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对影成三人 - 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 九沓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137章对影成三人

【李白在翰林院中感受着天差地别的待遇,他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事实上,除了他的诗,皇城内没有什么能够陪他的。】

【这里没有一众好友跟他一起吃饭喝酒,谈天说地,这里也不能随处而眠,随地而栖,他得定时上班,不能睡懒觉,在皇宫里更不能随意走动。】

【他只能对着纸笔跟书,然后等着皇帝什么时候出来玩了,传唤他一声,他就得捧着笔墨出来,给皇帝写诗,拍皇帝的马屁。】

【是的,大名鼎鼎的诗仙在李隆基眼里的唯一作用,就是拍马屁。】

【李白奉诏写了一首接着一首的诗,他写《宫中行乐词》,从其一写到了其八,写绣着石竹的罗衣,写宫中的白梨花,写宫女玩耍,写妃嫔谈笑,写天下太平,天子与万民同乐……】

【而李白的才华如活水涓涓流淌,从没有过枯竭的时候。就是奉诏而写的诗,他也能写出千古名篇。】

【在《清平调》里,他写杨贵妃的倾世容颜,“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就像是命题作文一样,反正我命题作文写不好。]

[众所周知千古名篇基本都是有感而发写出来的。]

[所以也只有一个李白啊。]

[那句“云想衣裳花想容”真的惊艳了我很久很久,谁懂啊。]

[就是因为这句话,我一直都很想知道杨贵妃长什么样子。]

[我合理怀疑,杨贵妃那么火,是李白还有白居易一些诗人捧出来的。]

[是啊,要没有这个《清平调》,要不是白居易的《长恨歌》,杨贵妃身上的关注度会少很多的。]

百官脸上露出的尴尬的表情。

杨贵妃。

杨玉环可不能再变成贵妃啊?

众人带着锐利的视线,一致往李隆基的方向看去。

而这其中,视线最为锐利的当属韩休。

只见李隆基面如菜色。

韩休如刀的眼神他感受到了,他甚至觉得韩休那利索的嘴皮子也已经准备好了。

第一次见到杨贵妃,自己落荒而逃的狼狈样子还历历在目。

杨贵妃这个名字在他的脑海中已经淡去很久了。

而现在,多年前的尴尬又重新回到脑子里,李隆基脸成了绿色,心里祈祷天幕赶快说点别的。

【定时上下班,还没有编制,甚至要昧着良心拍马屁的日子让李白很是难受。但李白的难受也绝不止这些,李白想要的是参与国家大事的机会,他志不在当皇帝的闲散玩物。】

【但李白因为写诗而得到的奖赏,以及李隆基对李白的赞美让翰林院的其余闲散人员不满意了。他们嫉妒李白一来就夺走他们的风采,嫉妒李白一首诗就能得到那么多赏赐,有李白在,皇帝永远都不能看到他们。】

【于是他们合起伙来排斥李白,他们阴阳怪气,他们说李白的坏话,他们想把李白给挤走。】

【而本就没有朋友一起吃饭喝酒的李白,现在连个闲聊说话的人都没有了,向来豪放不羁,随心随遇的李白在皇宫之中,守着皇城的规矩,收敛着自己的性格。】

【他被四面八方的城墙围起来挤压,皇城想要每一个人都是同等模样,李白就畏手畏脚地被挤成一团。】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我只是个懒散的人,跟他们实在走不到一起去,可他们像苍蝇一样抹黑我,多番嘲笑我。】

【潇洒的李白写这句诗的时候,怎么看都有种委屈巴巴的味道。】

天幕下的百姓议论纷纷。

“让诗仙去写这样的诗,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我总觉得诗仙应该是自由的。”

“是啊,我不知道皇城里有什么吸引李白在这里,但我知道李白不快乐啊。”

“长久被这样拘束着,会不会把诗仙的仙气都磨光啊?”

杜甫在真心实意为李白担忧着。

“怎么能这样冷落诗仙呢?”

碎嘴子道:“天幕不是说了吗,陛下看重的是他写诗的能力啊。”

杜甫更不高兴:“这于李白来说,是辱没了他。”

碎嘴子很无辜:“可不是我辱没了他,我的偶像也不被重用呢,文人嘛,多少都沾点郁郁不得志。”

杜甫气鼓鼓的,不再开口了。

那些嘲笑李白的人真过分,真过分!

天幕暗了下来。

星稀月明。

这月亮实在是亮,不仅亮,还圆。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一道醉醺醺的声音传来。

天幕的画面变成了一方狭小的院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