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落井下石
陈四嫂跟着进了段慕鸿的屋子,她有些局促的搓了搓手道:“朝奉啊,别伤心啦。我都听有顺小哥说了・・・・・・・・哎,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法子的。买不到纱,人少也没关系噶。可以先做些小本买卖嘛!”
段慕鸿猛地抬起头望着她,急切的问:“四嫂!你有什么好法子?”
陈四嫂见她总算有点生气,不那么死气沉沉了。连忙上前一步道:“就是侬发家的根本呀,侬记得伐?刚一开始,听说侬也是白手起家呀。买了柳小七他娘织的土布回去卖嘛。不也照样卖出好价,没什么大不了!买不到魏塘纱,就用自家纺的土纱去织布嘛,土布土纱进价还便宜呢!”
段慕鸿的眼睛转了转,她垂下眼帘,认真思索着四嫂说的可行性:“可是小七的母亲如今年事已高,眼花早就织不动布。村子里的老人们大多也都走了不少。剩下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大家这二年都习惯了用魏塘纱织。用自家的土纱织的布卖不出价。不知道有几个人愿意去做这个买卖。”
四嫂笑了起来。这一刻,她的脸上全无平日里说话的牙尖嘴利与刻薄,而是一种温厚宽和的微笑,像个善解人意的老姐姐。“这个侬不用发愁。再便宜的生意也有人做的。侬只需说,侬愿不愿意试试这样。侬若是愿意,料子的事我和小七去办。侬就只需呆在机坊里等人来便好啦!”
她对着段慕鸿温柔一笑,转身往外走,口中勉强笑道:“织机都好多天没开动过了,它们也想上工了罢?!”
当天下午,四嫂和小七果然给段慕鸿找来了几个神情木讷腼腆的农妇。她们怀里都抱着自家纺的土纱。坐到机坊的织机旁,她们开始不知疲倦的织了起来。七天后,段慕鸿得到了颜色各异的一百匹土布。以印花蓝布为多。
“这个出货量,同咱们以往是不能比的。朝奉凑活着带回去卖。我们再帮你想法子。”小七一边帮她装船一边道。段慕鸿感动的流下泪来:“四嫂,小七,谢谢你们。我・・・・・・・・不知道该怎么感激你们。不是因为你们帮我弄来的这一百多匹布,是因为・・・・・・・因为你们――”
她泣不成声。
四嫂和小七也落下泪来。四嫂哽咽着用不标准的官话道:“朝奉这话说的见外。我们给朝奉做事做了这么几年,若不是您,我们家里怎么能有如今的好光景。危难当头,朝奉只管使唤我们!我俩为朝奉做什么都是应当的!”
一直到码头上的两个小点消失,段慕鸿的耳边还在回荡着他们二人的高呼:“段大哥!段朝奉!一路顺风啊!”
“放心・・・・・・・我一定,一定会打赢这场硬仗!”
段慕鸿心里默默地想。
柳小七和陈四嫂没想到,段慕鸿回来的这么快。
黄叶还没从树梢头落下的时候,段慕鸿就已经失魂落魄的回了松江。而这一次,连陈四嫂也没法帮助她了。
段慕鸿带回去的土布虽然卖出去了,但所带来的收益基本上就是杯水车薪――土布本身就不值甚么钱。而乐安人在料子方面的需求,在这一二年里被段慕鸿掼出来了。这种粗粝磨人的厚布,早不复几年前的大受欢迎。人们需要的是轻软的兼丝布,或者是厚重但不失绵密的药斑布。而不是段慕鸿带回去的这种,因为用的纱不好,所以织出的成品也粗糙不堪的土布。
“我的老主顾们把我排楦了一顿。说我拿腌H玩意儿糊弄他们。先前定布和暑袜的人太多,都是提前付了定钱的。只好把家里的银子拿出来还给人家。土布卖不出价。一趟下来,所得的银子不够养我这条大船的花费・・・・・・・・”
段慕鸿坐在秋夜的月亮底下,仰起脸望着金灿灿的圆月,脸上没有表情。停了半晌,她对一旁的柳小七和陈四嫂说:“四嫂,小七,多谢你们。但・・・・・・・・我还是把机坊关了罢。”
柳小七摇了摇头道:“段大哥,不用觉得对不起我们。这也不是你的错。你把质地优良的魏塘纱织出的松江布带回了乐安,让他们知道了什么是好布。人家如今不愿买咱们这种土布了,元也不奇怪。都是天命罢了。机坊么,大哥你也不用太丧气。你回山东去想法子东山再起。我这边帮你看着机坊。只要我柳小七还在一天,这机坊就不会易手给他们旁人!你不用付我工钱。我家就在这附近。我用一把大锁栓了机坊,每日里有空就来帮你瞧瞧,不是什么大事。”
“还有我,段朝奉,别忘了我陈四嫂!”四嫂连忙跟道。“阿拉和小七一起帮你看着机坊!什么时候侬想出法子弄到纱了想回来,什么时候阿拉在这里等着给侬帮手哇!”
