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章 - 六零之小脚老太养孩记 - 我来就山的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二十章

柳明月跟着老陈头一起送三个孩子,马车里还有村长家的两个孩子,柳豆以及柳春燕,而柳至坤以及柳星他们那些男孩子,在小祥的马车上。

对着自家的三个孩子,她殷切地将说了又说的话再次拿出来:“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好好读书,别的事儿不要多管,也不要参与。读书才是正经的,日后若是世道好了,自然有你们的去处。”

按照她记忆里头的时间线走,眼前这几个姑娘到了特殊时期,也不过是十几岁的姑娘罢了。多认识几个字,好歹能把人安排到镇上来,或者在村里头安排相对轻松些的工作,不至于要去种田为生。

想到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过的日子,柳明月自己都受不了,何况是眼前这娇滴滴的女孩子。

而这话她说了无数次,陈梓湘她们几个都听腻了。豆子还好,态度端正地点头,陈梓湘也笑着答应,就是陈梓澜,差点儿没翻白眼。

柳明月也不管她,嘱咐道:“中午吃完饭可以在课室里头休息会儿,下午陈叔会在门口等你们,不许贪玩,到点儿乖乖出来,不要让人担心,知道吗?!”她郑重其事,像是看着小鸡出去扑腾的老母鸡一样,有说不完的话。

都是同村的孩子,其他人她也是一样嘱咐了,生怕她们贪玩。要不是不再一辆马车,柳明月还想去抓着团团他们嘱咐一番,好歹要他们多照顾这些女孩子。

这一次能有这么些个孩子去上学,柳明月也挺吃惊的。柳立成是村长,见识还是有的,所以团团圆圆能去她不奇怪,但是其他的这些个孩子家境也并不是特别好,却能如此上心,柳明月也是高兴的,还给他们都送了些本子铅笔,算是一点小心意。

其实柳明月也不过是二十出头的年纪,要不是真的关心这些孩子,因为过去的记忆而如同惊弓之鸟般,确实应该心大些。

比如其他人的父母,顶天了就是把人送上马车,要不是有了这马车,估计还可能让他们自己步行去上学。边上的柳春燕看着柳明月的眼里有一丝丝的濡慕,她娘可没这耐心跟自己娓娓道来,忙起来也不爱管她,都是放养。

今日一早起来给他们塞了几个包子当午饭,也不管其他的,甚至都没把她送出门。柳春燕跟着哥哥柳至坤到柳明月处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可这会儿看着柳明月这个样子对陈梓湘她们,倒是忍不住心生羡慕。

算起来柳明月是她的堂姑,往常她跟着哥哥去找陈梓F他们玩儿的时候,就已经察觉出了两家人的不同。这会儿开始上学,更是感觉有天壤之别。

她的本子和笔都是柳明月送的,穿的是原来的灰扑扑的衣服,东西都用小布头拼成的袋子装着,妥妥一个农村娃娃的形象。可陈梓湘她们完全不同,衣服是新的,书包是新的,鞋子也是新的,甚至,连豆子都是一样的装备。

有那么一瞬间,柳春燕觉得自己被一个名叫嫉妒的人上了身。

天马行空地想着各种,却耐不住马车往前走着,很快就来到了位于银柳镇边上的公立学校。镇上一共办了三所学校,这所位于镇西的集小学初中于一体的学校,就是专门面向附近的几个村招生。

柳明月也没有逗留,等他们下了车进了学校,她便跟老陈头回去了,而小祥还要去镇上一趟,得给村里头的人送些东西到杂货铺去。这段时间村里头的人存了不少的山货,都已经晒干处理好了。

如今镇上有了一家供销社,杂货铺的生意有了一定的影响,不过到底是树大根深,倒也不至于说关门倒闭。

小祥把东西卸下车之后,称重领钱,顺带跟掌柜的打听,“听说过些日子你们这铺子要改了,就不收这些东西了?”他也是替村里头的人问的,“要不您给张单子,看看还收什么东西,我们也好照单子给送过来。”

要不然的话,白白浪费了功夫,弄好了又卖不出去,不是抓瞎了。

不过小祥已经跟老陈头打听过了,省城也是准备建一个国营的百货大楼,日后私人的这些店铺肯定受影响。老陈头的那些朋友们其实有很多路子,其中有些人其实有自己的靠山,消息也灵通,也知道得多些。

