青禾扭头,说:“拓跋司令叫我子冉吧。”

“子冉,”拓跋锋颔首,开门见山道:“你可认识乔幸之?”

青禾疑惑:“幸之?”

拓跋锋脸上隐隐透出激动,杀敌无数的双手攥成拳,“你真的认识他?”

青禾点头:“我和幸之是朋友。拓跋司令,你也认识他?”

他想不出这两人有任何相识的可能。

一个是出身草莽、驰骋疆场的将领,一个却是煊赫世家如珠如宝的少爷;一个在苦寒的木城驻守,一个在乔府堪比宫殿的深宅大院中享受生活。

拓跋锋上前一步,一只手臂不由自主挥动一下:“他……他还好吗?”

青禾更加疑惑。

恐怕除了拓跋锋世上没有任何人会问这种问题,乔幸之的身份、地位、名声都让人不能生出丝毫“他过得不好”的想法。

“这……拓跋司令,你何出此言?”

拓跋锋恍然顿住,扯动脸颊肌肉,说:“我还未投身行伍时,曾与乔……乔少爷有过来往,他,他帮了我很多。”

青禾微微一笑:“幸之是我见过最能担的起‘温润如玉’四个字的人。他愿意帮你,一定是因为你值得。”

“温润如玉”一词让拓跋锋眼中现出明亮的光,青禾几乎有种错觉,自己夸的并非乔幸之而是眼前这位拓跋司令。

“是啊,乔少爷就像是一块玉,一块绝世无双的宝玉。”拓跋锋喃喃道,语气中透出苦涩。

青禾:“拓跋司令?”

拓跋锋道:“子冉,你能不能和我说一说他现在的情况?我一直都想报答他,但不知道他喜欢什么,不知道送他什么他才会真正开心。”

不管这位拓跋司令得到过幸之怎样的帮助,只凭他眼中化不开的深厚情绪青禾就能判定他的心情有多迫切,他莞尔道:“当然可以,不过拓跋司令先请坐,我让人沏茶来。”

看拓跋锋的样子,若非不想显得太急切致使青禾不愿和他多说,他一定会阻拦这对他而言一点意义都没有的茶。

在拓跋锋的一再追问下,青禾几乎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乔幸之的一切都说了出来,他原以为半个钟头就能结束的对话足足延续了两个多钟,直到拓跋锋确信再也问不出什么来才终于告辞。

青禾颇为无奈重投账本中,当天原本晚上八九点就能完成的工作十点多还没结束,还是张铮把他抓回房。

“拓跋锋今天和你聊什么了?”

“也没什么,他问了我些关于幸之的事,说幸之有恩于他,他想送幸之礼物,让我帮着参考。”

张铮不悦道:“参考了三个小时?”

青禾哭笑不得:“哪有三个小时,你听谁说的?”

张铮轻轻哼了一声:“乔幸之满天下当好人。”

乔家人不从政,不从军,却能在这烽烟四起的乱世中屹立不倒长盛不衰,靠的当然不只是经商手段。乔幸之作为乔家将来的家主,当然也不可能只是个只懂风花雪月的公子哥儿,只是旁人见到他总会忘记他是大商之后,更愿意把他当成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书生。

“他也是出于好心,不知道当年拓跋锋得了他怎样的帮助。”

肯定是一桩大事,否则拓跋锋不可能这么多年过去还记得这么清楚,不会失却沉稳一直追问。

只是他好像从未听乔幸之提起过什么人。

“拓跋锋是个优秀的将领,老帅从前和我谈起过他,说只要有拓跋锋在,木城无忧。”张铮道:“若非日军将大规模进攻,我根本不需要到这里来。”

张义山经常表现对下属的赞赏,不过私下和张铮谈论就是另外一回事,既然他这么说,那么拓跋锋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青禾想,纵然只看他的气度,旁人也能察觉他的不凡。

能在这个气候恶劣、贫瘠荒僻的木城驻扎数年,明明有更好的出路却从未动心,这样的人不是纯粹的军人就是一个野心家。

“我看他也有三四十岁了,还没娶妻吗?”青禾有些好奇。

张铮道:“早年老帅想把我们家一个亲戚许给他,他无论如何都不要,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老帅把他调到了这儿。”

青禾十分喜欢夜晚在床上和张铮闲话,这不止能让他得知许多不知道的事情,也让他为张铮和自己之间的亲密感到喜悦。

“或许他有喜欢的人了。”青禾道。

张铮似笑非笑的看向他:“你怎么对这些事这么感兴趣?想改行做媒了?”

青禾尴尬道:“没有……”

他对这个拓跋锋感到好奇,想知道这样一位铁血铮铮的军人为何在这个年龄还未娶妻,或许他有什么难言之隐?他和张铮能帮得上忙也说不定。

“拓跋锋这个人不算复杂,但在练兵和治军上确实有一套,木城的兵绝不是精锐,武器也不先进,但他能将这支军队训练的击退日本人无数次,本领可见一斑。”张铮淡淡道:“他很得士兵拥护,不少人都只肯认他一个主将,只知拓跋司令不知张大元帅。老帅不给他太大军权,也有不想让他功高震主的考量。”

青禾不由去看张铮的表情:“你怎么想?”

张铮沉默片刻,说:“我要看看他是不是有真本事,看看他究竟想要什么,这个人用好了是一把绝世好剑,用不好就是一柄会割伤自己的匕首。”

用人是一门太高深的学问。

张义山纵横东北二十余年,也不敢说自己把这门学问研究的通透。他明明知道拓跋锋是一把好剑,却不得不把他放到木城。若非全面战争,木城的战略地位并不高。

好用的人很多,张义山不想把太多心思放到驾驭这么一个桀骜不驯的兵上,只是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战争吞噬了他手下无数士兵、军官的性命,这个时候不把这样有真材实料的人拿出来用,难道要等战争结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