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视频)高傲如张九龄,他低头了 - 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 九沓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74章(视频)高傲如张九龄,他低头了

【牛仙客做出了这样厉害的政绩,简直能当众人的表率。李隆基当即就表示,赏,一定要赏。他准备给牛仙客什么样的奖赏呢,他打算让牛仙客当个尚书。】

【张九龄拒绝了。张九龄认为尚书这个职位自从唐朝开始,就只有那些担任过宰相,或者是德高望重,贤名远播的人来坐,牛仙客是个小吏出身,且刚刚做出政绩,还是崭露头角的阶段,甚至朝堂之上许多人都还不认识牛仙客,他哪里能坐稳尚书的位置呢。】

[张九龄这么说,也有道理。]

[李隆基想给赏赐,也不是不行。]

[各退一步不好嘛,不给那么高的赏赐不就好了。]

李隆基本觉得尚书这个赏赐听起来不错,但是在天幕的提醒下,又开始斟酌,是不是的确有些不大妥当了。

资历尚浅,确实是牛仙客的短板。

要硬是把他提拔到尚书的位置,不是说不行,只是有些难以服众。

【李隆基原本就因为回京事件对张九龄不满了,现在因为张九龄的反对,更是没什么好心情。但是张九龄到底还是他自己选出来的宰相,李隆基想着,那要是尚书不行,给个爵位可以了吧?所以他又问张九龄:“给牛仙客封爵加采邑呢?这总行了吧?”】

【张九龄依然觉得这个赏赐太过了。于是在李隆基本就憋着一肚子气的时候,耿直的张九龄又怼了他:“陛下这个赏赐也十分不合理。封爵这封的都是有特大功绩的能臣,牛仙客储存粮食,发展经济,搞好军事,这都是他职务所在,是他分内应当做的事情,不能因为别人没有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而牛仙客做到了,就给了他额外的奖赏。”最后张九龄真诚建议:“陛下要是实在想赏赐,给金帛之类的钱财之物就可以了。”】

[确实啊,牛仙客再怎么说都只是做的本职工作,赏爵有点过分吧。]

[之前那个至极提拔到尚书就离谱。]

[不太懂官僚制度,但是我觉得李隆基做的不对。]

[可能是对李隆基的印象太差了吧。]

李隆基已经变得和从前大不相同了,他现在已经能听进去群众意见,并且把愿意把群众意见给落实。

赏金帛,很合理。

牛仙客资历尚浅,且这样的赏赐没有先例。

最重要的是,张九龄说的对,牛仙客只是干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不知道天幕里的自己能不能听进劝。

李隆基惴惴不安,他总觉得天幕里的自己可没那么听话。

看起来就欠收拾的样子。

张九龄也开始在反思。

牛仙客他小吏出身,又没什么文化,若果没有天幕的提醒,自己或许真的会看不起他……

张九龄谨记张说多封书信的教诲,放下高傲,摆正立场。

不要小瞧了李林甫,也不要小瞧了任何一个没有文化的人。

【李隆基完全被张九龄的话噎死了。这回新仇旧恨加在一起,李隆基是彻底生气了。到底他是皇上,还是张九龄是皇上,实在不行这位置张九龄来坐吧?怎么大事小事都要来反驳他呢?顺着他的意思不行吗?这下李隆基对张九龄的厌倦到达了顶峰。】

【要知道,夫妻之间闹矛盾,就是另一个人趁虚而入的最好时机了。这个道理放在李隆基和张九龄的身上也同样适用。在李隆基对张九龄厌烦至极的时候,李林甫又逮住了这绝佳的机会了。】

李隆基看着李林甫,怒目而视。

又是你。

【他又用上了之前回京事件的招数,小声嘀咕。在张九龄还在大殿跟李隆基对话的时候,李林甫一言不发。等到李隆基和张九龄闹到不欢而散,张九龄拂袖离去的手,李林甫从暗处站出来嘀嘀咕咕了。】

【李林甫说:“牛仙客可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啊,就是让他当尚书,那都是绰绰有余了,依我看,这个牛仙客是有宰相之才在身上的。张九龄一介迂腐的书生,拿人家的出身说事,拘泥古法,死板教条,听他的干什么!”】

[说的有点过分。]

[李林甫就喜欢背后搞事情。]

[我发现他当着张九龄的面,从来不发表什么言论。]

[这不就是妥妥的背后挑拨吗?]

[本来李隆基和张九龄的君臣感情就已经岌岌可危了,现在好了,被这么一挑拨,更危险了。]

远离长安的牛仙客刚把脸上的虚汗在擦干净,天幕又给他的心脏来了重重一击。

这下他是彻底被吓着了。

“一个难得的人才。”

“当尚书那都是绰绰有余。”

“有宰相之才在身上的。”

说他是人才他尚且能接受这样的赞美。

说他当尚书那就过分了。

说他当宰相?!

他是不是需要表演一个垂直晕倒才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惶恐啊。

他算是知道为什么自己不在长安却能引起两个大佬为他争吵了。

他这不是引起了李公和张公之间的斗争,他这是引起了张公和陛下之间的斗争啊。

李公他是在张公背后说的这句话,且李公以后是要做宰相的人,张公不会拿他怎么样。

但是他现在才是一个节度使,甚至没有干出天幕所说的那样的政绩出来。

他不会被穿小鞋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