这样的事儿其他人可能不会直接问,但小祥觉得无所谓,他不喜欢供销社,尤其是柳大姑带着佟家人来了之后。

那佟家的大儿子不就是把控着供销社,小祥就不喜欢去,上赶着去给人家机会为难自己,反正这镇上也不是只有这一个途径。

再说了,哪怕这杂货铺子不开了,只能去卖给供销社,小祥觉得再拉个兄弟一起来,自己不出面也是可以的。这供销社是公家的地方,也不是他一个人能说了算的,还是要按照流程做事。

那杂货铺的掌柜也跟小祥是熟识了,从柳明月买东西到现在,小祥常常来送东西,打交道多了,自然就了解了彼此的性情。

他笑着摇摇头,“我们小东家已经打算把这家业都捐给国家了,说是要支持国家的建设。日后这铺子还不定能开下去,左右这镇上已经有了供销社,大家买东西也不难的。”说着,他很是感慨地跟小祥说道:“说不定还得回来住呢。”

说起来这杂货铺的老东家也是银柳镇的人,生意遍布整个省,后来战乱避祸,送了儿子去国外,生意一直是下头的人管着。如今老东家去世了,建国的消息刚刚传出去,小东家便回来了。

若是捐出去了所有的家产,小东家不出国的话,就只能回到银柳镇来了。

小祥笑着说道:“那可巧了,我们也是从省城回来的,说实话,这银柳镇还是不错的。”镇长的任命下来了,是个风评不错的人,这就意味着,任期内,齐码接下来的六年都是会很稳的。

这些他不懂,可在家的时候听着柳明月和老陈头讨论,多多少少受些熏陶,见识也非一般人能比的。接下来他就要为醋坊的事儿忙活了,小祥尽管不喜欢,却也不想辜负了他们的一番好意。

说到银柳镇,掌柜的也是笑意满满,“我知道你们回村里定居了,看着日子过得也挺好。我们小东家只怕不行,在国外呆久了,这乡下的生活可适应不来。”

想到他们小东家每日吃的那些面包鸡蛋还有带血的肉,掌柜就紧皱眉头,只差没愁死。若是来了这银柳镇,上哪儿去给他找那新鲜的牛肉?!而且,小东家也指不定适应的了,毕竟,在省城都被嫌弃成那样。

老掌柜估计小东家还是得出国去。

小祥不可置否,耸了耸肩,接过他给的钱就上了马车。他还得去木匠铺给柳明月拿东西,完事儿了之后还得去一趟邮局,最后还要去看看徐志明。估计忙完这些,也到接孩子们回家的时间了。

他们都打算好了,反正都是小孩子,年纪不大,身形都瘦弱,便是挤一挤,也能回去,不用每日都两辆车来接,影响不好。到底这附近都是熟识,若是待遇太好了,只怕有人又该有闲话了。

原本常来常往的,他偶尔还会给柳大姑送些东西去,自从上回柳大姑在柳明月处得了个没脸,再叫族老们说了一通,两家人有日子没有联系来往了。

小祥是巴不得断了这门亲事,在他看来,这绝对是拖后腿的那种糟心亲戚。不过柳明月不会明说,他自然也就当作是不知道,慢慢断了往来就好了。

在镇上兜兜转转,好容易忙完所有的事儿,将领回来的东西都放到车顶上去,然后叫了仨男娃跟他一起坐在车辕上,剩下的挤在车厢里头,倒也还算凑合。等回了家,迎接陈梓湘几个的就是陈梓淳和陈梓F的热情,还有丰盛的晚饭。

“别说,还是姨有先见之明,这学校有饭堂,可就是帮着蒸热,提供一个地方叫大家吃了午休而已。”陈梓湘帮忙摆碗筷,顺便跟他们说说学校的情况,“不过老师是好的,听说教我们的老先生博闻强识,是很厉害的人呢。”

她自己看那先生也比从前请到家里头来的那位强,不过她没机会跟着学,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差别。

陈梓湘的情绪是高昂的,从前她在陈家的时候不受重视,学习的机会都靠自己争取,多是女子该学的东西。如今能正儿八经地外出求学,她很珍惜这个机会。所以即使当时先生排位置的时候把她拎到最后,也没有怨言。

毕竟,她的确是高,相同年纪的几个人里,最高的就是她,估计也是遗传了她的亲娘。

柳明月招呼她们吃饭,引导着她们说说学校的趣事儿,听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反正看样子都挺高兴的就是了,连陈梓澜的话都多了很多。饭后,还难得拿着自己的书,给淳姐和杆子都上了课,也不管他们有没有听懂。

陈梓F在边上看着有些意动,张了张嘴,到底还是没有开口。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