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赐婚
文昭帝一说话,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卫离左手腕上的红珊瑚手钏。
众人面面相觑,不解文昭帝此问何来。在他们看来,那只是一串很普通的手钏。
元皇后似乎发觉什么,往前走了一步,仔细端详着卫离手腕上的手钏。
卫离单膝跪地,闻言答道∶“这手钏是臣自小携带在身,应当是亲生父母所留下。”
“亲生父母留下,你不知你的父母是谁?”文昭帝有些急,往前走了几步,离卫离更近了些。
贤贵妃看着文昭帝着急的模样,听着文昭帝说亲生父母,心中不详的感觉扩大。
“臣是孤儿,自小在边关之地流浪,是安勇侯将臣带回京城。臣确实不知臣的父母是谁。”卫离低着头答道。
文昭帝不再探问,他上前几步亲手将卫离扶起来,仔细端详卫离手腕上的手钏。众人屏气凝神地看着,有人心中已经开始猜测卫离是不是文昭帝熟人的后代。
“去取一碗清水来。”文昭帝一声令下,身旁的太监赶忙跑着去取一碗清水。
众人更是摸不着头脑,取清水做什么?
太监捧着一碗清水过来,文昭帝二话不说直接用匕首划破自己的指尖,太监顿时惊吓道∶“陛下!”
一滴血滴入水中,下方众人都猜到了皇帝的意思。他们惊讶地面面相觑,不懂场面怎么发展到如今的情况。
滴血认亲?
文昭帝将匕首交给卫离,太监拿出白布,卫离将匕首上的血迹都擦干。
匕首锋利,指尖即刻就破开一道血痕。
又一滴血落入清水中,众人都伸长脑袋想看看两滴血是否交融。
“景离,景离,你真的是朕的景离!”文昭帝面上大喜。
众人闻言,心中具掀起惊涛骇浪。
卫离是二皇子谢景离?
贤贵妃和谢景逸的脸色已经难看至极,先前是卫离狩猎抢了谢景逸的风头,现下他成了谢景逸的二哥,更压他一头。
文昭帝突然大喜,只顾着看卫离。
太监便端着碗站在原地,贤贵妃最先耐不住性子,上前去看。两滴血真真切切在碗里相融,做不得一丝假。
贤贵妃还是不太愿意相信,她试探着道∶“陛下,先是刺客,这接着又是卫公子护驾,如此巧合……”
“巧合什么?燕王殿下与陛下父子同心,纵使此前燕王不知自己身份,但看着陛下受难,他又怎会无动于衷?”元皇后堵住贤贵妃的话,率先跪了下去。
“臣妾恭喜陛下找回二殿下,姐姐在天之灵必能感知陛下的喜悦。”
元皇后一开口,众人反应过来,纷纷下跪,恭祝文昭帝找回二皇子。
皇帝面上的喜意不做假,仿佛真的是刚刚得知卫离的身份,没有人会怀疑皇帝早有预谋。
可陆念曦知道,这不过是一场戏。
前世卫离恢复身份,也曾掀起一阵风雨。陆念曦清楚地记得,是文昭二十年秋猎。
当时她因为太过惊骇,让白薇去打探清楚,得知是午宴上有人刺杀文昭帝,卫离护驾,父子才得以相认。
可她什么都不能说,只能关注着歌舞,防止出现意外。
卫离的那句“留活口”也让她明白,或许今日这些刺客并不是皇帝安排。
元皇后的一番话瞬间提醒众人想起一件事――谢景离一回来便是燕王。
三王同封,那些人本以为谢景离封王没什么。可如今,谢景离的归来,瞬间局势搅得天翻地覆。
谢景离作为先皇后唯一的儿子,加上皇长子早夭,没有嫡长之争。谢景离又嫡又长,皇位继承名正言顺。
贤贵妃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才冒险在文昭帝大喜的时候说丧气话。
可血液相融做不得假,卫离就是谢景离。
刺客被拖了下去,文昭帝遣散众人,带着谢景离回自己营帐。
庆瑞陪着陆念曦一道回营帐,守在营帐外面。
白薇已经惊呆,扶着陆念曦坐下后,便忍不住道∶“卫公子竟然是失踪已久的二皇子殿下。此前大家都在传,说二皇子已经……”
“不得胡言。”陆念曦打断白薇的话,面上稍厉。
白薇意识到自己失言,赶紧低头认错,“是奴婢多言了。只是卫公子,不,二殿下这恢复身份,怕是不久就要搬出府中。不过二殿下身份如此之高,姑娘又和殿下关系这么好,以后别人定是不敢再欺负姑娘了。”
白薇想的简单,最担心的也不过是陆念曦受不受人欺负。
陆念曦坐在榻上,低着头看着裙角上的花纹。
白薇有一点说的没错,卫离一朝恢复身份,必是要离开陆府的。
比起这个,明明有更多值得担心的事,她却首先关心卫离要离开陆府的事。
陆念曦在心中苦笑,挥手让白薇先出去。
她需要,静一静。
天色渐渐变暗,卫离一直没有从皇帝的营帐出来。因为刺客和皇子相认的事,今夜外面安静得很,远没有昨夜那般热闹。各家的营帐都灯火通明,今夜势必有许多人要因为卫离的事而一夜难眠。
白薇端着晚膳进来,低声道∶“姑娘?”