段慕鸿望着这两张淳朴却真挚的面孔,心中百感交集。她又哭又笑,张了张嘴,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这两位不离不弃的好伴儿。到了最后她站起身来,郑重其事的对着这两个人作了一揖道:“大恩不言谢!四嫂,小七!我段慕鸿,这辈子都认准了你们这两个朋友!”
第二天一大早,段慕鸿摘下了机坊外“鸿升机坊”的招牌,遣散了还留在机坊里的老弱病残机工们。她把从乐安带来的银子分给已经几个月没有开出工钱的机工们,叮嘱他们自谋生路时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要累坏了自己。“机坊现在有麻烦,开不起来。等到能开工的时候,我先把各位请回来!”
她说的郑重其事,然而眼泪不争气的直往下掉。下面的人望着她点头,也都纷纷湿了眼眶。
孤帆远影,段慕鸿又一次站在船上冲着码头上的四嫂和小七挥手。四嫂大声道:“段老弟!冒昧准我喊侬一声段老弟!侬记住!车到山前必有路,侬是有福的人!一定能想到法子的!侬自己可千万别泄了气啊!阿拉和小七,还在这里等侬回来呢!”
“老太太真是这么说的?”
“是,老太太确实是这么说的。”
“老太太还让你・・・・・・・・回来之后就立刻从家里滚出去。带着・・・・・・・带着我和娘。”
已经是深夜了。段慕鸿却依旧穿戴整齐着,坐在屋子里的桌前皱眉头。谢妙华和茜香一边一个坐着,茜香怀里还抱着酣睡的诚儿。诚儿砸吧了一下小嘴儿,把哈喇子流在了茜香肩头。
“趁着我不在家,一群人好歹毒的心肠!把我逐出段家・・・・・・・・呵!他们也不看看,若是没有我,他们这帮人当初能撑的过两年么?就段百山败家那个劲儿,我看一年都够呛!”
段慕鸿气的拍桌子,气的脑袋冒烟――她刚一从松江回来,老太太就给了她这么一份大礼:忤逆不孝,不敬祖母。逐出段家去,从今往后与段家再无瓜葛。
从谢妙华和茜香口中听到这个消息时,段慕鸿整个人是懵的。她没想到,老太太和段百山叶云仙等人,竟然能趁着她出远门,在她不在场的情况下就这么蛮不讲理的决定把她赶出段家!他们甚至没有请家法,请宗谱,也没有容许她跪到宗祠里为自己辩白一句。就这么武断甚至堪称是突兀的宣布要把她赶出段家!
“凭什么?凭什么?就凭我・・・・・・・就凭我的生意如今败了,他们觉得我再无本事供养他们了,所以就要把我撵出去?”段慕鸿冷笑。果然啊,过了这么多年,二房和老太太还是换汤不换药。有利用价值时利用,没有利用价值了就踢开么?当初他们对她的父亲是不是也是这样呢?也许他的死,就是因为他触动了老太太和二房的利益罢?
“他们最担心的应该是怕你把家里剩下的银子都拿去救铺子――他们觉得那是他们的银子。”谢妙华冷静地说。
“慕昂同我一起盘了一遍账。家里如今田地共有三百八十亩,八十亩在二房名下。一百亩在老太太那里,二百亩在你这儿;另外还有银子近五万两。放出去的利息慕昂没算,粗粗估计大概得有个□□千两。其余的房子珠宝衣服之类且不说。单这些大宗的。他们生怕你要拿去救济铺子。所以才着急忙慌的要把你赶出去。他们好坐享其成。”
“――然后坐吃山空,是么?”段慕鸿冷笑。哼了一声道:“我还不知道他们么・・・・・・・・段百山能致富,母猪会上树。他们二房除了会依附别人吸血,抢别人的东西之外又会什么呢?什么都不会。”
谢妙华嗯了一声,沉吟道:“你父亲当年去世前,因为见你二叔终日无所事事,身无长物。所以提出要把估衣铺给他经营,赚了算他的,赔了算你父亲的。不许他再不劳而获的从帐上肆无忌惮的支钱。结果没过多久你父亲就突然去世了。这些年我苦于找不到证据,始终没法证明你父亲的死同他们有关系。老太太又袒护你二叔,在家里都不许人提起你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