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种田文的渣混混 - 渣男他不渣了 - 尔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渣男他不渣了 >

第14章 种田文的渣混混

苏家这段时间说得上是兵荒马乱,卖鱼、收粮食、收稻谷诸多事情凑到一起。

苏泽适担心父母累到,都是自己尽量多做,还抽空带着人给岳父岳母家帮了一天忙,就算是铁打的人也知道累了。

好在他带着鱼去镇上找到了买家,几家酒楼都觉得这个鱼可以接受,决定购买。想想也是,这个时候河里的鱼也不好捉,专门的鱼塘养的鱼大家伙都吃腻了。

酒楼嘛,还可以借着苏家的稻田鱼卖个噱头,价格上也没吃亏,怎么算都是划算的。

苏泽适也不觉得亏了,酒楼的人都是自己来运鱼回去,省了他的功夫了。

趁着这个时间,他们又将鱼已经抓完的田里的稻谷收回家,算是秋收过去。

只是看着堆在家里的果子,苏泽适苦笑一声:天下就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要得到什么自然就有相应的付出。

他们早就根据他拿出的肥料方子堆出了肥料,苏家的果树和田里都用上了,所以今年苏家的收成肉眼可见的好。

山上的果树因为是新长的,能用的都是留下的,但结的很是不少,苏父苏母怕不够,又去村里收购了一些,堆在苏家很是壮观。

鱼的事情定下,蜜饯制作自然要提上日程。好在,有详细的方子在,要做出来倒是不难,难的是怎么达到那样原汁原味的味道。

苏泽适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他是真的没什么天赋。他做出来的蜜饯,算不上什么怪味毒药,但绝对不是系统说的那种香香甜甜的味道,卖出去肯定不行。

苏母她们也做了,同样的方子,她们做出来的就是好吃很多。

最后苏泽适和苏父一起被苏母赶出了厨房,她又叫了姜母来帮忙,几个人做起来倒是不满。

这个东西可以放,但不能太久,苏泽适定了一批大小相同的陶罐,还特意交代了要印上“苏氏蜜饯”的标志。

蜜饯做好封存,苏泽适就带着它们去了镇上,想到这里他有些愧疚,媳妇刚生完孩子,他却太过忙碌,陪她的时间都不多。

轻吐一口气,等等吧,有进账了就好了,到时候他多抽时间陪着她。

周县令没有食言,等他送上门去果然按照约定拿着蜜饯上了宴会,父母官都说这东西好了,城中富户自然不会说不好,或多或少都买了一些回去,就当是全了面子。

没想到买回去的东西却格外受后院夫人小姐的热爱,一时间苏家的蜜饯供不应求。

苏泽适想得明白,周县令将蜜饯介绍出去后他就主动送了两成股出去。

还是那句话,现官不如现管,大舅哥还年轻,以后的路谁都说不准,可周县令是杵在眼前的,分他两成换来他的庇护,不算亏。

不出他所料,苏氏蜜饯打出名声后陆陆续续的有人找他们买方子,苏泽适看得清楚,说买的是假,来看看他们能不能保住这个方子才是真的。

不管来的是谁,他都扯着周县令的大旗挡了回去,互惠互利的事情,没有谁坑谁的说法。

令他高兴的是,周县令果然将煤山的事情报上去了,林家虽然得了个为官家出力的名声,却没有任何实际的好处,不知道林员外有没有气吐血。

苏泽适觉得这件事情令人振奋,倒不是单纯因为坑了林员外一把。早点发现煤山就能早一点开采,这对整个县都是好事。

山多的地方,注定了农民的出路就有限,虽说采煤很累,却真的能够救那些没有地的人家的性命,毕竟,没有收成,他们还可以选择去矿上领工钱。

有时候苏泽适也会遗憾自己不能让他看到的贫苦和黑暗都消失,但他很清楚,存在即合理,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他们的生存之道,强行改变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在其位谋其政,或许说起来太过冷漠,可苏泽适经历的太多,自然就将很多事情看得淡了,不必强求。

转眼到了过年的时候,这是苏泽适到了这里过的第二个年,比起刚开始,现在诸多的事情都已经不同了。

父母没有被气死,苏家好好的都在,妻子体贴,两个儿子健康可爱,苏泽适只要想到这些就觉得荣幸。很荣幸能够成为任务者,去守护值得守护的人。

姜家人也是整整齐齐,姜信云留在了京城当官,却将妻子留在了家中孝顺父母,据说还纳了一个妾。

苏泽适对这样的事情没什么看法,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大环境下合理合法的事情,他也不能乱说。

只是姜春莲很是心疼她大嫂,这几个月有时间就去看看父母,也陪陪她。

看过在她心里完美的大哥也与其他人没什么不同后,姜春莲无数次庆幸自己嫁给了苏泽适。

虽说丈夫刚开始几年不太但得起事,可后来越变越好不说,也从来没有闹出过让她心烦的事。

尤其在苏家挣钱之后,她其实知道有人想给苏泽适当妾的,只是丈夫不提,她是绝对不会提起的。要是他提了,那她也不介意再揍他一顿,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债多了不愁!

完全不知道媳妇的想法,苏泽适抱着小儿子犹自开心。苏父苏母疼孩子,自从苏瑞能抱出房后基本就是在二老的怀里,苏泽适要是想抢还会挨骂。

苏毅已经不会嫉妒弟弟了,他无比同情不能走路也不能吃好吃的的弟弟,每天被关在家里,都不能出去玩,实在是太可怜了好不好。

苏泽适知道儿子的想法,他完全没有跟他说什么弟弟还小,应该怎么怎么样的想法。孩子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只要保证他不长歪了,怎么想通的并不重要。

大儿子鬼精鬼精的,学堂分了甲乙丙三个班,都是学认字背书的,根据掌握的速度分的。

他在甲班算是最小的,结果却成了一众孩子的头头。淘也是真的淘,就没有一天老老实实的,总是闹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苏泽适不会管他怎么跟小伙伴相处,惹事了错的就罚他站墙角,被冤枉了就带他去说清楚,认真地陪伴他成长。

四岁之前管他的都是母亲,自从姜春莲怀孕后不知不觉地就成了他大部分事情都是父亲经手的,父子俩越来越亲近。这样的亲近体现得最明显的就是他什么都敢跟父亲说,哪怕是打架,一度让苏泽适有些尴尬是不是应该教育他不准使用暴力解决问题。

结果经他观察发现,村里的小孩一个个的都皮实,讲道理这套行不通,反而是让苏毅带头他们还能少热些事,至少苏毅在他的教育下知道什么样的事情是碰都不能碰的,这就可以了。

在孩子的教育上他花费了诸多的时间,也没有被辜负,苏泽适很欣赏自己的大儿子,很喜爱尚在襁褓的小儿子。

一个年过得没什么不同,依旧是热热闹闹的。只是姜信云远在京城,没能回来过年,让几位老人有些遗憾。

就在众人都以为这个年就这样过去了的时候,一件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发生了。

半夜三更的苏家的门被敲开了,苏泽适睡觉一向警觉,院子里有人说话他就醒了。

小心翼翼地起床,没有吵醒身边的媳妇。苏瑞的奶水是姜春莲自己喂,每天夜里都要起来几次,根本就睡不好,尽管苏泽适也会起来帮忙,还是抵不过她一颗慈母心。

披着衣服开门,“王伯,谁来了?”

“我,姜信云,深夜打扰实在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